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核心深处,林风的意志如同无形的星云,弥散于“曦宇”的每一个角落。他维系着基本法则的运转,仲裁着触及底线的纷争,也默默观察着这个新生宇宙的每一次呼吸与脉动。近期,他清晰地感知到,宇宙本身正在发生一种极其微妙、却又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源于某个强者的突破,也非某种惊天动地的科技诞生,而是来自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充满混乱与冲突的维度殖民活动。
他的感知,超越了物质与能量的层面,直达宇宙的底层架构,那由无数法则线条交织成的、动态平衡的“法则之海”。原本,“曦宇”宇宙的法则之海,虽因新生而充满活力,但其边界相对清晰,结构也略显“单薄”,如同一个刚刚吹起、尚未经历风雨考验的气球。
然而现在,林风“看”到,那些连接主宇宙与各个附属维度的“孔隙”——无论是天然形成还是被强行打开——正如同无数细小的根须,从主宇宙的胎膜延伸出去,扎入了那些附属维度的“土壤”之中。
通过这些“根须”,一种奇特的双向流动正在发生。
一方面,主宇宙的法则、能量、乃至信息,正持续不断地、如同呼吸般流入这些附属维度。殖民者的活动,无论是仙朝的阵法转化、智械的工业开采、荒古的血脉狩猎,还是灵能的意识探索,都在客观上加剧着这种“流出”。他们就像投入不同水质中的探针,将主宇宙的“规则印记”强力地拓印到那些异质的环境中。
而另一方面,更为隐晦,却也更加重要的是反向的汲取与反馈。
那些附属维度,尽管大多残破、濒死或法则怪异,但它们毕竟是独立存在的维度,拥有自身漫长演化中形成的、不同于主宇宙的独特规则片段、能量属性与信息特质。当殖民活动在这些维度中深入,当主宇宙的法则与这些异维度规则产生碰撞、摩擦甚至短暂的融合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信息富集物”或“规则差异性沉淀”,便通过那些连接的“根须”,被缓慢而持续地反哺回主宇宙的法则之海!
这种反哺,并非能量的简单增加,而是更为本质的规则层面的丰富与补全。
林风能清晰地“感觉”到:
当智械在“锈蚀峡谷”与“影藻”的信息生命特性斗争时,主宇宙底层逻辑中,关于“信息实体化”与“机械意识边界”的法则线条,变得更加清晰和坚韧了一丝。
当万法仙朝在“灵寂荒原”研究如何应对“虚空苔藓”的能量概念吞噬时,主宇宙关于“存在性定义”与“能量守恒悖论”的法则区域,泛起了微不可查的涟漪,结构似乎更加复杂了。
当荒古战士在“血嚎深渊”与拥有恐怖再生与进化能力的掠食者搏杀时,主宇宙关于“生命韧性”、“适应性进化”与“血肉法则极限”的领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灵能心念师在“记忆坟场”与“思感聚合体”进行危险的意识交锋时,主宇宙那涉及“意识海”、“集体无意识”与“信息永恒性”的玄奥区域,也变得愈发深邃。
这些来自异维度的、千奇百怪的规则挑战与信息反馈,如同给主宇宙的法则之海投入了无数催化剂和新的拼图片。它们迫使“曦宇”的底层规则去适应、去包容、去演化,去消化这些“外来之物”,从而使其自身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更加复杂、也更加……稳固。
量变引发质变
林风将意志聚焦于宇宙的边界。他“看”到,那原本清晰却略显脆弱的宇宙胎膜,此刻正以一种几乎无法测量的、却真实不虚的速度,向外缓慢而坚定地扩张!
并非物质意义上的膨胀,而是法则定义范围的拓展,是“存在”概念的延申。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成长,并非只是细胞的增多,更是其生命场、其影响力的壮大。
他尝试进行了一次推演。以当前维度殖民的反馈速率计算,即便不考虑未来可能新发现的维度,仅仅依靠现有这些殖民活动带来的规则反哺,“曦宇”宇宙的体量(法则覆盖范围与深度)在下一个千年内,将稳定增长百分之零点零三。
这个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宇宙而言,这是堪称飞跃的成长!这意味着“曦宇”正在从一个“新生儿”,快速向着“幼年期”迈进,其根基正在变得更加雄厚,抵御内外风险的能力也在无形中提升。
“原来如此……”林风的意志泛起明悟的波澜,“文明的向外探索,与未知的碰撞,其本身,就是宇宙成长最肥沃的养分。”
封闭导致停滞,交流促进生长。这不仅适用于文明内部,同样适用于宇宙本身。那些充满危险与挑战的附属维度,对于“曦宇”而言,既是试炼场,也是……成长的食粮。
然而,福兮祸所伏。
林风同样感知到,随着宇宙胎膜的扩张,与外部虚空的接触面也在增大。那一直徘徊在胎膜之外、规模庞大的幽紫舰队,其存在的“压力感”变得更加清晰了。仿佛对方也察觉到了“曦宇”的成长,那冰冷的注视中,似乎多了一丝……急切?
而且,通过那些连接附属维度的“根须”,他偶尔能捕捉到一丝极其隐晦、却让他都感到些许心悸的注视。那注视并非来自已知的任何殖民维度,而是源自更深处、更黑暗的所在,充满了某种……等待与计算的意味。
宇宙在成长,但觊觎者的耐心,似乎也快要耗尽了。
成长带来了力量,也可能招致更凶勐的风暴。
林风默默调整着宇宙法则的细微之处,如同园丁呵护幼苗,既期待其茁壮,也警惕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第129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