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户周墨林接到了陆铮的钧令,不再有丝毫犹豫。
他立刻调动了北镇抚司在宣府、大同地区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加上自己带来的精锐。
于一个拂晓时分,同时突袭了名单上的七大商号主脑的宅邸、货栈以及宣府副总兵陈瑛、大同参将李敬忠的军营和私宅。
行动迅雷不及掩耳。大部分目标在睡梦中或被直接从宴席上拖走。
抵抗微乎其微——面对如狼似虎、手持驾帖和王命旗牌的锦衣卫,少数家丁亲兵也瞬间丧失了勇气。
一箱箱来不及销毁的账册、往来书信、地契、货单被查封贴条,作为核心证据的密信和暗账也被起获。
周墨林亲自坐镇,监督着抓捕和查封过程,脸色冷峻。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
京师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比官方的八百里加急更早地传到了北京。
首先炸锅的是东林一系的言官御史。他们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弹劾的奏章不再是“风闻”,而是变得极其尖锐和具体:
“陛下!陆铮遣厂卫擅捕边镇大将,未经三法司,不通内阁,此乃唐末宦官监军、祸乱朝纲之覆辙!
边军乃国之干城,岂容厂卫如此折辱?若激起兵变,谁人能负其责?”
“八大商贾乃朝廷特许之互市良民,历年纳税输饷,于边事有功!
厂卫罗织罪名,抄家拿产,非但寒天下商贾之心,更恐断边军粮饷渠道之一臂!其心可诛!”
“臣闻厂卫抄没之财货,数以百万计,尽入北镇抚司私库,未见输往太仓分毫!
此非肃贪,实为劫掠!请陛下即刻下旨,释放无辜商贾将弁,锁拿陆铮,交部议罪!”
他们的攻击点极其精准:程序不合法(绕过司法和内阁)、危害国防(动摇边军)、破坏经济(打击商业)、以及最恶毒的贪墨指控。
并充分利用了文官集团对厂卫固有的恐惧和厌恶,试图将陆铮彻底钉死在“权阉”(类比魏忠贤)的耻辱柱上。
紧接着,与晋商有利益牵连的京官(包括那位被隐约点名的侍郎)开始暗中串联,四处活动。
向内阁成员、甚至宫内太监施加影响,强调此案“证据不足”、“乃厂卫构陷”,试图将水搅浑。
更麻烦的是来自藩王的间接压力。某位与晋商有大宗瓷器、丝绸贸易往来的藩王(并非直接涉案,但利益受损)。
通过宗人府向皇帝递了份“问安”折子,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对“朝廷骤变商事”、“恐伤皇族用度”的“忧虑”。
藩王的地位特殊,他们的“忧虑”皇帝不得不稍加顾虑。
而边军系统的反噬则更为直接和危险。宣府、大同两镇虽未立刻哗变,但军心浮动,谣言四起。
剩余将领联名上奏,语气强硬地为陈瑛、李敬忠辩白,声称二人“忠勇为国,劳苦功高”,指责厂卫“听信谗言,残害忠良”,并暗示若处理不公。
“恐三军将士寒心,边防自此多事矣!” 这是近乎赤裸的威胁。
面对这么多势力的围攻,陆铮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政治风暴中心。
陆铮虽预料到阻力,但对手反应之快、力度之大、角度之刁钻,还是超出了他的最佳预期。
东林言官占据了道德和程序制高点,边军将领展示了肌肉,藩王施加了软压力,京中保护伞则在暗中搅动浑水。
陆铮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陆铮第一时间将周墨林送来的部分最确凿的证据(如记录与后金交易物品、数量的密信碎片,边将分红清单)密封后,直送御前,让皇帝亲眼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坚定其支持自己的决心。
同时,加紧审讯抓获的商人,争取撬开他们的嘴,获得更多口供。
再通过控制的少数言官和民间渠道(如说书人、坊间小报),开始释放部分案情细节,强调这些商人“资敌卖国”、“以茶叶布匹换回建虏刀箭屠戮我军民”。
将舆论焦点从“程序”扭转到“忠奸”和“卖国”上来,激发民众对通敌行为的愤怒。
同时指示周墨林,在宣大地区公开甄别,明确表示只惩首恶,不咎胁从。
对于态度良好的中下层军官,甚至可予以安抚和承诺(如补发欠饷)。
同时,请兵部尽快委派新的、与晋商无牵连的将领赴任,稳定局势。
且陆铮主动上书,请求皇帝派遣户部、都察院、司礼监三方组成联合小组,即刻入驻锦衣卫指挥使,公开审计所有抄没家产的登记、入库、后续处理流程,以堵住“贪墨”之口。
最后,陆铮上疏自请处分,承认“行事或有急切,然为国除奸之心可鉴”,表示愿接受朝廷对此案程序的任何审查,但坚决要求将“通敌案”本身查个水落石出。
年轻的崇祯皇帝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看到了陆铮呈上的铁证,震怒于边将商贾的无耻卖国;
但他也感受到了来自文官集团、边军、甚至宗室的巨大压力。
崇祯欣赏陆铮的效率和忠诚,但也忌惮其权力过大和行事酷烈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他需要在肃清奸佞和维持朝局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最终,皇帝做出了一个看似和稀泥、实则意味深长的决定:
其一;下旨申饬了那些攻击陆铮最猛的言官,明确表示“锦衣卫奉旨查案,非为擅权”,肯定了调查通敌案的必要性。
其二;要求此案后续审讯、定罪,需由三法司会同北镇抚司共同进行,所有证据需经公开质证。这既是对文官系统的让步,也是对厂卫的约束。
其三;宣布将对宣大边军进行额外犒赏,并优先补发欠饷,同时严厉警告“再有妄议朝政、动摇军心者,严惩不贷!”
其四;同意派出三方小组审计抄没资产。
这个决定,暂时保住了陆铮和办案的合法性,但没有完全满足任何一方,将最终胜负手推迟到了证据公开和三法司会审的阶段。
风暴暂时被压下一部分,但更大的较量将在法庭和朝堂之上展开。陆铮知道,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陆铮必须确保在接下来的程序中,能将铁证如山摆在天下人面前,让任何包庇和狡辩都无所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