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维度侦察小队带回的关于附属维度的情报,如同一幅阴郁的画卷,在“曦宇”联军高层面前缓缓展开。那是一个濒死、充满敌意却又蕴含着未知资源与空间的领域。危机感与机遇感交织,促使一项更具争议性、却也更具开拓性的计划被提上日程——对已探明的、相对稳定的附属维度,进行有限度的殖民与资源开发。
“铁壁疆域”计划是盾,是防御;而“维度殖民”计划,则是矛,是向外拓展生存空间、汲取养分以壮大自身的尝试。尽管风险巨大,但在外部幽紫舰队威胁日益迫近、内部资源因连年战事而日趋紧张的压力下,这项计划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支持。
当然,殖民并非无的放失。目标被严格限定在那些经过反复侦查、确认不存在类似γ-77维度那种明显强大敌对意识、环境相对(只是相对)稳定、且蕴含某些急需战略资源的附属维度。
殖民先锋,星域百态
首批殖民舰队,在精锐小队的护卫下,如同小心翼翼的触角,探向了几个被标记为“低风险”的附属维度。不同星域的殖民风格,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万法仙朝选择了一个能量惰性较高、但存在某种稀有“虚空结晶”矿脉的维度。他们没有大规模改造环境,而是在选定的浮空大陆上,布下庞大的“聚灵化生大阵”,将维度内稀薄而惰性的能量,强行转化为适合修士生存的灵气,并建立起一座座美轮美奂、却与周围死寂环境格格不入的仙家城池与矿场。他们的殖民,更像是一种精致的“寄生”与“转化”,带着仙家特有的优越感与对“蛮荒”的改造欲。
· 智械迷城则进入了一个物理规则相对稳定、但遍布高强度辐射风暴的维度。它们直接投放出模块化的“移动工业方舟”,这些方舟能组合成临时的生产基地、精炼厂与科研站。智械的殖民毫无美感可言,只有绝对的效率。它们如同冷酷的收割机,开采着维度内特有的抗辐射金属与能量晶簇,并建立庞大的能量屏障,将辐射风暴隔绝在外,内部则是绝对秩序与逻辑的世界。
· 荒古星域看中了一个环境极其恶劣、重力异常、遍布凶勐原生掠食者的维度。这里没有现成的资源,但那些掠食者的血肉、骨骼,以及某些极端环境下生长的苔藓,都蕴含着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奇异特性,对锤炼血脉大有裨益。荒古的殖民者们没有建立固定据点,而是以庞大的“战争母巢”(一种生物技术制造的移动堡垒)为核心,如同游牧民族般,在这片残酷的土地上狩猎、战斗、生存。他们的殖民,本身就是一场持续的血脉试炼。
· 灵能星域的殖民最为特殊。他们选择了一个几乎没有物质实体、完全由混乱信息流和残破意识碎片构成的“记忆坟场”维度。这里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是绝地,但对于灵能生命,却可能是一座蕴含古老知识与意识奥秘的宝库。他们没有携带任何实体设备,只是派出了大量心念师,在这片意识的海洋中构建起临时的“思维节点”,如同海绵般汲取、过滤、研究那些破碎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到对抗“思感沉淀”的启示,甚至唤醒某些有价值的古老意识片段。
冲突与融合的萌芽
殖民伊始,摩擦便随之而来。
在某个同时被万法仙朝和智械迷城标记的维度边缘,双方的勘探队几乎同时发现了一条高纯度的“星辰金”矿脉。仙朝修士认为此物乃炼制飞剑法宝的上佳材料,势在必得;而智械则计算出该矿脉是其某种新型护甲的关键添加剂。
没有立刻爆发战斗,但气氛瞬间剑拔弩张。仙朝修士布下阵法封锁矿区,智械则调集工程单位准备强行开采。若非联军总部紧急介入调停,并依据《星域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仲裁(最终裁定矿脉由双方按比例共同开发,技术共享),一场殖民者之间的内战几乎不可避免。
而在另一个维度,荒古星域的狩猎队与灵能星域的信息采集点意外相邻。荒古战士狩猎时爆发的冲天血气与战意,严重干扰了心念师们需要绝对宁静的意识研究工作;而心念师们偶尔逸散的、探究性质的灵能波动,也被荒古战士视为挑衅与窥探,几次险些引发冲突。
这些摩擦,是不同文明底色在全新环境下必然的碰撞。但同样,在碰撞中,也催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融合。
在联合仲裁下共同开发矿脉的仙朝与智械团队,在最初的别扭后,竟然发现彼此的技术可以互补:仙朝的炼器手法能更高效地提纯矿石,而智械的精密控制能极大提升法宝胚体的成型质量与成功率。
荒古的战士发现,某些灵能心念师能够“安抚”他们狩猎的狂暴巨兽,使其更容易被驯化;而心念师们也发现,荒古战士那纯粹而强大的生命磁场,有时能驱散一些纠缠不休的、充满恶意的意识碎片。
一种基于实际利益和生存需求的、自下而上的、缓慢而真实的融合,开始在殖民前沿悄然发生。
暗涌与新生
然而,殖民活动并非一帆风顺。
在智械迷城开发的那个高辐射维度,一座大型精炼厂突然与主控中心失去联系。后续调查小队发现,整个精炼厂已被一种诡异的、仿佛拥有生命的紫色苔藓完全覆盖,所有机械单位要么被腐蚀瘫痪,要么被苔藓侵入控制系统,变成了攻击任何靠近者的怪物。这种苔藓的能量特征,与γ-77维度那些“虚空水蛭”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
在灵能星域的“记忆坟场”,几名心念师在尝试融合一个过于庞大的古老意识碎片时,险些被其中蕴含的疯狂与绝望吞噬,意识核心受损,不得不退出研究。
更令人不安的是,联军总部的深空监测部门注意到,那些被殖民的附属维度,其与主宇宙的“连接强度”,似乎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但无法逆转的速度……增加。仿佛殖民活动本身,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正在打破某种平衡,让这些原本相对独立的“气泡”,与主宇宙“曦宇”粘得更紧。
与此同时,在xR-233星球。
石牧母亲的病,在那种奇异苔藓的持续作用下,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甚至身体比生病前更显健朗。而石牧自己,也发现自己似乎有了一些不同。他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和力,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它们的“情绪”。他尝试着将那种发光苔藓移植到自家贫瘠的田地周围,那些原本萎靡的作物,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茁壮起来。
他胸前的石坠,如今时常保持着温润的触感。在他专注于培育植物时,石坠甚至会散发出极其微弱的、充满生机的翠绿色光芒,与地壳深处那枚沉寂的法则碎片,以及他体内那丝被激发的潜能,形成一种玄妙的共鸣循环。
他并不知道,一股微弱却纯净的、代表着“生长”与“治愈”的法则之力,正以他为中心,悄然改变着这片被遗忘的土地。
殖民的序曲已经奏响,资源的争夺与文明的摩擦构成了嘈杂的基调。
但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新的希望,也正在绝望的废墟上,悄然萌发出稚嫩的绿芽。
主宇宙与附属维度的连接正在加深,这究竟是福是祸?
而被殖民活动惊动的,又仅仅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威胁吗?
(第129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