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话王衡就倒完水拎着水桶扁担出去了,让王三妹和沈瑜进屋聊天。王三妹有点娇羞的白了他一眼。让沈瑜感受到,多么硬气的女人在疼自己的男人面前也是小女人,一看两个人感情就很好的样子。
王奶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拉着沈瑜进屋说话。沈楠则牵着两个孩子去前院找王爷爷玩去了。
沈瑜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南北炕。前世的妈妈说她结婚时就是南北炕。
一间大屋子,对面两张大炕。虽然能睡很多人,可是对于结了婚的夫妻来说,与公公婆婆一个屋子,那多不方便啊!想想以前家家孩子多,人口多也就了然了,尤其炕多有利于散热。
沈瑜刚坐下王奶奶就问:“你张奶奶那些事情你都听说了没?”
“是举报知青的事?”沈瑜猜测道。
王奶奶一拍大腿:“你刚来就听说了?就说那些人是黑心肝不做人的坏种!”沈瑜很想说不是听知青们说的,是包打听沈楠说的。王奶奶没给她机会。
“哎呦!我跟你说啊!这可不怪我老嫂子啊!她,唉!”
“她之前可热心肠了,不然也不会引了财狼回家!唉!不说了。去年举报知青那事,那可不是冤枉他们啊!大队长晚上带人去敲门时,那个姓于的男知青来开门就穿着裤衩背心。另一个屋子里两个人还插着门睡觉呢!于知青回屋穿外衣时,屋里面的女知青还光不出溜的在被窝里没穿衣服呢!我们可是都看的真真的。”
沈瑜无语,那个年代夫妻都不敢当着人面牵手或者亲密一点。四个人就敢公然未婚同居!晚上大队长来敲门,再怎么也得赶紧换回来做做样子啊!这四个人可以说是胆大包天、自寻死路了。
“老嫂子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看不得那些不要脸的行径就被他们编排。”
“她也是个苦命,要强的人!她大儿子夫妻...唉!离得远。小儿子五年前转业回来想照顾她,可是后来又被调到县里工作,所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有时间回来看看她。”
“其实你们姐弟若住她家里也好,也能相互照应一下。村里人都敬着她,可没人敢去她那耍幺蛾子。你们姐弟一看就是好的,也能看顾她一下。”
“是啊,所以我想着在我们房子没建好之前,是不是可以去张奶奶家借住几个月?我可以每月给她粮食。”
“那我带你去。”王奶奶风风火火的性子,站起来拉着沈瑜就往外面走。
“哎!娘!你咋说风就是雨的,明天再去呗。”一直在旁边纳鞋底的王三妹跟在后面追出去。
“我跟着别让你张婶子难为两孩子,你别跟着了,在家看孩子吧。”
“我陪你们去吧,一会儿还能送沈知青回去。不然这天都黑了,他们刚来不一定能找到路。”正好王衡也挑满了水缸,于是也陪着一起去了。
见外面天已经擦黑了,沈瑜从兜里掏出两个手电筒,一个递给沈楠,一个递给王三妹。王三妹没接:“这天还不算黑别费电了。这村里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你拿着吧。”
“真是麻烦你们了。天已经黑了,张奶奶不能睡了吧?”山里人不舍得煤油钱,晚上都歇的早,沈瑜怕打扰人家惹人家不快。
“刚擦黑,谁能睡那么早。你放心吧。你张奶奶勤快着呢,这会儿啊不定又给哪个孙子孙女做东西呢。”又心有不甘的嘟囔一句:“哼!人家说不定还嫌弃呢!”沈瑜一直挎着她的胳膊,所以两个人离得很近,清清楚楚的听到了她的话。
沈楠在后面给走在后面的王衡两口子照路。
“你别说,你这手电筒确实亮哈!能照那么远呢!”王三妹说完就见沈楠拿着手电筒照旁边的树。沈瑜无语:你不显摆会死啊!
“前面就到了。”两家离得不算远,和别人家的泥坯墙,篱笆墙不一样,张家连院墙都是红砖的,而且砌得很高。
“老嫂子开门啊!是我!”王奶奶拍着大门喊道。
“老东西,大晚上不睡觉,跑来拍我的门干啥。”语气带着笑意,随着声音到门也打开了。看到沈瑜有点意外。这是?
“哦,这是新来的知青。王奶奶笑着把沈楠拉到前面。“姐弟俩。呵呵呵...”
张奶奶的脸拉了下来,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回屋了。不过大门没有关。沈瑜纳闷,刚想问,人家又回来了。拎着一盏防风的油灯,转身带上门往旁边走。
王奶奶牵着沈楠和沈瑜在后面跟着。几步路到了隔壁,张奶奶拿着钥匙开了锁,带着他们进院。原来这五间房中间砌了一堵一米五左右的墙,这边两间房子另外开了个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