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萧景珩言出法随,金口既开,便再无转圜。
在以雷霆之势将“野种”流言强行镇压下去后,他旋即降下明旨,着内务府与礼部即刻筹备苏晚棠晋位事宜。
此举,既是对她身怀双生祥瑞、功在社稷的公开褒奖,更是以最无可争议的姿态,向朝野内外宣示他对她及其腹中皇嗣的绝对维护与至高重视。
内务府与礼部官员接到谕旨,不敢有丝毫怠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格,备齐了册封正二品妃位所需的一应典仪:鎏金册、宝印、妃位吉服、冠冕、仪仗、车辂,乃至承乾宫正殿的布置修缮,无不精益求精。虽则仅是妃位,但因皇帝特旨“仪制务求隆备”,其规模气象竟直逼副后,恩宠之盛,可见一斑。
择一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庄重而简化的册封典礼于钟粹宫正殿举行。
皇帝体恤苏晚棠孕吐剧烈,特旨免去了许多繁文缛节,但帝妃二人皆需在场的核心仪程依旧不减威仪。
殿内香烛高燃,御前宣旨太监手持明黄绶锦圣旨,立于殿中,嗓音洪亮而清晰,朗朗读出骈四俪六、辞藻华美的册文:
“朕惟化理肇自宫闱。秩礼爰彰于位号。咨尔珍嫔苏氏,性秉柔嘉,度娴礼法。虔恭侍奉,克尽敬慎之忧;婉娩辅佐,允谐淑善之德。更其慧质兰心,屡有功于社稷,救皇嗣于危难,实乃巾帼之范。今尔怀娠双胎,祥瑞兆国,功在千秋,福泽绵延。兹仰承皇太后慈谕,晋封尔为瑾妃。赐居承乾宫正殿。尔其益懋温恭,尚祗承夫休命。永绥福履,用昭示于令仪。钦此!”
“瑾”字,取自美玉生辉之意,光泽莹润,品德高洁。
皇帝亲选此字为封号,其中蕴含的珍爱、赞赏与深切期许,已不言自明。
苏晚棠身着内务府紧急为其量身改制、仍略显宽松的石青色八团龙凤同合纹吉服袍,头戴缀满东珠与宝石的妃位朝冠,在茯苓与白芷一左一右的小心搀扶下,缓缓跪于明黄拜垫之上,恭敬接过那沉甸甸的、象征着身份与荣耀的金册与金宝(妃印)。
虽因连日孕吐,面色略显苍白,但在华美隆重的礼服与庄严典礼的映衬下,依旧显得气度雍容,风华难掩。
“臣妾叩谢陛下、太后娘娘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的声音因身体虚弱而微带轻颤,却依旧清晰沉稳,反而更添几分令人怜惜的楚楚风致。
皇帝萧景珩亲自步下御座,上前将她稳稳扶起,目光落在她依旧平坦的小腹和略显憔悴的面容上,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慰与柔情:“爱妃如今身系重责,这些虚礼往后能免则免。好生将养凤体,平平安安为朕诞下麟儿,便是你最大的功劳,亦是朕最深的期盼。”
殿内外,所有随侍宫人、以及奉命前来观礼见证的众妃嫔——包括主持典礼的庄妃蔡文和、笑容温婉却眼神复杂的德妃刘姝和、面露真诚喜色的惠嫔刘姝书、笑得最为爽朗开怀、几乎与有荣焉的丽妃楚明玉,以及怯生生跟在最后、满眼羡慕与祝福的安嫔李淑雯——齐齐敛衽跪拜,恭贺之声如山呼海啸:
“臣妾\/奴婢等恭贺瑾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至此,苏晚棠正式由“珍嫔”晋封为“瑾妃”,位尊权重,与育有大公主的德妃、以及已废的贤妃昔日地位相当,更因身怀双生祥瑞之胎,恩宠与声望一时无两。
入宫尚不足一年,苏晚棠便完成了从小小常在到尊贵妃位的惊人跨越,成为了紫禁城后宫之中最令人瞩目,也最令人艳羡的存在。这“躺赢”之路,可谓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