第166章:李世民的行动,直指洛阳
李唐大营。
帅帐内的气氛,比帐外深秋的寒夜还要压抑。
自上次夜袭兵败,被迫后撤三十里安营,一股无形的阴云便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那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挫败,更是对秦王李世民声望的一次沉重打击。
尤其是,败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杨辰,还丢了自己未来的妻子。
这份耻辱,像一根烧红的烙铁,日夜炙烤着李世民的骄傲。
此刻,他正背对着帐内的众人,独自伫立在一副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洛阳城的轮廓清晰可见,偃师的位置也被重点标注。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洛阳城那小小的模型上空悬着,指尖微微颤抖。
帐内,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他们这位主公,自兵败以来,话便越来越少,但眼中的火焰,却烧得越来越旺。那是被压抑到极致的怒火与不甘。
就在这时,帐帘被猛地掀开,一股寒风卷着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冲了进来。
“报——”
斥候单膝跪地,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嘶哑,“秦王!偃师急报!瓦岗……瓦岗内乱!”
李世民悬在沙盘上的手指猛地一顿,他缓缓转过身,那张英武的面庞在跳动的烛火下显得晦暗不明,唯有那双眼睛,亮得吓人。
“说。”
只有一个字,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李密……李密在魏公府设宴,斩杀了瓦岗大龙头翟让及其所有亲信!”斥候一口气说道,“翟让旧部哗变,瓦岗军……彻底分裂了!”
此言一出,帐内死一般的寂静。
房玄龄与杜如晦二人,几乎是同时上前一步,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翟让死了?
李密这个蠢货,竟然在这种时候自断臂膀?
“后续呢?”杜如晦的声音都有些变了调,追问道,“单雄信、徐世积呢?”
“单雄信当场与李密决裂,率五千精骑出走,去向不明!徐世积也紧随其后,带领数万黎阳旧部,脱离瓦岗,北上返回黎阳老巢去了!”
斥候每说一句,李世民的瞳孔就收缩一分。
当听到最后,他的脸上,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反而是一种冰冷到极点的平静。他慢慢地走回沙盘前,目光再次落在洛阳与偃师之间那片狭小的区域。
帐内的烛火,映出他嘴角一抹森然的弧度。
“好,好一个杨辰。”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仿佛梦呓,却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听得心中一凛。
别人看到的是李密的愚蠢和瓦岗的内讧。
可李世民,透过这层血腥的迷雾,却清晰地看到了那只在背后搅动风云的,无形的手。
杨辰。
一定是他。
除了这个能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将长孙无垢从自己身边夺走的男人,还有谁能有如此手段?
李密杀翟让,或许是其本性使然。但单雄信与徐世积的离去,却绝非偶然。尤其是单雄信,不投王世充,不奔窦建德,去向不明?这天下之大,一个刚刚与主公决裂的败将,带着五千残兵,能去哪里?
只有一个地方,能让他去。
洛阳。
那个男人,不仅抢了他的女人,还把他李世民视为囊中之物的瓦岗军,当成了自己的狩猎场,从容不迫地,一块一块地,拆解入腹。
先是罗成,现在是单雄信。
下一步,是不是就是徐世积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暴怒,如同火山喷发,瞬间冲垮了李世民所有的理智。这不是战败的耻辱,这是一种被彻底看穿,被当成棋子肆意玩弄的,深入骨髓的羞辱!
他,李世民,天命所归的真龙,竟然成了一个情场失意的男人用来收编降将的踏脚石!
“秦王!”房玄龄见他气息不稳,连忙上前一步,沉声道,“天赐良机!李密自掘坟墓,瓦岗已是强弩之末,军心涣散,不堪一击!此时正是我等一雪前耻,攻取洛阳的绝佳时机!”
杜如晦也紧跟着说道:“玄龄所言极是!李密如今已是孤家寡人,困守偃师孤城,我军只需以雷霆之势,先破偃师,再围洛阳,则中原可定!杨辰虽有智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刚刚接手洛阳,根基未稳,绝非我数十万大军的对手!”
“不。”
李世民抬起手,打断了他们。
他转过身,眼中的火焰已经不再是愤怒,而是一种纯粹的,想要毁灭一切的疯狂。
“不打偃师。”
他的声音,冷得像冰,“传令三军,拔营!全军目标,洛阳!”
房玄龄一愣:“秦王,这……偃师尚有李密数万残兵,若绕过他们直取洛阳,恐被其抄袭我军后路……”
“他不敢。”李世民的语气里,带着一种绝对的轻蔑,“一条被拔了牙齿,打断了脊梁的疯狗,除了躲在窝里狂吠,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走到自己的帅案前,一把抓起那把悬挂在架子上的佩剑,锵然出鞘。
剑光如雪,映出他那张因愤怒而略显扭曲的脸。
“我要让杨辰知道,有些东西,他拿了,就必须用命来还。”
“我要让天下人看看,我李世民的女人,不是谁都能碰的!”
“我要在洛阳城下,当着长孙无垢的面,亲手斩下杨辰的头颅!”
他的声音,在帅帐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血腥的味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他们知道,秦王这次,是真的动了真火。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攻城略地,这是一场赌上了男人尊严的,不死不休的战争。
二人不再劝说,同时躬身抱拳。
“末将,遵命!”
……
命令如山倒。
沉寂了数日的李唐大营,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无数的火把亮起,将整个营地照如白昼。
士兵们从冰冷的营帐中被唤醒,他们没有抱怨,脸上反而带着一种压抑许久的兴奋。前番兵败的阴霾,在“瓦岗内乱,敌酋授首”的消息传来后,一扫而空。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秦王,那位平日里礼贤下士,温文尔雅的统帅,此刻正散发着怎样一种恐怖的杀气。
战马的嘶鸣,甲叶的碰撞,军官们嘶哑的号令,汇成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天色微明。
一支望不到尽头的钢铁洪流,便离开了经营多日的营地,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昂起头颅,朝着东方那座巍峨的雄城,奔腾而去。
大军的最前方,李世民身披银亮宝铠,背负猩红披风,手持长剑,一马当先。
秋风猎猎,吹动他身后的“唐”字大旗,发出震天的呼啸。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着远方地平线上,那个模糊的城市轮廓。
杨辰。
长孙无垢。
洛阳。
我,来了!
……
几乎是在李唐大军拔营的同一时刻。
洛阳城,钟楼之顶。
杨辰一身白袍,负手而立,正静静地望着西方。他的身边,站着神情凝重的徐茂公,以及一袭素裙,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色的长孙无垢。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远方的天际线,一片混沌。
但杨辰的目光,却仿佛能穿透这层层叠叠的雾霭,看到数十里外,那支正在疾速奔来的钢铁洪流。
一名定国军斥候,飞奔上钟楼,单膝跪地。
“启禀主公!西线急报!”
“李世民……亲率大军,倾巢而出,正向我洛阳疾驰而来!其先锋骑兵,离城已不足五十里!”
徐茂公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这么快?”他喃喃自语,“他竟敢绕过偃师,直扑洛阳?好大的胆魄!”
长孙无垢的玉手,也不由得攥紧了衣袖。她抬起头,看向身旁的杨辰,清澈的眼眸里,映出了深深的担忧。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李世民的性格。
那个男人,一旦被彻底激怒,将会爆发出何等恐怖的能量。
然而,杨辰的脸上,却看不到半分的紧张。
他只是平静地听完斥候的禀报,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他转过头,迎上长孙无垢担忧的目光,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别怕,他来了,才好。”
他说着,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微凉的指尖。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远方,那片混沌的天际线下,已经隐隐有烟尘升腾。
他嘴角的笑意,渐渐变得玩味起来。
“军师,你看。”
他指着那片升腾的烟尘,语气轻松得像是在欣赏一幅风景画。
“我为你准备的第二场大戏,主角已经登场了。”
“传令下去,全城戒备。告诉将士们,把刀磨快一点,把箭擦亮一点。”
“就说,有贵客远来,我们洛阳,得好好招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