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听了孟舒瑶的话,原本犹如死灰般黯淡的眼神中,渐渐燃起了一丝仿若黎明曙光般的希望。那希望之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穿透她们内心深处长久以来被阴霾笼罩的角落。她们彼此相互对视,在对方的眼眸中,清晰地看到了对新生活炽热的憧憬。尽管未来的道路依旧迷雾重重,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但此刻,孟舒瑶那坚定有力的承诺,就像一座坚实的灯塔,矗立在茫茫大海之中,让她们漂泊无依的心仿佛找到了温暖而可靠的港湾,有了可以安心停靠的依靠。
“姑娘如此仗义,我们愿追随姑娘!”不知是哪位勇敢的姑娘率先带头喊了一句,那声音虽然因为连日来的疲惫而略显沙哑,却饱含着坚定不移的决心。这一声呼喊,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紧接着,其他姑娘们也纷纷热烈响应,此起彼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而激昂的洪流。她们的声音里,带着历经磨难后的疲惫,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坚定信念,仿佛在向命运宣告着她们不屈的抗争和重新出发的勇气。
孟舒瑶看着眼前这群满怀期待与信任的姑娘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欣慰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鼓励与期许:“好,既然大家愿意,那咱们就携手并肩,一起努力奋斗。我相信,等绣纺顺利开起来,大家以后都能有一个安稳的安身之所,再也不用过从前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站在一旁的李相夷微笑着开口道:“瑶瑶是在下的未婚妻,大家以后若是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话,也可以尽管向我求救。我李相夷在此郑重承诺,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他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孟舒瑶身上,而后又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姑娘,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真诚与担当。
孟舒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俏皮的笑容,半开玩笑地嗔怪道:“我的事,你还敢不帮忙?你要是敢偷懒,我可饶不了你。”话语间,尽显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深厚情谊。
慕容也在一旁积极表态,语气中充满热忱:“我也会尽一份力,希望能帮姑娘把这绣纺办得红红火火,让它成为这一带最有名的去处。”他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绣纺生意兴隆的美好景象。
碧凰感动地看着众人,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今日能遇见诸位,实乃我等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定当全力以赴,尽心尽力,绝不辜负姑娘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她的心中满是感恩之情,这份恩情如同沉甸甸的种子,在她心底种下了一颗名为“回报”的幼苗,等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舒瑶雷厉风行地开始着手筹备绣纺的各项事宜。刘如京得知此事后,主动挺身而出,不辞辛劳地帮忙四处奔波。他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仔细寻找着既宽敞明亮又位置优越的合适店面。每到一处,他都要反复考量周边环境、人流量以及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力求为绣纺找到一个绝佳的选址。同时,他还要负责采购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从丝线的质地、颜色,到绣针的粗细、长短,再到织布机等大型工具,他都亲自把关,确保每一样物品都质量上乘,符合要求。
李相夷和慕容同样没有闲着。李相夷充分利用自己在江湖中广泛的人脉关系,四处打听那些技艺高超且品德高尚的绣娘师傅。他不辞辛苦地拜访各路高手,详细了解每位绣娘的技艺特点和教学风格,只为给孟舒瑶挑选出最可靠、最优秀的师傅,能够将精湛的刺绣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那些渴望学习的姑娘们。慕容则默默地承担起了许多琐碎繁杂的事务,他像一头勤劳的老黄牛,任劳任怨。无论是搬运沉重的货物,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还是耐心细致地联系工匠打造精美的绣架,与工匠们反复沟通设计细节,他都做得一丝不苟,井井有条。
孟舒瑶名义上是绣纺的老板,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甩手掌柜的角色。不过,她也自有她的用心之处。刘如京这些年一直默默惦记着李相夷,孟舒瑶看在眼里,觉得他人品端正,心地善良,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孟舒瑶不惜花费高价在系统商城里购买了珍贵的药材,精心为刘如京治疗眼睛。在孟舒瑶的悉心照料和神奇药物的作用下,刘如京原本失明的双眼渐渐重见光明。重获光明的刘如京欣喜若狂,对孟舒瑶感激涕零。如今,他在四顾门担任副门主一职,整天开开心心地忙碌着,脸上总是挂着笑呵呵的灿烂笑容,仿佛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已烟消云散。
姑娘们也没有丝毫懈怠,她们主动投身到各项准备工作中。每天,她们早早地来到尚未完工的店面,拿起扫帚、抹布等清洁工具,认真仔细地打扫店面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处灰尘和杂物。她们齐心协力,将原本杂乱无章的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尽管大多数姑娘此前从未接触过刺绣,但她们内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势不可挡。孟舒瑶特意请来了几位经验丰富、声名远扬的老绣娘,这些老绣娘如同宝藏一般,拥有着精湛绝伦的刺绣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们从最基础的针法教起,从简单的平针绣、回针绣,到复杂的缎面绣、珠片绣,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示范得准确无误。
这也让那些人有了自己的活下去的能力,因为大家都是同一种人,不会把各自的经历说出去。
也不必顾及外面的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