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灯光被调至柔和的暖黄色,驱散了窗外深沉的夜色,却驱不散屋内凝重的气氛。小月亮已经在隔音的卧室里安然入睡,怀里紧抱着那个被林栀赋予了守护力场的星星玩偶。
客厅里,林栀蜷在沙发上,依旧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但那双半睁着的眼睛里却毫无睡意,只有冰冷的锐光。她面前的茶几上,那台老旧的老人机屏幕亮着,正以某种超越物理限制的方式,同步显示着来自联邦最高数据库的、经过层层解密的复杂信息流。
秦屿站在控制台前,屏幕上是安全屋周边三公里内所有能量波动和异常移动目标的实时监控图谱,每一个光点都被标记、分析、评估威胁等级。他已经将警戒级别提升至战时标准,数个伪装成市政维修车辆或快递员的“保洁”小组已部署在关键节点,无声地编织着一张无形的防御网。
星尘传来的紧急通讯内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地下古老存在可能与深空求救信号同源,且正面临被“虚无之眼”同化的威胁,这一情报彻底改变了局势的性质。它不再仅仅是校园内的异常事件,而是上升到了可能关乎一个失落文明存续、乃至窥探“虚无之眼”本质的战略高度。
“技术小组预计18标准小时后抵达,”秦屿看着控制台上刚刚接收到的加密行程确认函,低声道,“领队星语者莉娜,成员包括两名高阶遗迹解码师,一名能量场工程师,一名文化符号学家,以及一支‘暗影’护卫小队。他们将使用‘城市物流’身份掩护潜入。”
林栀懒洋洋地“嗯”了一声,注意力却完全集中在老人机的屏幕上。星尘那边正在全力调取所有与江州大学地下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古老遗迹相关的档案,包括建国初期的地质勘探报告、战时人防工程图纸、甚至是一些未被证实的民间传说和地方志记载。
海量的数据通过星石的特殊连接通道涌入,再经过她自身意识的超高速处理,去伪存真,寻找着那可能存在的、被遗忘的入口线索。
“图书馆地下的战时书库入口早在1978年就被彻底封死,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林栀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陈旧图纸,声音平淡,“官方记录如此。”
但星石捕捉到的脉冲,以及小月亮的感知,都明确指向那个区域下方还有活跃的“东西”。
“是否有未记录的通道?或者…入口并非在图书馆内部?”秦屿提出假设。他对这种潜行、侦查、寻找隐秘路径的业务更为精通。
林栀的手指在老人机边缘无意识地敲击着,意识高速运转,交叉比对不同年代的地图、市政工程记录、甚至是一些老校友的模糊回忆录。
“排水系统…”她忽然低声说了一句,“江州大学的老校区,有一部分排水管网沿用了建国前教会大学时期的体系,后来城市扩建,大部分被废弃改造,但仍有极少数深埋地下的主干渠未被填埋,只是被遗忘。”
屏幕上,数张不同年代的排水系统蓝图被叠加、比对,一条蜿蜒的、贯穿校区地下的主要混凝土排水渠的脉络逐渐清晰。这条渠的一部分支线,恰好从老图书馆的地基下方深处穿过。
“根据1985年的最后一次全面勘探记录,这条渠在图书馆地下的 section(段)因地质沉降出现结构性裂缝,当时评估认为修复成本过高,直接进行了隔离废弃处理,并未回填。”林栀调出一份标注着“机密”的工程报告扫描件。
裂缝…隔离…未回填…
这意味着,可能存在一条未被官方记录的、通往更深层的狭窄路径!
“需要具体坐标和入口位置。”秦屿道。知道有路还不够,必须找到从哪里下去。
林栀闭上眼睛,将意识再次与星石深层连接。这一次,她不再是接收信息,而是主动“询问”。她将之前捕获到的、那来自地底的异常脉冲的所有特征数据——频率、振幅、能量衰减模式、信息编码碎片——作为“样本”,输入星石的模拟系统,同时将那条废弃排水渠的三维结构图作为“环境变量”。
她在模拟推演!推演那脉冲信号,最可能从排水渠系统的哪个具体位置泄露出来!
星石的光芒在她腕间微微流转,温度升高。庞大的算力被调动,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出复杂的地下模型,模拟着信号在各种岩层、混凝土结构中的传导和衰减。
这个过程极其消耗心神,林栀的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微微发白。
秦屿安静地守在一旁,目光扫过监控屏幕,确保没有任何干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突然,林栀猛地睁开眼睛!
“找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冰冷的确定。
老人机的屏幕上,一张最新的卫星地质雷达扫描图(显然是星尘动用高级权限临时调取的)被放大,图中用醒目的红色光圈标记出了一个地点。
那并非在图书馆内部,而是在图书馆后侧,靠近一片荒芜小山坡的废弃配电房底下!那个配电房早已停用,铁门锈蚀,被蔓生的杂草和爬山虎覆盖,平时根本无人靠近。
地质雷达显示,配电房的地下室底板下方,与那条废弃的排水渠主干道之间,因当年的地质沉降,存在一个极其狭窄的、充满碎石的缝隙空间,大小勉强可供一个瘦小的成年人匍匐通过。这个缝隙,很可能就是那条被隔离的裂缝的延伸部分!
而那异常脉冲的信号源强度模型显示,其核心源头,就在这条缝隙通往的、更深层的某个未被勘探过的天然岩洞系统内!
“入口在配电房地下室,通过缝隙进入废弃排水渠,再沿着渠壁可能的塌陷处向下…”林栀快速勾勒出路线,“…最终目的地,是一个深度约地下150米处的天然岩洞。脉冲源就在那里。”
她将坐标和推测路线图通过加密链路发送给星尘。
【坐标已确认。入口路径已推测。建议技术小组携带岩层穿透扫描和狭窄空间作业装备。】附加上地质雷达图和结构分析。
星尘的回复几乎瞬间到达:【收到。技术小组装备调整中。预计抵达时间不变。零号,请保持监测,如脉冲再次活跃,优先记录数据,非必要勿主动接触。重复,非必要勿主动接触。】
联邦对那个未知的古老存在充满了警惕,既想获取其知识,又惧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更担心会提前引来“虚无之眼”的注视。
林栀撇撇嘴,对星尘的警告不置可否。必不必要,由她判断。
就在她准备断开连接稍作休息时,星石再次传来一阵轻微波动,另一份加密信息包送达。发信人标识是——【星语者莉娜】(提前通讯)。
信息包的内容并非文字,而是一组复杂且不断自我演化的多维密码钥匙,以及一段附言:
【零号,预致问候。附上‘静默者’文明已知通用接触协议的部分解密密钥(动态熵增型)。如目标遗迹确认为‘静默者’相关,此密钥或可降低初步接触风险,避免触发其防御机制。密钥有效性基于目标个体状态,请谨慎使用。——莉娜】
林栀的目光在那组不断变幻的密码钥匙上停留了片刻。“静默者”文明?星尘之前只是推测,莉娜却似乎已经将其作为既定事实,并送来了可能是联邦最高机密之一的接触密钥?这个女人…果然如传闻中一样,大胆且…自以为是。
她并未完全相信莉娜的判断,但还是将密钥下载并存储进星石。有备无患。
做完这一切,她才真正向后靠在沙发垫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露出明显的疲惫神态。高强度的意识运算和精密推演,对她的负荷也不小。
秦屿适时地递过来一杯温水。
林栀接过,慢慢喝了一口,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地面,看到那深埋于地底150米处的秘密。
坐标已定。
入口已明。
联邦的技术支援已在路上。
接下来,就是等待。
等待合适的时机,
等待地下的下一次“呼吸”,
或者…等待某些按捺不住的家伙,先一步替她去探路。
她想起欧阳辰,想起那个使用山寨技术的隐藏组织。
他们会知道这个坐标吗?他们会抢先行动吗?
林栀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
也许,应该…帮他们一把?
比如,让这个坐标,“不小心”泄露出去?
她看了一眼茶几上的老人机。
嗯…是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