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金色节点带来的悲伤余韵,在接下来几天里,如同被阳光逐渐蒸发的晨露,缓慢而确实地从洛薇薇的感知背景中褪去。江屿那份不动声色却无处不在的守护,以及那份将她的感受纳入理性框架理解的尊重,成为了最有效的慰藉。
她没有再刻意回避那个节点,但也没有急于再次触碰。她和江屿都明白,在找到更稳妥的方法之前,贸然深入那些承载着过于沉重情感的区域是危险的。
研究并未停滞。他们将重心转向了对已获取信息的深度整合。江屿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星云模型,将洛薇薇描述的所有“记忆碎片”按其感觉属性和对应的节点位置进行标注。一个模糊的“信息地图”开始呈现,不同属性的节点在星云中形成了隐约的簇群。
洛薇薇发现自己对这些已接触过的碎片“印象”变得更加清晰和稳定。她甚至能主动在脑海中“回放”某个特定碎片的感觉,虽然强度远不及直接连接时,但足以作为讨论和分析的参考。这种能力的提升,让她在数据整合中发挥了更主动的作用。
“你看,‘水’属性的碎片,大多聚集在星云左侧旋臂的这片区域,”洛薇薇指着虚拟模型上被标记为淡蓝色的区域,“而那个‘悲伤’节点,位于靠近核心的这片暗区,周围节点的属性也都偏向沉重或未知。”
江屿看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分布图,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信息储存存在区域性规律。这或许意味着,星云的结构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分类逻辑。如果我们能破译这种空间逻辑,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避免再次遭遇不可控的情感冲击。”
这个发现为他们指明了下一个阶段的方向——破译星云的“空间语法”。
这天下午,连续工作了数小时后,江屿合上了笔记本电脑。阳光透过窗户,暖融融地洒满工作室,连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染上了金色。
“今天到此为止。”他站起身,对仍在整理笔记的洛薇薇说。
洛薇薇有些意外地抬起头。江屿很少主动中断尚有进展的工作。
江屿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扇窗。初夏温暖而带着草木清香的风立刻涌了进来,吹动了窗台上文竹的细叶,也拂动了洛薇薇额前的碎发。
“出去走走吧。”他没有看她,目光落在窗外生机盎然的绿意上,“换个环境,也许对思路有好处。”
他的提议再次让洛薇薇感到意外,随即心底涌上一阵暖意。他是在用他的方式,关心着她的状态,即便那悲伤的阴影已然淡去。
她没有拒绝,放下笔,微微一笑:“好。”
他们没有去很远的地方,只是沿着工作室附近一条安静的林荫道散步。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空气温暖,微风和煦,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两人并肩而行,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是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与自然的抚慰。连日来沉浸在数据和古老奥秘中的紧绷神经,在这暖阳与绿意中渐渐松弛下来。
走了一会儿,洛薇薇轻轻舒了口气,感觉连日的沉闷仿佛都被这微风带走了许多。她侧过头,看向身旁的江屿。他微微仰头看着被树叶切割成碎片的蓝天,侧脸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比在工作室里柔和许多。
“谢谢。”她轻声说。
江屿收回目光,看向她,眼中带着询问。
“谢谢你提议出来走走,”洛薇薇解释道,嘴角弯起,“也谢谢……之前。”
谢谢他在她承受情感冲击时的稳定引导,谢谢他无声的守护和理解,谢谢他将她的感受郑重对待。
江屿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在她被阳光镀上柔和光晕的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微微转开视线,耳根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算是接受,却又不擅长应对这样直白的情感表达。他加快了一点脚步,走到前面一点,假装被路边一株开得正盛的紫阳花吸引。
洛薇薇看着他略显局促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出声。阳光下,她的笑容明丽动人,眼底最后一丝因古老悲伤而留下的阴霾也彻底消散。
散步回去的路上,气氛轻松了许多。他们偶尔会交谈几句,关于路边的花草,关于天气,甚至关于晚上吃什么。话题平凡而日常,却充满了生活该有的暖意。
回到工作室时,夕阳已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站在工作室楼下,洛薇薇看着江屿,眼中带着重新燃起的明亮光彩:“明天,我们继续?”
江屿看着她恢复活力的样子,心中那片属于理性的领域,仿佛也被这暖阳和她的笑容注入了新的能量。他点了点头,眼神坚定而温和。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