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协议的名字,如同宇宙尺度下的丧钟,其回响在“可能性国度”核心久久不散。物理常数冻结,信息熵流停滞……这描述与太阳系被凝滞的状态高度吻合,却指向了一个更宏大、更令人绝望的背景。他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文明的存亡,而是某种针对宇宙局部区域的、系统性的“静默化”处理。
罗刹凝视着那道横亘在自己与“基石”印记之间的无形帷幕,规则的疏离感冰冷而坚韧。所有的常规试探都宣告失败,这层屏障仿佛根植于宇宙最底层的逻辑,拒绝一切形式的“窥探”与“深入”。苏晓和韩先生尝试用国度的“编织”之力从外部辅助,但他们的力量在触及那层帷幕时,同样如泥牛入海,无法撼动分毫。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在罗刹的意识中亮起。
是那枚蓝色的 “逻辑锚点”!
这个由“虚空低语者”技术构建的装置,其核心功能是收容和隔离“非因果性”扰动。而“非因果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常规逻辑和因果链的违背与超越!那道规则帷幕,无论多么坚固,它本身依然是“因果逻辑”体系的一部分,是“观察者之眼”基于某种至高规则设下的“因”,产生了隔绝效果的“果”。
那么,能否利用“非因果性”的力量,去撼动这基于因果逻辑的规则帷幕?
这个想法极其冒险。“非因果性”扰动是连“虚空低语者”都避之不及的“认知危害”,主动引动它,无异于玩火。而且,逻辑锚点只是“收容”而非“控制”这些扰动,如何精确引导它们去冲击特定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但这是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可能穿透那层规则帷幕的途径。
罗刹将目光投向那稳定运行的蓝色多面体。锚点内部,各种逻辑悖论和“非因果”现象如同被关在笼中的凶兽,无声地流转、碰撞。他深吸一口意识层面的“气”,开始以最大的谨慎,尝试与逻辑锚点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他不再试图用“编织”之力去强行控制内部的扰动,那必然引发剧烈的反噬。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巧妙、也更危险的方式——共鸣与引导。
他将自身意识频率调整到与某一种相对“温和”的“非因果扰动”同步。这种扰动的特性是 “结果先于原因” 的微弱体现。他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一丝意念,模拟出“规则帷幕已被穿透”的 “结果” 状态,并将这个“结果”的“感觉”,如同投放诱饵般,送入逻辑锚点内部,指向那道无形的规则帷幕。
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操作:他试图用“结果”去引导“原因”的发生。
起初,锚点内部毫无反应。那些“非因果扰动”依旧按照自身的混乱逻辑运行。
但罗刹没有放弃,他持续地、耐心地输出着那种“帷幕已被穿透”的“结果感”,如同在黑暗的水域中持续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等待着可能的回应。
时间一点点流逝,对意识的消耗巨大。就在罗刹几乎要因精疲力尽而放弃时——
逻辑锚点内部,那片代表着“结果先于原因”的扰动区域,突然产生了一阵微弱的、但明显针对罗刹释放的“结果感”的 涟漪!
紧接着,一点极其细微、闪烁着混乱逻辑光芒的 “逆熵之声” ,从涟漪中心诞生,如同被唤醒的活物,它“听”到了罗刹投递的“结果”,并开始沿着那“结果”指向的、规则帷幕的方向,自发地蔓延过去!
它没有破坏锚点的结构,也没有攻击罗刹的意识。它只是遵循着自身“非因果”的特性,朝着那个“结果理应发生”的位置移动!
罗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全力维持着那种“结果感”的输出,引导着这点“逆熵之声”触碰到了那道无形的规则帷幕。
没有爆炸,没有光芒。
当那点闪烁着混乱逻辑的“逆熵之声”与规则帷幕接触的刹那,一种极其诡异的逻辑消融现象发生了。
规则帷幕那绝对平滑、无处着力的表面,在与“逆熵之声”接触的点位上,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冰雪遇到烙铁般的 “融解” 迹象!构成帷幕的绝对逻辑,在“非因果”的悖论面前,似乎出现了一瞬间的 “无法自洽” !
就是这一瞬间!
罗刹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凝聚起所有残存的精神力量,不再试图去“理解”或“分析”帷幕的结构,而是将自己化作一道最纯粹的“询问” ,一道蕴含着对“基石”本质、对“万籁俱寂”协议、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全部疑惑的意念之箭,顺着那刚刚“融解”出的、微不足道的缝隙,猛地穿了进去!
“咔嚓——”
仿佛某种极其精密的玻璃器皿上出现了一道裂痕。
罗刹的意念穿透了规则帷幕!
然而,映入他“感知”的,并非预想中“基石”印记更深层的奥秘或力量。
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绝对的空无与寂静。
在这片空无的中心,悬浮着那枚熟悉的、散发着微弱金光的“基石”印记。但此刻的印记,不再是温暖与生机的源泉,它像一颗……被冰封的心脏,所有的波动都内敛到了极致,仿佛陷入了最深沉的沉睡。
与此同时,一段并非由声音或信息构成,而是直接作用于存在本质的 “感知” ,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罗刹穿透进来的这缕意念:
“沉默,是唯一的护盾。”
“观察,带来定义。”
“定义,即是束缚。”
“唤醒……即是终结的开端……”
这感知如同最后的警告,又像是无奈的叹息。
紧接着,一股无法抗拒的排斥力从那片空无中诞生,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修复?规则帷幕上那细微的“融解”点瞬间弥合,变得比之前更加坚固、更加厚重!
罗刹穿透进去的那缕意念,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瞬间与主体意识失去了联系,消散在那片绝对的空无之中。
现实中,罗刹猛地一震,意识从深层的连接中弹回,剧烈的眩晕和灵魂被割裂般的痛楚席卷而来。他失败了,不仅未能穿透帷幕,反而似乎让那层屏障变得更加难以逾越。
但他并非全无收获。
在那缕意念被彻底排斥、消散的前一瞬,他清晰地感知到,沉睡的“基石”印记,似乎……极其微弱地……跳动了一下。
仿佛在无尽的冰封之下,仍有一丝火种,在回应着他那不顾一切的“询问”。
阈限之下,以悖论为矛,险险刺穿了规则的帷幕,窥见的却是核心力量的深眠与冰冷的终极警告。希望的星火似乎未曾熄灭,但通往它的道路,却布满了更加森严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