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柱、月柱、日柱和胎元(四柱)都处于五行之气衰绝枯竭的状态(即五行在「十二长生」中处于「死」「绝」等衰颓位置),而时柱恰好落在五行之气自然生长旺盛的方位,这就是所谓的「功夺造化」格局。
例如:
若本命纳音属金(如甲子乙丑海中金),年、月、日、胎四柱均无金气(即四柱干支纳音不属金或金气衰绝),但时柱为「癸酉」(纳音剑锋金),因酉为金之帝旺位,故属于金气自旺之地。
若本命纳音属火(如丙寅丁卯炉中火),时柱为「戊午」(纳音天上火),午为火之帝旺位,属于火气自旺之地。
若本命纳音属水(如丙子丁丑涧下水),时柱为「丙子」(纳音涧下水),子为水之帝旺位,属于水气自旺之地。
若本命纳音属土(如庚午辛未路傍土),时柱为「庚子」(纳音壁上土),子为土之旺地(土寄旺于子,与水同宫),属于土气自旺之地。
若本命纳音属木(如庚寅辛卯松柏木),时柱为「辛卯」(纳音松柏木),卯为木之帝旺位,属于木气自旺之地。
此外,像时柱为「辛巳」(纳音白蜡金,巳为金之长生位)、「丙寅」(纳音炉中火,寅为火之长生位)、「己亥」(纳音平地木,亥为木之长生位)、「甲申」(纳音泉中水,申为水之长生位)、「戊申」(纳音大驿土,申为土之长生位)等,均属于纳音五行的「自生之地」(即五行处于「长生」状态的方位)。
在推算命局时,若大运、小运或流年太岁的五行之气,能与时柱的生旺之气相互助益,则可据此衡量命主的吉凶祸福。
这是因为命局中若没有五行生旺之气的支撑,便难以成就人生的福运,正如自然万物若无生气滋养则无法生长繁茂一样。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功夺造化”是一种特殊的命理格局,主要探讨八字命局中五行气数的极端配置与命运转化的关系。
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定义与核心逻辑
“功夺造化”指年月日胎四柱干支处于死绝无气之乡(如五行临官十二运中的“死”“绝”状态),但时柱恰好位于自生自旺之地(如纳音五行的“长生”“帝旺”之位)的特殊组合。
这种配置通过时柱的“自旺”弥补其他柱的衰颓,形成“绝地逢生”的转机,从而突破常规命局的限制,实现命运的逆转。
二、具体表现与案例
1. 五行纳音的关键作用
万民英以纳音五行为核心,强调时柱需落在“自生”或“自旺”之地。
例如:
本命属金,若年月日胎无气,但时柱为癸酉(纳音剑锋金,自旺于酉),则可化解衰颓。
属火者得戊午(天上火,自旺于午),属水者得丙子(涧下水,自旺于子)等,均符合此格。
2. 实际命例分析
癸卯日辛酉时:癸水生于卯月,本属衰微,但时柱辛酉金生水,形成“五行相生循环”,命主往往聪明过人、贵人运佳,可成上等命格。
韩信命造(乙卯日乙酉时):虽七杀攻身,但食神制杀有力,配合大运助火,成就千古名将之位,暗含“绝地逢生”的造化之机。
三、理论依据与哲学内涵
1. 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
万民英认为,五行之气的“生旺”与“死绝”并非绝对,时柱的“自旺”可通过纳音五行的特殊性(如“互换归旺”)激活全局,形成“功侔造化”的格局。
例如,庚申辛酉石榴木虽干支纯金,但纳音属木,若得城头土为基、水运为辅,则能“脱去本性而互换归旺”,主大贵。
2. 时柱的特殊地位
时柱代表“归宿”与“晚年成就”,其重要性在“功夺造化”中被凸显。
万民英强调,此格需以时柱为核心,结合大运流年的生扶,方能“较量灾福”。
例如,若时柱为辛巳(纳音白蜡金,自生之地),则需行东南木火运以助其旺气。
3. 命理与德行的辩证
尽管“功夺造化”强调先天命局的特殊性,万民英仍主张“命理需结合德行”,认为人的主观努力可部分修正先天不足。
例如,八字中金旺者若能修德养性,可避免“锋芒毕露”的祸患,发挥格中优势。
四、历史影响与学术评价
“功夺造化”作为《三命通会》中的重要变格,体现了万民英对传统命理学的系统化总结。
其理论融合了纳音五行、神煞配置与大运流年的动态分析,成为后世研究特殊命局的典范。
清代《四库全书》评价此书“总汇诸家,兼收并蓄”,而“功夺造化”正是这种学术包容性的体现。
五、争议与局限性
1. 纳音五行的复杂性
纳音五行的推演规则较为晦涩,且不同流派对“自生自旺”的界定存在差异,导致实际应用中易生歧义。
2. 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尽管万民英强调“修德可移”,但“功夺造化”仍以先天命局为基础,其对“人力改变天命”的论证较为薄弱,反映了传统命理学的局限性。
总结
“功夺造化”是《三命通会》中极具特色的命理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时柱的“自旺”激活全局五行,实现命运的逆转。
这一理论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如五行生克、纳音流转),也暗含了“绝地逢生”的哲学智慧。
尽管其方法论存在争议,但其对特殊命局的探索为后世命理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至今仍具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