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红妆药香
三月十六的天刚蒙蒙亮,断星崖的药铺就飘起了蒸腾的白汽。灶房里,阿芷正指挥着张婶和王大娘蒸糯米,大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沸着,米香混着蒸笼缝隙漏出的热气,在院子里漫开。
“婉儿呢?”阿芷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星子溅出来,映红了她眼角的皱纹。
“在里屋梳妆呢。”王大娘笑着说,手里正用红线给布鞋纳鞋底,鞋面上绣着对鸳鸯,针脚密得看不见布纹,“李大叔去镇上扯的红布,做了身新嫁衣,穿在婉儿身上,跟画里走出来的似的。”
小石头站在药圃边,穿着件新做的青布褂子,袖口还别着朵新鲜的蔷薇。他手里攥着个红布包,里面是太爷爷传下来的银镯子,被磨得发亮。风一吹,药圃里的紫苏叶沙沙响,像是在催他进去。
“石头,进来帮忙!”阿芷在屋里喊。
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里屋的门帘是新换的红布,上面用金线绣着“囍”字。林婉儿坐在梳妆台前,头上插着银簪,鬓边别着两朵蔷薇,嫁衣的红映得她脸颊格外艳,见他进来,慌忙低下头,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镯子……给你戴上。”小石头的声音有点抖,把红布包递过去。
林婉儿伸出手,指尖微微发颤。他的手指碰到她的手腕,温热的触感让两人都顿了顿。银镯子套进去,在腕间晃了晃,发出细碎的响,像串起了一串日子。
“真好看。”小芽儿跑进来,穿着件粉色小袄,手里捧着个锦囊,“这是我绣的,给姐姐装喜糖。”锦囊上歪歪扭扭绣着个“囍”字,针脚虽然乱,却透着孩子气的认真。
林婉儿接过锦囊,摸了摸小芽儿的头,眼里闪着光。
外面忽然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是李大叔带着几个乡亲来送亲了。锣鼓声、唢呐声混在一起,把药铺的热闹翻了个倍。李逸风穿着新衣裳,正忙着给乡亲们递糖,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吉时到喽!”李大叔嗓门洪亮,“新人拜堂喽!”
小石头牵着林婉儿的手,一步步走到堂屋。堂上摆着太爷爷的牌位,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烟气袅袅地往上飘。阿芷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眼圈红了。
“一拜天地!”
两人对着门外的天空拜下去,阳光正好照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
“二拜高堂!”
他们对着阿芷磕了头,阿芷拿出个红包塞给林婉儿,哽咽着说:“好孩子,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夫妻对拜!”
小石头和林婉儿面对面站着,看着对方眼里的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拜下去的那一刻,他悄悄捏了捏她的手,她也回握了一下,像是在说,往后的日子,要一起走。
拜完堂,乡亲们就涌进院子里吃喜酒。没有山珍海味,却是满满当当的家常滋味:李大叔从河里捞的鱼,张婶种的青菜,王大娘蒸的糯米糕,还有药铺里泡的药酒,装在粗瓷碗里,透着实在的香。
小孩子们追着跑着,抢着要喜糖,把院子里的蔷薇花瓣都踩落了,香气混着饭菜香,浓得化不开。
酒过三巡,李大叔喝得脸红脖子粗,拍着小石头的肩膀说:“小子,以后可得好好待婉儿,不然我们这些老街坊可不答应!”
“一定!”小石头大声应着,给林婉儿夹了块鱼,“快吃,不然凉了。”
林婉儿红着脸,小口小口地吃着,眼角的余光瞥见他腕上的银镯子,心里甜丝丝的。
傍晚,乡亲们渐渐散去,院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满地的红纸和散落的花瓣。小石头和林婉儿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金红色。
“今天……累坏了吧?”他问。
“还好。”林婉儿摇摇头,从锦囊里拿出颗糖,剥开纸递给他,“尝尝?”
糖是甜的,像心里的滋味。他咬了一半,把剩下的塞回她嘴里,两人的指尖碰到一起,又像触电似的缩回来,笑着低下头。
药圃里的细辛在晚风里轻轻晃,紫苏叶上还沾着夕阳的光。小石头忽然想起太爷爷说过的话:“药香里藏着日子的根,只要根还在,日子就会一直发新芽。”
他看着身边的林婉儿,看着院里的阿芷和小芽儿,看着远处渐暗的山影,忽然觉得,这断星崖的春天,从来没这么好过。而往后的日子,会像这满院的药香,混着红妆的喜气,在柴米油盐里,慢慢熬出最绵长、最温暖的滋味。
夜色渐浓,药铺的灯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窗户,落在门前的石板上,像铺了层金子。屋檐下的红绸子被风吹得轻轻晃,带着新的希望,在这宁静的山村里,守着一个关于爱与日子的约定,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