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的阳间山林,本该满是蝉鸣的午后,却静得有些反常。
我和灵汐带着守心学堂的孩子们来山林采集蝉蜕——蝉蜕能入药,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物,可走了大半个山林,别说蝉鸣,连一只蝉的影子都没见到,只有几片干枯的蝉蜕落在地上,泛着淡淡的灰气。
“好奇怪,上周来还能听到好多蝉叫呢!”
阿柚蹲在树下,捡起一片蝉蜕,
“这蝉蜕怎么硬邦邦的,像被冻过一样?”
灵汐指尖轻触蝉蜕,守心玉瞬间泛起凉意:
“是‘噤魂瘴’!这种邪气会困住虫类的魂息,让它们发不出声音,再这样下去,山林的生态都会被影响。”
我们顺着山林深处走,在一片老樟树林里,终于见到了几只蝉——它们趴在树干上,翅膀僵硬,口器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周围的空气里,还飘着若有若无的灰雾。
“是虫师陈老!”
小豆子突然指着不远处的石凳,一位背着竹篓、手里拿着虫笼的老者正蹲在那里,观察着一只蝉。
陈老见我们过来,叹了口气:
“这噤魂瘴每六十年就会来一次,专困虫魂。我年轻时跟着师父见过一次,得用‘唤鸣露’才能解,可这露水的方子,我只记得一半。”
灵汐翻遍《两界守护录》,在记载虫类魂息的篇章里,找到一行小字:
“露引蝉鸣,需借晨露、樟叶、蝉蜕三味相融。”
“樟叶和蝉蜕我们有!”
阿辰立刻从背包里掏出之前采集的樟叶和蝉蜕。
陈老眼睛一亮,从竹篓里取出一个瓷瓶:
“这是我今早收集的晨露,正好能用上!”他将樟叶和蝉蜕碾碎,混入晨露中,摇晃片刻后,瓷瓶里的液体泛起淡绿色的光——正是唤鸣露。
我们将唤鸣露洒在树干上的蝉身上,奇迹瞬间发生:
僵硬的蝉翅膀渐渐舒展,口器动了动,一声清脆的蝉鸣突然响起,周围的灰雾也随之消散。
更多的蝉从树叶间飞出来,此起彼伏的蝉鸣重新填满山林,连空气都变得鲜活起来。
可就在这时,树林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异动,一团浓黑的噤魂瘴凝聚成雾,向我们扑来。
“快用‘引鸣阵’!”
陈老大喊着将竹篓里的虫笼打开,里面的蟋蟀、蝈蝈纷纷跳出,
“让它们跟着蝉鸣叫,虫魂的声音能打散瘴气!”
孩子们立刻跟着蝉鸣拍手,蟋蟀和蝈蝈也跟着叫了起来,虫鸣声交织成网,与唤鸣露的绿光相互呼应。
噤魂瘴的雾团在声音和绿光的夹击下,渐渐消散在树林里,山林彻底恢复了生机。
陈老将瓷瓶和制作唤鸣露的方子递给我们:
“这方子你们拿着,以后再遇到虫魂被困,就能用上了。”
灵汐接过方子,郑重地向他道谢。
离开山林时,夕阳透过树叶洒下光斑,蝉鸣伴着晚风格外悦耳。
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两界守护录》,在书页上画了老樟树、唤鸣露与虫笼的图案,旁边写着:
“处暑寻蝉遇哑音,虫师传术唤鸣魂。守护从非仅靠法器,林间的经验、对虫魂的体恤,亦是驱散瘴气的力量。”
我看着手中的瓷瓶,突然明白,守护山林生机的智慧从来都在与自然共生的人手里——是陈老手中的唤鸣露,是孩子们收集的樟叶,是这些对生灵的珍视,共同守护着山林的声息与安宁。
而《两界守护录》的故事,也会在这些与万物共处的温柔里,继续书写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