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裹着楼下早餐摊的豆浆香钻进窗户时,我正盯着电脑里的“区域病历共享平台”方案皱眉。小刘端着一次性餐盒凑过来,油条的脆香飘得满屋子都是:“陆总,李院长昨天又催了——说基层医院的病历共享试点,咱们得赶紧拿出具体方案。”
我用筷子戳了戳豆浆碗里的糖桂花:“急啥?基层的事儿,急不得。上周去张庄卫生院,李大夫跟我说,他们那儿的病历有的是手写的,有的是用十年前的单机系统,格式乱得跟菜市场卖的散装菜似的——想共享?先把菜择干净再说。”
老张抱着保温杯进来,杯壁上的水珠滴在键盘上:“可不是嘛!我昨天看了李庄的病历数据,过敏史有的写‘青霉素’,有的写‘青霉’,还有的用英文‘penicillin’——这玩意儿怎么统一?”
王胖子叼着包子撞进来,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陆沉你行啊!连基层的破病历都敢碰!我上周跟卫生局的王科长吃饭,他说这事儿是块硬骨头,前几任都没啃下来!”
我擦了擦嘴,把方案翻到最后一页:“啃硬骨头才有机会。前世咱们做省级示范项目,靠的就是啃基层的细节。这次不一样——要做‘有用’的共享,不是‘好看’的政绩。”
第一站调研选在张庄卫生院。
车停在卫生院门口时,李大夫正蹲在台阶上抽烟,烟蒂堆了满满一鞋盒。看见我们下车,他直起腰搓了搓手:“陆总,你们可算来了!我这儿有本‘病历吐槽日记’,你们看看!”他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翻到中间一页,“上周三,有个老太太来开降压药,我调她的病史,系统里显示‘高血压三级’,可手写病历上写着‘血压偶尔高’——你说这玩意儿,我敢给她开药?”
我接过笔记本,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有的地方还沾着茶渍:“李大夫,您这日记写得比病历还详细。”他苦笑:“没办法啊!基层就这点人手,既要坐诊又要管病历,哪有精力规范?”
老张蹲在旁边的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您这儿的系统是2015年的单机版吧?数据没联网,全存在本地硬盘里。”李大夫点头:“去年想升级,可县卫健委没钱,说等‘上级拨款’——这拨款都等三年了!”
从卫生院出来,小刘抱着笔记本叹气:“陆总,基层的痛点比我想的还深——没钱、没人、没动力做规范。”我望着远处的农田,风吹得麦苗沙沙响:“那咱就做‘不需要钱、不需要人’的规范——先从核心字段入手,比如姓名、身份证号、过敏史、常用药,这几个字段统一了,至少能解决‘查病史慢’的问题。”
回公司的路上,赵成抱着平板凑过来:“陆总,我做了个‘最小可行标准’——先统一12个核心字段的命名和格式,用ApI接口对接各个医院的老系统,不用换硬件。”我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就像给各个医院装了个‘翻译器’,各自的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共享平台就能听懂了。”
老张却皱起眉:“ApI对接要改老系统的底层代码,基层医院的技术员会吗?”小刘立刻举手:“我会!我可以做操作手册,再给每个医院培训——就像上次教他们用一键病历那样!”
我拍了下桌子:“就这么办!试点选张庄和李庄卫生院,先打通这两个的共享。老张带技术部做接口,小刘负责培训,赵成盯数据标准——两周内出demo!”
接下来的两周,办公室的灯就没灭过。
老张带着陈默蹲在机房,盯着屏幕上的代码熬红了眼:“这老系统的接口文档比我家账本还乱!”陈默揉着眼睛:“张哥,我找到规律了——他们的字段分隔符用的是‘|’,不是标准的‘,’,改改就行。”
小刘在张庄卫生院培训护士,拿着个平板演示:“阿姨,您看,输入患者身份证号,就能调出他的过敏史和常用药——以后不用再翻那一摞手写病历了!”护士小周抱着孩子来上课,孩子在她怀里哭,她擦着眼泪记笔记:“小刘,我记不住那些字段名……”小刘笑着把笔记拍在她手机里:“没事,我发了微信,你随时问!”
我也没闲着,每天跑县卫健委,找王科长磨嘴皮子:“王哥,试点成功了,您给上面打个报告——基层需要的是‘能用的系统’,不是‘贵的系统’。”王科长抽着烟笑:“陆沉,你这张嘴,比我家那口子还能说!”
试点成功的那天,李庄卫生院的护士站炸了锅。
小周抱着孩子冲进来,举着平板喊:“李姐!你看!我输入王大爷的身份证号,他的糖尿病病史、过敏史全出来了!再也不用翻他的手写病历了!”护士李姐凑过来,盯着屏幕眼睛发亮:“真的?那我昨天值班调了三遍的病史,今天一分钟就找到了!”
李院长从办公室出来,看着忙碌的护士站,嘴角的笑藏都藏不住:“陆总,你们这系统,比我想象中还好用!”我笑着递过一杯茶:“院长,这不是系统的功劳,是咱们把基层的需求摸准了——他们要的不是‘高大上’,是‘用得上’。”
晚上,团队在公司楼下的烧烤摊庆祝。王胖子举着啤酒瓶嚷嚷:“必须敬小刘!她那培训手册,比教材还管用!”老张闷头啃着烤茄子,含糊道:“还有老陈,改接口改到凌晨三点……”小刘红着脸摆手:“都是陆总带得好!”
我望着摊位上的烟火气,想起前世做省级项目时的浮躁——那时只想着拿奖、拿融资,却忘了最该守住的,是“解决真问题”的初心。重生回来,我做的不是什么“颠覆行业的黑科技”,是把基层医生的痛点,一点点熬成能喝的汤。
“咸鱼熬汤,”我端起酒杯跟每个人碰了碰,“熬的是耐心,熬的是真心。”
李院长发来微信,是张庄卫生院的试点数据:病历调取时间从平均15分钟降到2分钟,护士重复录入工作减少70%,患者等待时间缩短40%。我盯着屏幕笑,发给赵青:“赵总,这才是长青该投的——不是风口上的猪,是扎根泥土的树。”
深夜回家,老婆端着热牛奶等我:“今天又加班了?”我抱着牛奶靠在沙发上:“没加班,是跟基层的医生护士一起,熬了锅热汤。”她笑了:“你呀,就爱干这种‘笨事儿’。”
我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李大夫的“病历吐槽日记”,想起小周怀里的孩子,想起护士站里的笑声——这些,才是重生给我最好的礼物。咸鱼翻身,不是要变成龙,是要做一碗能暖到人心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