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眼前空荡荡、寂静无声的府邸,逻盛拙尧心中猛地一沉,瞬间意识到自己此番是被完全利用了。
他曾对南诏王的死因心存疑虑,隐隐觉得或许与那件由自己进献给南诏王的红袍脱不了干系。
可无论宫中的御医们如何细致入微地查验,得出的结论始终是红袍无毒。
如今,南诏王竟死在了他所进献的雅幡贵妃的床上。
倘若朝中那些一直对他心怀不满、伺机而动的大臣们知晓此事,“弑父”这顶沉重的罪名定会如泰山压顶般,狠狠地扣在他的头上。
想到此处,他哪还有心思去在意这空荡荡的府邸,匆忙间转身,脚步急促地朝着王宫奔去。
此刻于他而言,便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南诏王已死的消息严严实实地隐瞒起来,绝不能让外人得知分毫。
而此时的我们,早已顺利地抵达了王都之外的庄子上。
各家的管事们齐聚于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神情。
毕竟,他们都是我从禹国以及迦叶国精心挑选带来的得力帮手,我所要施行的计划,也从未对他们有过丝毫隐瞒。
这时,潇湘带着一丝丝因兴奋而颤抖的声音问道:“东家,咱们何时开始动手张贴那些东西呢?”
我冲着他浅浅一笑:“莫要着急。
眼下诸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禹国公主到访南诏的消息,传遍整个羊苴咩城。
而潇湘你,在后日午夜便领着手下的人开始张贴。
想必后日天亮之际,这南诏王都便会被搅个天翻地覆。”
潇湘听罢,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的兴奋,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不出两个时辰,禹国顾宁长公主出使南诏的消息,便在南诏王都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迅速蔓延开来,顷刻间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此时,在宫中刚刚料理完御医及内侍宫人的逻盛拙尧,在听闻这个消息后,瞬间变得有些许惶恐不安。
按照常理来说,若是禹国公主真的出使南诏,那必然是需要南诏王亲自出面接待的。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躺在冰床上的南诏王的尸身,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恼火,此时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紧接着,逻盛拙尧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狠厉的问向跪在地上的侍卫:“那华锦阁姓李的娘子可是寻到了?”
侍卫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惶恐的神情,摇了摇头道:“殿下,我们将整个府邸翻了个底朝天,却连个人影都没找到,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
逻盛拙尧的脸色愈发阴沉,他一拳狠狠地捶在石墙之上,怒道:“那华锦阁的掌事娇娘呢?她又去了哪里?”
侍卫再次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沮丧:“华锦阁的人都说不认识什么娇娘。
而且他们还说,他们的东家确实是禹国人,姓李,但是却叫李青,是个男子,并非殿下口中所说的女娘。
属下担心他们相互勾结、隐瞒实情,便又多寻访了几家华锦阁的铺子,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甚至有几家华锦阁,根本就不知道娇娘是谁。”
逻盛拙尧怒目圆睁,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继续追问道:“那你可将本宫的衣服拿去询问这面料的出处了?”
侍卫点了点头,认真地回道:“回殿下,属下问了。
属下拿出那件衣服后,几家华锦阁的掌柜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们说,那料子应该是来自禹国江宁府,上面的金丝是真金在千锤百炼之后压扁织成的,而且那雀羽更是用的越鸟绒毛所捻成。
这种极为珍贵的料子,就算是在江宁府售卖,也是一寸一金的天价。”
就在这时,逻盛拙尧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心中豁然开朗。
他突然意识到,如此珍贵稀有的料子,怎会如此巧合地出现在南诏?
而且他的父王才刚离奇驾崩,这禹国的长公主便要前来出使南诏,看来这其中必定有着什么猫腻!
他紧紧地握紧双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咬牙切齿地说道:“李婉婉......
李婉婉,想不到这李婉婉竟然便是那李清婉!
哼!想必这一切都是那李清婉搞的鬼!
该死的,本宫竟然中了她的圈套!”
而此刻远在庄子上的我,对逻盛拙尧已然将李婉婉与我联系在一起的事情毫不知情。
不过,这又有何妨呢?
即便他知道了又能怎样,如今,占据先机的人可是我。
待我将制书上的最后一个字书写完毕,轻轻地对着墨迹吹了吹气,看着字迹渐渐变干。
我浅浅一笑,缓缓地盖上了长公主的私印,随后又与鸾凌一同恢复了原本的容貌。
我平静的对着鸾凌吩咐道: “鸾凌,将这制书送去南诏国的鸿胪寺,就说禹国的顾宁长公主约莫会在申时抵达羊苴咩城。”
鸾凌恭敬地接过制书,翻身上马,风驰电掣般的朝着王都而去。
她身着禹国官员的服饰,在王都的街头纵马飞奔的身影,自然被街上的百姓们看在眼里。
一些有点见识的百姓,立即小声地议论起来:“看来这禹国长公主出使南诏并非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谣传啊。
瞧那骑马疾行的女官,她所去的方向正是鸿胪寺。”
“是啊,真不知道这禹国的人此时来我们南诏,究竟有何用意呢?”
“谁知道呢,王家的那些事儿,与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大家都快饿死了,哪里还有心思去管这些。”
南诏鸿胪寺的官员们,一大早就听到了关于禹国长公主出使的传言。
一开始,他们也无法分辨消息的真假,只能在府衙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终于,当鸾凌将手中的制书递到鸿胪寺寺卿的面前时,她神色庄重,正声说道:“我禹国与你南诏如今乃是秦晋之好。
我国长公主殿下听闻南诏如今正遭受天灾肆虐,百姓们生活困苦。
殿下心怀悲悯,不请自来,一心想要帮助南诏王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殿下预计在申时便会入城,届时希望鸿胪寺做好接待的准备,无需过于大肆铺张。
殿下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与南诏王商议粮食的问题,以解南诏百姓的燃眉之急。
还望各位大人立即将此制书呈交于南诏王,我们静候南诏王的诏令。”
说罢,鸾凌对着鸿胪寺寺卿端正地行了一礼,随后又翻身上马,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此时,庄子上的一面墙被悄然推倒,一架华丽而又尊贵的皇室专用马车,缓缓地露出了它的真颜。
这架马车,是我半年前便精心安排匠人躲在庄子里秘密打造的,就是为了今日能够派上用场。
而我从府邸悄然带走的那群下人,此时也早已换上了崭新的宫装,整齐地排列着,静待与我一同出发,重回南诏王都。
随着鸾凌的归来,我迈着从容的步伐,登上了那架华丽的马车。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朝着王都羊苴咩城的方向前行。
我们所行走的乃是通往王城的主路,这一路上,南诏的百姓们何曾见过如此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队伍?!
于是原本在路上行走的人,或是前往北城外难民营的百姓,纷纷停下了脚步,驻足观望,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惊讶。
待申时到来之时,我们准时地抵达了王都的城门口。
我缓缓抬头,看向城门匾额上那“羊苴咩城”四个大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入城之后,鸿胪寺的官员们早已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恭敬地等待着。
我的车队缓缓地停下,这时,鸿胪寺寺卿走上前来,立于我的马车之前,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而又恭敬地的说道:“恭迎禹国顾宁长公主。”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其他的迎接官员们也纷纷跟着喊道:“恭迎禹国顾宁长公主。”
我那清幽而又略带威严的声音,从车辇之中缓缓传出:“诸位大臣们不必多礼,请带路吧!”
言罢,鸿胪寺寺卿立即翻身上马说道:“还请殿下的队伍跟随外臣前往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