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啸风忽然插话,指着展柜里的鎏金构件,“这是泡钉?我听说过乳丁纹,这俩不是一回事儿?”
“当然不是,”赵导笑着摇头,伸手点向展件,“泡钉是金属配件,既能装饰又能加固,北魏墓门的铺首周围常用来点缀;而乳丁纹是装饰纹样,可不是实物。”
“有乳丁纹,没有乳丁吗?”啸风挠了挠头,还是没分清。
“乳丁纹和乳钉完全是两个领域的概念。”赵导耐心解释。
“哦——”啸风恍然大悟。
一旁的林宇凑过来,满脸好奇:“那到底不一样在哪?我也没听明白。”
“乳丁纹是纹饰,”赵导放慢语速,抬手在空中比划着圆点,“是排列整齐的圆点图案,像乳头或小铆钉,新石器时期就有了,最早刻在红陶鼎上,既能加固器身,又好看。”
“再具体点呗?还是迷糊。”林宇追着问。
“到了商周,乳丁纹常刻在青铜器上,比如礼器上,透着对神灵的敬畏;玉器上也有,可能从谷纹变来的,玉璧上的乳丁纹,有人说象征天上的星星。”
赵导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乳’关联母乳和母亲,‘钉’寓意人丁兴旺,藏着古人对生命延续的期盼。”
“那乳钉呢?”林宇刨根问底的劲儿上来了,眼睛亮晶晶的。
赵导刚要开口,忽然顿住,似乎在斟酌措辞。
“笨死了,别问了!”晓萱笑着拍了林宇一下,周围的女游客也跟着笑起来,眼神里带着点调侃。
这时,吃瓜博主凑过来,忍着笑解释:“乳钉是人体装饰呀!就是在那个部位穿刺,戴上类似耳钉的饰品,属于身体改造,大多是为了装饰或者表达个性。”
“啊?!”林宇脸瞬间红到耳根,猛地别过脸,嘟囔着“原来是这样”。
惹得众人笑得更厉害了。
“平城是北魏王朝的都城,而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赵导,您能给我们讲讲鲜卑族的来龙去脉吗?”梦瑶好奇地追问。
赵导颔首一笑,目光投向展厅墙上的鲜卑迁徙地图:“要说北魏,得先从平城之前的‘盛乐时代’讲起。拓跋鲜卑的先祖,是从大兴安岭深处那座神秘的嘎仙洞走出来的。东汉初年,他们开始向南迁徙,曾在水草丰美的呼伦湖畔游牧栖息,最终一步步进入‘匈奴故地’,在阴山南北的广袤草原上崛起,取代匈奴成为草原的新主人。”
“这么说,匈奴衰落之后,鲜卑人就掌控了整个草原?”宇辰顺着他的话问道。
“正是如此。”赵导继续说道,“公元258年,拓跋部首领力微在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召集诸部联盟大会,正式建立起带有奴隶制形态的部落联盟国家,这便是拓跋鲜卑‘盛乐时代’的开端。之后,他们通过与西晋修好,逐步南下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涉足中原地区的事务。”
“哦,原来北魏的根基,早在盛乐时期就打下了。”梦瑶恍然大悟。
“没错。”赵导语气加重了几分,“公元310年,拓跋部首领猗卢被西晋封为代公,占据了代北全境,还把盛乐和平城设为南北二都,没多久又晋爵为代王。到了什翼犍在位时,他重振涣散的各部,效仿中原制度设置百官,国力日渐强盛。可惜后来代国被前秦苻坚所灭,直到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瓦解之际复建代国,随即改国号为‘魏’——也就是我们说的北魏,拓跋鲜卑从此正式踏上了问鼎中原的道路。”
“那之后,就进入京都平城的时代了吧?”一直静静聆听的啸风插话道。
“对!”赵导用力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激昂,“拓跋珪在盛乐建立北魏后,公元398年,便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此后的近百年间,北魏先后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形成隔江对峙的格局,迎来了统治史上最辉煌的‘平城时代’。”
“那在北魏首都平城,发生过最伟大的事件是什么呢?”梦瑶追着问道。
“当属‘太和改制’!”赵导斩钉截铁地说,“这不仅是北朝历史上的大事,更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升华,立下了一块不朽的里程碑。”
“太和改制?”梦瑶轻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词。
“平城作为北魏国都,历经6帝7世、97年的开拓经营,早已不是当年的边塞小城——郭城周回32里,人口突破百万,商旅云集,各国使者络绎不绝,是当时北方最繁华的大都市。”赵导语气愈发慷慨,“如果没有太和改制,北魏绝不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多人只熟悉南朝历史,对北朝知之甚少,却不知道没有北朝的民族融合与制度革新,就没有后来的隋唐盛世。”
“难道这个鲜卑族建立的王朝,还能影响到我们江南地区?”梦瑶满脸惊讶。
“影响可太大了!”一旁的陶兄忍不住插话,“我最近正潜心研究北魏历史,余秋雨先生说‘从此迈向大唐’,可不是空穴来风——隋唐的很多制度和文化,都能在北魏找到源头。”
“真的吗?那您可得好好给我们讲讲!”宇辰顿时来了兴致。
“影响大是事实,但到底是功是过,还不好说吧?”旁边的吃瓜博主反驳道。
“这绝对是千古功绩!”陶兄立刻据理力争。
“我看未必……”吃瓜博主不甘示弱。
“哎呀,你们俩别争了!”晓萱笑着打圆场,“咱们还是听赵导继续讲解。”
赵导笑着说:“别急,咱们慢慢说。要讲太和改制,就得先从推动改制的核心人物——冯太后说起。来,前面就是专门介绍冯太后的展厅,咱们边看边讲。”
说着,便带头朝展厅深处走去。
“这个展厅里,永固陵与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文物,正是太和改制成效的直接见证——从器物形制到纹饰风格,都折射出新政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