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委员会的裁决,如同在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以行政楼为中心,迅速扩散至整个A大。林夕的名字,连同她那份一度被污蔑为“学术不端”的报告,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再次成为了校园里热议的焦点。
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林夕能感觉到那些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变了。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揣测、好奇甚至恶意的审视,而是混杂着敬佩、惊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偶尔有相识但不算熟悉的同学主动和她打招呼,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友善。苏晚晴更是兴奋地告诉她,学生会内部和一些班级群里,都在讨论这件事,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她,对背后搞小动作的人表示不齿。
“夕夕,你现在可是‘正义的化身’了!”苏晚晴挽着她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看以后谁还敢随便欺负你!”
林夕笑了笑,心里却很清楚,这“正义的化身”来得多么不易。它建立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数据分析上,建立在面对污蔑时孤注一掷的申诉上,更建立在那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为她构筑的无形堡垒之上。她享受这份沉冤得雪后的清明,却也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她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成为话题中心,而是能够继续毫无负担地、自由地追求自己认定的真理。
而那个曾如影随形的“影子”,果然如同陆辰希预测的那样,随着委员会结论的公布和纪检部门的介入,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图书馆那个固定的角落恢复了空置,林荫道上也再感觉不到那种黏着的注视。这种“消失”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认输。
陆辰希似乎也恢复了往常的节奏,至少表面看来如此。他依旧会陪林夕去图书馆,但不再像前段时日那样时刻处于一种隐形的戒备状态。他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金融模型或代码世界里,只是在林夕需要时,才会抬起头,给予精准的指导或简单的回应。
然而,林夕能感觉到他平静外表下的一丝不同。他看她的眼神,除了以往的专注与守护,似乎多了一些更深沉、更复杂的东西。那是一种经过共同御敌后,更加坚实的信任,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珍视的温柔。他会更自然地接过她手中沉重的书本,会在她因为专注而忘记吃饭时,默默订好她喜欢的餐食,会在走过人群时,下意识地用身体为她隔开可能的拥挤。
这些细小的改变,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林夕的心田。她开始更主动地走进他的世界,不只是那个充满代码和星空的秘密基地,也包括他那些不为人知的习惯和喜好。她发现他喝黑咖啡时其实更喜欢偏酸的口感,发现他书架上除了金融和计算机着作,还藏着几本冷门的科幻小说,发现他在极度专注思考时,左手会无意识地轻敲桌面。
这天傍晚,他们刚从图书馆出来,天空飘起了细密的雨丝。陆辰希撑开一把黑色的雨伞,大部分倾斜向林夕这边。
“接下来去哪里?”林夕问,看着雨丝在伞沿汇聚成串,滴落在地,溅起细小的水花。
陆辰希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地走了一段,直到快到分岔路口,才忽然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低沉:“陪我回一趟工作室?有些……东西,想给你看。”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罕见的、类似于不确定的试探。林夕有些讶异,工作室对她早已不是秘密,他为何会流露出这样的情绪?
“好啊。”她没有任何犹豫地点头。
再次踏入这间充满工业感与科技感的 loft,林夕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上一次在这里,他们还在紧张地整理证据,商讨对策,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味。而此刻,爵士乐低回,几盆绿植在灯光下舒展着翠绿的叶片,角落里的天文望远镜安静地立着,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祥和。
陆辰希没有像往常一样直奔工作台,而是走到沙发旁,从旁边一个锁着的矮柜里,取出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深蓝色硬皮笔记本。笔记本的边角已经磨损,看得出经常被翻动。
他拿着笔记本,在原地站了几秒,似乎在做什么决定,然后才走到林夕面前,将笔记本递给她。
“这是什么?”林夕接过,笔记本入手微沉,带着一种岁月的质感。
“我小时候……一直到高中,写的一些东西。”陆辰希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目光落在笔记本上,没有看她,“一些……关于星星的观测记录,和……当时的想法。”
林夕的心微微一震。她记得他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天文学家。这份笔记本,记录的恐怕不仅仅是对星空的观测,更是他被家族期望层层覆盖之前,最原始、最真实的梦想与内心世界。他将这个给她看,其意义远超分享一个秘密基地。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扉页。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上面是略显稚嫩却依旧能看出日后锋锐笔锋的字迹,写着日期和一些星座名称。再往后翻,是详细的手绘星图,标注着观测时间、地点、天气,以及望远镜的参数。除了这些客观记录,在页边的空白处,偶尔会出现一些零碎的字句:
「x年x月x日,猎户座清晰可见。父亲晚归,再次争吵。或许只有这些星星是永恒的,不为利益所动。」
「x年x月x日,尝试拍摄m31失败。噪声太多。是否就像我,身处光海之中,难以看清真正的方向?」
「x年x月x日,听说NASA的新项目……也许有一天,我能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这些断续的、带着孤独、迷茫和微弱憧憬的句子,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通往陆辰希内心深处那扇紧闭的门。林夕一页页地翻看着,仿佛看到了一个敏感、早慧、在家庭压力和自我期许间挣扎的少年,如何将浩瀚星空作为唯一的倾诉对象。
她的眼眶微微发热。她所认识的陆辰希,强大、冷静、近乎无所不能。可这份笔记本,却让她触摸到了他坚硬外壳下,那份从未真正消失的柔软与伤痕。
她抬起头,看向一直沉默地站在旁边,目光落在窗外雨幕上的陆辰希。他的侧影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孤寂。
“谢谢你,”林夕合上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让我看到这些。”
陆辰希缓缓转过头,对上她的视线。他的眼神复杂,有卸下防备后的轻微不适,更有一种深沉的、如同交付了全部信任后的释然。
“没什么好看的。”他移开目光,语气试图恢复一贯的平淡,但耳根却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只是些……陈年旧事。”
“我觉得很好看。”林夕走近一步,仰头看着他,目光清澈而真诚,“比任何代码和金融报告都好看。因为这是最真实的你。”
陆辰希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他垂眸,看着女孩坚定而温柔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丝毫的怜悯或评判,只有全然的接纳和理解。他心中那道由冰霜与代码筑起的坚固防线,在这一刻,仿佛被一种更温暖、更强大的力量,悄然融化了一角。
他伸出手,不是揽住她的肩膀,而是轻轻捧住了她的脸。他的动作有些生涩,甚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但眼神却专注得令人心颤。
“林夕,”他低声唤她的名字,嗓音沙哑,“我……”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已经诉说了千言万语。里面有挣扎,有不确定,更有一种破土而出的、炽热的情感。
林夕没有催促,也没有回避,只是静静地回望着他,用目光给予他无声的鼓励和等待。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像是为这一刻伴奏的心跳声。工作室里,灯光温暖,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紧绷而甜蜜的张力。
最终,陆辰希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低下头,额头顶着她的额头,鼻尖轻触,温热的呼吸交融。
“以后……”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纯粹的、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的每一个‘以后’,都想预设你的存在。”
这不是一句华丽的告白,甚至带着他特有的、程序般的逻辑感。但落在林夕耳中,却比世界上任何情话都更动人心魄。它意味着,他这个习惯于掌控变量、规划路径的人,将她纳入了自己所有关于未来的核心算法之中。
林夕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不是悲伤,而是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她伸出手,环住他的腰,将脸埋进他带着雪松薄荷气息的胸膛,用力地点了点头。
“好。”她带着浓重的鼻音,声音却无比清晰,“我批准这个预设。”
陆辰希收紧手臂,将她更深地拥入怀中。两人在雨声和爵士乐的环绕中静静相拥,仿佛要将彼此的气息和温度,彻底烙印进生命里。
过去的阴影与风波似乎真的远去了。在这个雨夜,在这间见证了他们共同战斗与秘密的工作室里,某种崭新的、更加深刻的东西,正在悄然滋生,如同窗外被雨水洗涤后的世界,孕育着无限的新生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