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岳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报告师长!报告李司令!装备大队奉命完成山下旅团遗留重装备初步回收与清点工作,特来汇报!”
师长锐利的目光扫过江岳,点了点头:
“嗯,辛苦了,江大队长,说说情况。”
“是!”
江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开,
“此次共回收:九二式步兵炮三门,炮架完好,炮身需要清理校准;
九四式山炮两门,其中一门炮管轻微变形,需修复;
九七式中型坦克十二辆,具备修复价值的有两辆;
九七式轻型坦克十三辆,具备修复价值的有三辆;
九五式轻型装甲车九辆,具备修复价值的一辆;
各类卡车残骸十五辆,大部分损毁严重,可拆解回收零件。”
他一项项念出,语气毫无波澜,仿佛在说一堆废铁。
但窑洞里其他人,包括刚被训斥的丁伟、程瞎子等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好!干得漂亮,江呆子!”
李云龙第一个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江岳肩膀上,江岳却是纹丝不动,
“我就知道你小子行!”
丁伟也凑了上来,他刚才为番号憋着气,此刻看到装备又兴奋起来,
“江大队长,想想办法,能不能鼓捣出来一个装甲连,在关键时候冲一下,那可是大杀器啊!”
程瞎子也附和:
“就是!小鬼子靠这铁疙瘩可没少欺负咱们!要是咱们也能有……”
师长一直听着,此刻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江岳,你的看法呢?这坦克,以我们目前的条件,有没有可能……搞一支小规模的、能顶用的装甲力量出来?关键时刻能顶上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江岳身上。
江岳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仔细权衡,然后抬起头:
“师长,各位首长。组建一支哪怕是极小规模的装甲部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还是有些困难。”
他顿了顿,继续用他那平直的语调分析:
“一是缺人才,二是没有制空权。”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窑洞顶,仿佛能穿透山壁看到外面的天空:
“在敌人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任何集中使用的装甲目标都是活靶子。白天大规模行动,无异于自杀。
它的价值,只能在于出其不意,或者是在特定地形、特定时机下的短促突击,比如夜战、近战、复杂地形突袭。”
窑洞里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工厂的机器声隐约传来。江岳的分析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家一部分过于火热的期待。
然而,江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坚定:
“但是!正因为困难重重,正因为它在常规战场上生存不易,所以一旦我们拥有它,哪怕只有一点点,并且在关键时刻成功运用,它所发挥的战术价值和精神震慑力,将是巨大的!
它能极大地提升攻坚能力,撕开敌人的防线,提振我军的士气,甚至改变局部战场的态势!所以——”
他环视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认为,无论多困难,这支力量,我们一定要有!而且要尽快建立起来!况且,我们在之前的战斗中,还缴获了三辆完好的坦克!”
“说得好!”
师长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精光四射,
“江岳同志这话说到老子心坎里去了!困难?打仗哪有不困难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就是我们要的!”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李云龙和江岳:
“李司令!江大队长!”
“到!”
“这个装甲连,就设在你们装备大队了!”
“是!师长!”
李云龙和江岳同时立正领命。
旁边的丁伟、程瞎子等人也听得心潮澎湃,刚才的番号之争似乎都抛到了脑后。程瞎子咧开大嘴:
“好家伙!装甲连!听着就带劲!”
窑洞里,关于装甲部队的构想点燃的激情还未完全平息,师长已经走到了地图前,马鞭“笃”地一声点在代表当前位置的小王庄附近区域。
“好了,装甲连的事,江岳你抓紧落实,需要什么直接打报告!”
师长言简意赅地给装甲议题收了个尾,目光随即变得锐利,
“现在,说说咱们独立师眼下的任务!”
所有人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挺直了腰板。
师长的马鞭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圈,把灵阳县也圈了进来:
“第二纵队,丁伟、程世铭、胡士民!”
“到!”
三人立刻应声,眼神中带着期待。
“你们纵队刚刚整编完成,兵员相对充足,士气正旺。”
师长的声音沉稳有力,
“你们的任务,就是从已经肃清的平安县向外,蚕食灵阳县方向,拔掉鬼子的炮楼,歼灭其有生力量,让根据地连成一片!”
他用马鞭重重敲击着地图上几个标注着鬼子据点的小圆圈:
“这些据点,像钉子一样楔在咱们几个根据地中间,看着碍眼,挡着路!这是你们的目标!给我打掉它!拔掉它!歼灭它的有生力量!要让鬼子不敢露头!”
他看向三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我给你们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这些据点都要拔掉,根据地要连成一片!有没有信心?”
“有!”
三人吼声震天,脸上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
尤其是丁伟,刚才番号之争的憋屈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被委以重任的昂扬。
打鬼子,拔据点,扩大地盘,这才是硬道理!
他斜睨了李云龙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
看吧,关键任务还得靠咱!
师长的目光随即转向李云龙:
“李云龙!”
“到!”
李云龙一挺胸,心想,
“硬骨头还是得咱老李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