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六点,当宫鲁明,怀着一种极其复杂和忐忑的心情,推开训练馆那扇沉重的铁门时,他发现,林枫,早已经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组力量训练。
训练馆里,只开着几盏昏暗的灯。林枫赤裸着上身,汗水,如同小溪般,从他那线条分明的肌肉上滑落。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力量的节奏感。
而更让宫鲁明震惊的是,队里的老大哥穆铁祝,竟然,也在这里。他也在一旁,默默地,做着热身。
看到宫鲁明进来,林枫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对他,露出了一个微笑:“来了?”
宫鲁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那就,开始吧。”
林枫开始了他的“教学”。
他没有教宫鲁明任何华丽的运球技巧,也没有教他任何高难度的投篮动作,他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讲起。
他先是,纠正了宫鲁明错误的跑步姿势。他告诉他,如何利用核心力量来带动下肢,如何调整呼吸的节奏,以达到最高效的体能分配。
然后,他又,纠正了宫鲁明的投篮发力姿势。他告诉他,投篮,不是只靠胳膊,而是,从脚踝开始,通过腿部、腰腹、再到肩膀、手腕,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畅的“发力链”。
这些来自21世纪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理念,让宫鲁明和穆铁祝,都听得目瞪口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打篮球,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紧接着,林枫又从自己的训练包里,拿出了一根,在当时国内,极为罕见的训练工具——弹力带。
他向两人展示,如何用这个简单的工具,来激活身体深层的、平时很难练到的肌肉群;如何,用它,来进行投篮的辅助训练;以及,如何在训练后,用它,来进行肌肉的拉伸和恢复,以避免伤病。
最后,林枫又拿出了一份,他自己,亲手制定的“运动员营养食谱”。他,告诉他们,合理的饮食,远比盲目的苦练,更重要。蛋白质、碳水、脂肪,应该如何配比;训练前,应该吃什么来补充能量;训练后,又该吃什么,来帮助肌肉恢复。
宫鲁明和穆铁祝,看着那份,精确到“克”的食谱,和上面那些他们闻所未闻的食物(比如鸡胸肉、西兰花、牛油果),他们彻底被震撼了。
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两个,刚刚走出深山的老农,第一次看到了现代化的城市。
慢慢地,国家队里,每天早上六点,来训练馆,找林枫“开小灶”的球员,越来越多。
林枫也毫无保留。他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倾囊相授。他一个人,几乎就承担起了“技术教练”、“体能教练”和“营养师”三个角色。
整个国家队的训练氛围,开始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球员们,不再是盲目地苦练,而是,开始,用更科学、更聪明的方式,去训练。他们的身体状态,和技术水平,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地提升。
一周后,钱指导,再次来到了训练基地。
他看着训练场上,那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景象;看着球员们脸上,那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专注,他,激动得,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他找到了正在指导队友的林枫,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小林,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给这支球队,带来的,是真正的‘革命’!”
他顿了顿,用一种极其郑重的语气说:“小林,我代表总局,想正式地,聘请你,担任我们国家队的……球员兼助理教练!你,愿意吗?”
林枫,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钱指导,会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钱指导,感谢您的信任。但是,助理教练,我,还不够格。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把球打好。”
在接下来的几场,与欧洲强队(如意大利、希腊)的热身赛中,这支全新的中国队,震惊了所有对手。
他们,打出了水银泻地般的、以三分和快攻为主的进攻。他们的防守轮转,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迅速和默契。
林枫,是这支球队当之无愧的大脑和引擎。而宫鲁明,则在他的身边,完美地扮演了“克莱·汤普森”式的角色,成为了一个顶级的无球射手和外线防守者。穆铁祝,则像一个内线的“策应轴”,他的传球和掩护质量,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最终,中国队,在热身赛中,取得了全胜的战绩!
欧洲的媒体,开始用一个响亮的绰号,来形容这支,打法华丽、速度极快的神秘东方球队——“红色闪电”(Red Lightning)!
而林枫,在带领球队,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他也收到了来自西班牙的消息——美国队,公布了他们参加本届世锦赛的最终名单。
领军人物,是两个,在NcAA,已经名声大噪的超级天才:一个,是来自海军学院的、身高2米16的“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另一个,则是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防守极其强悍、未来将成为乔丹队友的后卫,史蒂夫·科尔。
林枫看着报纸上,那两个年轻而又充满自信的面孔,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