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小队已然成型,利刃淬火完毕。然而,通往江东的征途绝非坦途,横亘在前的,是数百公里充满未知与死亡的末世废土。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线,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术行动。堡垒指挥中心内,巨大的区域地图被高亮显示,陈默、陈雪、陈锋、老周以及刚刚结束装备测试的小队成员齐聚一堂,开始了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纸上谈兵”。
情报的基石:陈雪的视野
陈雪首先将她这段时间搜集、整理、分析的所有关于路线区域的情报,投射到主屏幕上。光屏上,原本大片的灰白和暗红色区域被细化,标注出无数令人心悸的标记。
“根据无线电截获、往来商队信息、以及我们远距离侦察的补充,目前有三条主要路线可供选择。”陈雪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激光笔点在三条被她用不同颜色标注的虚拟线路上。
· 北线(蓝色): 绕行北部山区。优点:地形复杂,植被茂密,隐蔽性极高,能有效避开大部分平原地区的尸潮和人类势力视线。已知的人类活动痕迹极少。缺点:路程最远,预计比中线多出近一百五十公里。山区环境恶劣,可能存在未知的变异生物群落,且冬季即将来临,山区气候变幻莫测,通行难度大。部分区域有强烈电磁干扰现象(原因不明)。
· 中线(黄色): 穿越中央平原腹地。优点:路程最短,路况相对最好,主要沿废弃的高速公路和省级公路推进,速度最快。缺点:途经多个已知的大型城市废墟边缘,丧尸密度极高,极易遭遇大规模尸潮。同时,这片区域是几股中小型幸存者势力活动的交界处,局势混乱,匪帮横行,容易被发现并卷入冲突。
· 南线(绿色): 沿南部破碎丘陵与河谷地带迂回。优点:避开主要城市群,丧尸威胁相对较小。沿途有数个稳定的水源点(需检测净化)。部分区域有我们设立的秘密贸易前哨,可提供有限的支援和信息补充。缺点:路线曲折,路程较长。需要穿越几条因地质变动形成的危险裂谷和泛滥区。靠近“死亡禁区”辐射边缘,存在环境变异体和辐射污染风险。
每一条路线旁,都附带着详尽的标注:已知的丧尸巢穴大致位置、变异体活动频繁区、无线电静默区(可能存在的强大干扰源或势力屏蔽)、匪帮活动范围、可用水源点、潜在的危险地形(如断裂的桥梁、塌方的隧道)等等。
经验的判断:老周的直觉
老周眯着眼,凑近地图,手指沿着三条线路缓缓移动,不时在某些点停留。
“北线……看着安全,但大山里的玩意儿,有时候比丧尸还邪乎。而且这电磁干扰,”他点了点几个标记,“不像是自然现象,倒像是某种大功率设备或者……人为的屏蔽。绕过去代价太大,穿过去风险未知。”
“中线,就是找死。”他毫不客气地评价,“咱们这车队再能打,陷在尸海里也是白给。那些土匪窝子,闻到点腥味就跟鬣狗似的,麻烦不断。”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南部线路上,沉吟道:“南线……看起来麻烦不少,但至少这些麻烦,大多能看得见,能想办法绕开或者解决。裂谷可以找路,辐射区可以检测规避,总比一头扎进尸潮或者莫名其妙的干扰区强。”
战术的权衡:陈锋的视角
陈锋抱着双臂,目光主要聚焦在沿途可能发生的遭遇战上。
“北线适合小股部队渗透,但不适合我们带有车辆和大量装备的队伍,一旦车辆在复杂地形抛锚,后果不堪设想。中线的威胁是可预见的,但如果情报足够精准,我们或许能像尖刀一样快速穿过危险区,打一个时间差。”
他仔细看着南线的地形标注:“南线虽然绕,但地形起伏提供了很多天然的隐蔽点和阻击阵地。如果发生交火,我们更容易占据地利。而且,靠近我们的贸易前哨,就算只是精神上的支援,也是个安慰。”
最终的决断:陈默的考量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陈默。他静立在图前,双眸微闭,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虽无法覆盖如此遥远的距离,却让他对能量流动和危险预知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他在脑海中模拟着三条路线的行进过程,权衡着每一种可能。
北线的“未知”让他心生警惕,那种规模的电磁干扰绝非寻常。中线的“已知危险”过于密集,变数太大,一旦被拖延,极易陷入重围。南线的“可见麻烦”虽然棘手,但至少情报相对充分,应对方案可以提前准备。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落在南线蜿蜒的路径上。
“选择南线。”陈默的声音斩钉截铁,“以隐蔽和生存为第一优先。路程和时间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他指向路线上的几个关键节点:
“这里,绕过‘哭泣峡谷’,虽然多走八十公里,但避开可能的塌方和信号盲区。”
“这里,在‘锈蚀镇’旧贸易站进行第一次休整和情报确认,那里有我们的一个隐秘联络点。”
“穿越‘毒蛇裂谷’时,全员穿戴防护服,车辆开启内循环,苏婉提前准备好抗辐射药剂。”
“最后抵达江东外围时,放弃车辆,利用地形和伪装,分批潜入。”
他的手指最终点在江东安全区西南方向约五十公里处的一个废弃林业观察站。
“这里,作为我们潜入江东前的最后一个前进基地和撤退集合点。所有非必要装备在此隐藏,小队轻装简从,执行最终渗透任务。”
细节的完善与预案
大的方向确定,更精细的规划随即展开。
陈雪开始计算每一天的行程节点、预计的休息点、以及备用的紧急集合位置。
陈锋和老周则针对路线上的每一个潜在威胁点,制定具体的应对战术:遭遇小股尸群如何快速无声清理,遭遇匪徒如何威慑或歼灭,遭遇无法力敌的变异体如何利用地形逃脱。
陈浩则根据路线特点,最后调整车辆和装备:为应对辐射区,加装更厚实的铅板内衬;为穿越裂谷,准备更多的牵引绳和简易桥梁构件;为在贸易站获取补给,准备了用于交换的、体积小价值高的物品(如精品武器零件、特定药品)。
苏婉则根据路线环境和可能遇到的伤害类型,再次清点和补充医疗物资,特别是抗辐射、抗毒素以及处理复杂外伤的器械和药品。
一条蜿蜒曲折、却尽可能规避了最大风险的路线,在众人的智慧碰撞下,逐渐清晰地呈现在地图上。它并非最优解,而是在无数危险选项中,权衡出的那条生存概率最高的路径。
陈默看着这条最终确定的、标注着详细时间节点和应对方案的路线图,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也有一丝决然。
前路依旧危机四伏,但至少,他们不再是盲目地闯入黑暗。他们拥有地图,拥有计划,拥有彼此。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与家人的告别,与家园的暂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