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送了皇贵妃的礼服去翊坤宫,华妃以为皇上要册封她为皇贵妃,喜不自胜的抚摸着那代表皇贵妃的服制。
殊不知皇上正在她身后看着他,眼神冰冷彻骨。】
胤禔:“雍正这是在试探华妃?”
前脚华妃在皇上面前说自己不看重位份,只要一心能陪伴在皇上身边就好。
后脚内务府就送来了皇贵妃的礼服,华妃那一脸的开心和贪婪叫皇上给看了个正着,什么不爱位份富贵,皇上不感觉自己被欺骗了才怪。
胤俄:“雍正就在她宫里头,内务府送来了皇贵妃的礼服她好歹进去问问啊。”就这样直接接受了,这前后脚人设不符,不演崩了嘛。
胤禟:“要是华妃在收到皇贵妃礼服时稍微推脱推脱,说不定还真能让她当上这皇贵妃。”
毕竟皇上想要看得是她的态度,要是华妃表现好的话,说不定皇上一个心软就让她如愿以偿了呢。
只是华妃被眼前即将到手的皇贵妃之位冲昏了头脑,没有通过皇上的考验也就罢了,还让皇上看见了她对高位的渴求,这不直接撞皇上雷达上了嘛。
胤禛摇头,“不可能,皇贵妃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册封的。”皇贵妃位同副后,一般只有两种情况才会封皇贵妃。
一是将死之人又得皇上宠爱,封皇贵妃就是最好的祝福,这种情况下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这也只不过是死后哀荣罢了。
二是宫中后位悬空,册封皇贵妃掌管后宫事宜,以此不让后宫乱了套。
他们皇阿玛康熙爷的皇贵妃可是他的亲亲表妹,她能坐上皇贵妃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皇阿玛看重佟家。
还有就是当时后位悬空已久,需要一位有能力又有家世的人来管理后宫。
康熙后宫的四妃虽然生育子嗣有功,但是祖上都是包衣奴才,这样的身份并不足以统领后宫,所以唯有佟佳氏是最合适的人选。
胤祺:“华妃要是被册封为皇贵妃,那皇后又该如何立足?”顾忌着皇后和太后,皇上都不会册封皇贵妃来给皇后难看。
而且皇后家世不显,在后宫唯有太后作为靠山,如果华妃成了皇贵妃,依照华妃那嚣张跋扈的性子岂不是得骑到皇后头上去。
华妃尚在妃位时皇后还能拿捏的住她,要是华妃真成了皇贵妃那后宫的平衡一定会被打破。
皇后和华妃之间的制衡也会出现问题,这不是皇上和太后愿意看见的。
皇上不愿意看见后宫华妃一家独大的架势,太后也不愿意看见皇后的后位被人动摇。
胤俄咂舌,“所以华妃这到手的皇贵妃就这样泡汤了?”
没有人愿意看见华妃被册封为皇贵妃,所以她的这场美梦注定是要破灭了。
胤禩:“倒也称不上是泡汤,毕竟先头雍正已经承诺会晋她的位份,皇贵妃没了不还有一个贵妃嘛。”
当时皇上也没说封华妃什么位份,只是有皇贵妃这个诱惑在先,后面即使被封为贵妃恐怕也不会有多开心。
毕竟皇贵妃和贵妃之间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其中的沟壑是天差地别的。
满后宫的人都知道华妃要被册封为皇贵妃了,这临门一脚到手的居然是个贵妃,这不就啪啪打脸了嘛。
华妃那么高傲的性子怎会善罢甘休,气都要气饱了。
【华妃朝也盼暮也盼终于盼来了皇上的圣旨,只是没想到皇上居然只封了她为贵妃,那皇贵妃的服制却是送错了的缘故。
华妃内心即使再忿也无济于事,只能好声好气的将传旨的太监送走。】
“太子二哥这波预言家了,还真让你说对了,华妃最后只封了贵妃。”
本来胤祉觉得华妃封皇贵妃是有可能的,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是被太子说中了,这华妃还真没有再往上爬一步的命。
从头到尾雍正都没有要封华妃为皇贵妃的打算,有的只是试探利用。
胤礽看得清楚,“华妃再无更进一步的可能了。”
雍正已经在准备对年家进行最后的清算了,年家必定是不能留的。
不过看在华妃是真心喜欢皇上这么多年的份上,她倒是有命能够活下来,到底雍正对她还是有几分真情的。
胤礽恍惚间看到华妃就好像从她那里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如果不是天幕的出现那他这个废太子如今会在哪里?
毓庆功是住不了了,他又从来没有出宫住过,而且恐怕他皇阿玛也不肯让他这个废太子出宫居住。
要是他给他来个造反岂不是更糟心,最大的可能就是随意找个宫殿将他看守起来。
与其说是看守,不如说是圈禁,在这四四方方的盒子里待几十年,等康熙心软又或者新帝登基他就有可能被放出来了。
胤礽回望自己的来时路,却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一个人独自走了这么长的路。
有一个强盛的母族作为依靠,有索额图为自己冲锋陷阵,自己身为太子也是十分优秀。
在朝堂上的表现更是连连获得朝臣的信服和皇阿玛的倚重,他的那些弟弟从来也只有讨好他的时候。
前半生的太子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要应付随时羊癫疯发作的大哥。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那些弟弟一个两个的都进入了朝堂,背后有了跟随的班底来跟他这个太子叫板,可这些都不足以打败太子。
是皇阿玛逐渐将目光从胤礽的身上转移到其他皇子身上的时候,皇阿玛给予其他儿子有能够抗衡他的勇气和实力,抬起一个又一个的傀儡跟他打擂台。
皇阿玛眼神里对他的慈祥也转变成了深深的忌惮,这让胤礽觉得很累很迷茫。
他的一切都是皇阿玛教的也是他给的,现在却变成了两人反目成仇的导火线,何其讽刺。
胤礽想过停手,想要修复和皇阿玛的关系,可是他不可以,他是嫡子,是太子,是大清第一位正统太子,他的骄傲不允许他被打败。
要是被后面的兄弟给追赶上,他的母族怎么办,一直追随他的人又该怎么办,他被这些责任裹挟着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和停留。
而且他的皇阿玛也没有想要跟他谈感情的打算,他只想打压他这个宝贝儿子,让他能够知道什么叫君臣。
他和皇阿玛的父子之情前面还横跨着一个不可逆转的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在先,父子之情在后。
是他搞混了前后关系,他的皇阿玛从始至终最在意的不是他这个儿子,而是手中掌握的皇权。
康熙以为胤礽身边的人洗脑,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眼里已经没有了他这个阿玛的存在。
认为胤礽作为太子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压他。
或许康熙从来没有动过要废太子的念头,但是不怀好意擅自揣测君心的人会从中搞乱,让这对关系本就出现问题的父子逐渐变得陌生,从而走向末路。
早在康熙决定废除胤礽太子之位时,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一丝真情,有的只是帝王的权衡利弊。
胤礽也不再对康熙抱有希望,康熙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他失去了一个儿子对他的真心,那个儿子还是他最为关心在意的。
纵使康熙有那么多儿子,可是论对他最有孝心的还是只有从小被他养大的胤礽。
可是现在胤礽被他亲手废掉了,康熙也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他对太子的凉薄也让其他人看清了他的本性。
即使心里对他有孺慕之情的恐怕也所剩无几了,他的凉薄令人心寒。
太皇太后临死前的担忧也成了真,早在最初的时候太皇太后就清楚的意识到康熙和胤礽这对父子关系之间的不对等。
所以临死前她才会拉着康熙的手不放,还叮嘱他要相信太子,相信这个从小由他一手教导出来的太子。
可是被权力侵蚀的康熙早已忘了太皇太后最后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