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火坊的桃花开得比往年早,粉白的花瓣落在锻铁砧上,被火星子烫出细密的焦斑,倒像是火神爷给匠人兵团盖的红戳子。李天泽握着铁苗的小手,教她在新打的护心镜上刻
纹,小姑娘的锤头总往自己名字上偏,最后竟把
字刻成了啃铁铃铛的小娃娃。
爹爹你看! 铁苗举着歪扭的护心镜蹦跳,镜面上的焦斑恰好拼成火凤凰的尾羽,火神奶奶夸我刻得好,说比大宝叔叔的锤头还灵动!李大宝正蹲在墙角给铁铮焊小铁床,护心镜
砸在脚背上:小祖宗可别寒碜俺,你这手艺要是传出去,塞北的牧民该扛着狼毫笔来拜师了! 他忽然神秘兮兮地掏出个铁盒,里面躺着突厥可汗送的狼眼石弹珠,不过说真的,草原上的小崽子们,现在刻诗都学你歪歪扭扭的劲头,说这叫
铁苗体
正午的阳光刚爬上神火坊的飞檐,狗剩就抱着半人高的羊皮卷冲进来,纸边还沾着未干的马奶酒渍:殿下!塞北传来加急信,老突厥带着二十个部落首领的联名信,说要给您刻块
神火护民碑 羊皮卷在锻铁炉前展开,上面用狼毫笔(实则是用李大宝的锤柄改的)写着双语的《护民颂》,每个字都缀着磁石粉,遇火便显出吕家暗卫的水纹:诗仙大人的神火,是草原的第二颗太阳;大魏匠人的锤头,是阴山的新长城。 李天泽摸着羊皮纸上凹凸的刻痕,忽然想起铁苗刻坏的护心镜 —— 原来最动人的文字,从来不是端端正正的官楷,而是百姓掌心的温度。
金銮殿的朝会刚开,御史中丞赵大人就举着弹劾折子跳出来,帽翅上沾着桃花瓣,倒像是从神火坊偷溜出来的:陛下!二皇子竟在塞北私建
铁花诗塾 ,教蛮夷锻造神火雷,此等行为,与通敌何异?殿外突然传来驼铃声,老突厥的使者披着绣满神火纹的披风闯入,腰间挂着的不是弯刀,而是李大宝打的锻铁砧形酒壶:赵大人说错了! 他的汉语混着风沙味,震得殿角铜钟嗡嗡响,我们学的不是神火雷,是大魏百姓刻在骨头上的道理 —— 锤子能打铁,也能写诗;神火能御寒,也能护家。
朝堂上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太子李承乾的玉扳指捏得泛白,忽然指着使者腰间的酒壶:胡儿休要巧辩,这酒壶分明是大魏匠人所制,定是偷学了我朝工艺!老突厥忽然拔开壶塞,倒出的不是酒,而是满满一壶铁制诗签,每根都刻着突厥孩童的歪扭字迹:铁花开花,狼虫害怕大魏阿爷,送我锤把。他忽然指向李天泽袖口的焦斑,我们学的不是工艺,是二皇子袖口的焦斑 —— 那是神火坊的星火,是护民的印记。
二皇叔李世璟的甲胄笑声惊飞了梁上燕,他拍着使者的肩膀,甲胄上的鎏金虎头与酒壶的锻铁砧纹相映成趣:赵老儿,你弹劾的诗塾,老子在塞北见过!牧民的孩子用套马杆当笔,在羊皮上刻《淬火歌》,比你家公子的馆阁体强百倍! 他忽然抽出佩刀,刀鞘上新刻的 铁苗体 豆苗纹还带着锻铁余热,再说了,胡汉一家,本就是淑妃娘娘治水时定下的规矩 —— 水患面前,哪来的你我?
退朝后,李天泽在御花园遇见林玲儿,她正对着石桌上的磁石诗签发呆,签头的狼眼石映着桃花:民女翻译突厥联名信时,发现里面夹着三皇叔的密信 —— 她忽然递过片浸过醋的狼毛,他竟想趁护民碑落成,用改良的
菊花碑
替换,碑座里藏着能震裂阴山的火药。李天泽摸着狼毛上的磁石粉,忽然轻笑,用铁钳在石桌上敲出《护民颂》的节奏:劳烦林姑娘告诉老突厥,护民碑的地基,早用吕家的
地龙锁
加固,碑身刻的不是字,是千万百姓的掌纹 —— 菊花碑若敢立,就让它尝尝神火坊的
掌纹雷
是夜,神火坊的锻铁声混着塞北长调,匠人兵团在护民碑的毛坯上刻制 掌纹暗码,每个掌纹里都嵌着磁石粉与神火粉的混合物。李大宝抱着铁铮站在锻铁炉前,小世子的小手正抓着块烧红的铁屑(当然隔着厚厚的狼皮手套),护心镜上的
字在火光中格外透亮:小世子你瞧,这碑不是石头砌的,是千万双手焐热的 —— 等你长大了,得用锤头给它描金边!
更漏声在子时敲响,猫妖送来的密报让李天泽笑出了声:三皇叔的 菊花碑 刚运到塞北,就被牧民们改造成了拴马桩,碑面上的菊花纹被砸成了豆苗纹,还刻上了 铁苗公主到此一游 的歪扭字迹。他忽然望向铁苗的睡榻,小姑娘正抱着铁制狼玩偶,嘴里嘟囔着 锤头砸坏菊花碑,辫梢的神火纹丝带还沾着白天刻碑的石粉。
御花园的夜露打湿了桃花瓣,李天泽摸着塞北送来的狼眼石弹珠,忽然想起铁禅和尚在太行古寺说的话:真正的护民碑,不在石头上,在百姓的口碑里。 此刻握着老突厥的联名信,看着神火坊匠人在碑胚上刻下第一个百姓的名字,他忽然觉得,所有的弹劾与质疑,终究会在这千万道掌纹里,锻打成最坚实的护民之碑。
次日清晨,朱雀大街的百姓围着护民碑的草图指指点点,卖炊饼的王老汉用烤炉在地上画着碑额:这儿该刻李大宝挥锤的模样,这儿刻铁苗啃铁铃铛 —— 他忽然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昨夜俺梦见火神爷说,这碑不用刻字,把神火坊的锻铁声刻进去,便是最好的护民经。
神火坊的桃花瓣落在锻铁砧上,被火星子烫成了金黄的诗签。李天泽望着匠人兵团忙碌的身影,忽然轻笑 —— 赵大人说他 ,却不知他通的是民心;太子说他 ,却不知他败的是阴谋。而老突厥的联名信,百姓的笑声,孩子的刻痕,才是这世间最动人的评语:确实写的不错 —— 用铁锤当笔,以神火为墨,在大魏的山河间,写下了最滚烫的护民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