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千湖泽约几月之后,仲夏午后,空气里的燥热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脚下的红泥路变成了坚实的青石板,蜿蜒着向上延伸,最终汇入一座依着陡峭山势而建的小镇。
望仙镇。
小镇不大,灰黑色的石屋如同巨大的山岩鳞片,层层叠叠地镶嵌在青翠的山坡上。屋顶覆盖着厚重的青黑色石板,被终年缭绕的水汽浸润得油亮。
狭窄的街巷陡峭曲折,石阶湿滑,缝隙里顽强地生长着深绿色的苔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混合气息——山林的清新、石头的冷冽、药材的微苦,以及一种若有若无、却远比凡俗地界精纯活跃的天地灵气!
这灵气如同无形的溪流,丝丝缕缕地渗入毛孔。洛灿丹田内那凝练无比的气旋,在踏入镇口的瞬间,便如同久旱逢甘霖般,自主地加速旋转起来!每一次旋转,都艰难地从这精纯的灵气溪流中,攫取着那微不足道的一丝一缕。
效率依旧低得令人绝望,但气旋本身的光芒,在这更优渥的环境下,似乎又凝实、活跃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丝。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山风带着浓郁的灵气灌入肺腑,左肩那点残留的酸胀感似乎也被这清凉抚平。
夏璇的感受则更为明显。她炼气三层的修为,对灵气的感应远比洛灿敏锐。这里的灵气浓度,比东域诸国任何一处凡俗城池都要浓郁数倍!
虽然远不足以支撑快速修炼,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沁人心脾的清爽,让她精神为之一振,连日赶路的疲惫被驱散了不少。
镇口的石碑旁,一个穿着半旧道袍、头发花白的老修士正闭目盘坐在蒲团上,身前摆着一个缺口的陶碗,里面零星躺着几枚铜钱。他气息微弱,约莫炼气二层,身上道袍洗得发白,袖口打着补丁,一副潦倒模样。
听到脚步声,他眼皮微抬,浑浊的目光在洛灿和夏璇身上扫过,尤其在夏璇身上那微弱的灵力波动上停留片刻,随即又漠然地垂下眼帘,仿佛世间一切都与他无关。
街道上行人不多,但气质迥异于凡俗。有穿着粗布短打、背着药篓、行色匆匆的采药人,其中不乏低阶修士。
有穿着各色道袍、僧衣,气息或沉稳或飘忽的修士,也有少数穿着绫罗、带着护卫的凡人富商,脸上带着敬畏和好奇,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围。
修士们大多行色匆匆,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距离感,眼神警惕而疏离。
洛灿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街道两旁的店铺。与凡俗城镇不同,这里的店铺招牌大多简洁古朴,甚至没有任何招牌。
一个门口摆着几捆干草药的石屋,里面传出淡淡的药香,一个挂着几件半旧皮甲、摆放着几把寒光闪闪刀剑的铺子,还有一家门口堆放着一些未经雕琢的矿石原石,散发着驳杂的土石之气。
“积善坊?”夏璇低声念出街角一块半埋入土、字迹模糊的石碑。石碑指向一条更窄、更陡峭的小巷。
两人对视一眼,循着石碑的指引,拐入小巷。巷子深处,地势稍缓,出现一个不大的石坪。石坪三面环着几间更为规整的石屋,门口都挂着小小的木牌。
百草阁——门口飘出浓郁的药草混合气味。
火炉坊——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一股热浪。
万符轩——门口贴着一张褪色的、画着扭曲符文的黄纸。
通晓居——门口挂着“消息、向导”的小木牌。
还有一家没有招牌,门口只挂着一个画着储物袋图案的简陋木牌。
这便是望仙镇修士聚集的核心区域——积善坊。规模很小,只有寥寥七八家店铺,但进出的修士气息明显比镇口那些强上不少,大多在炼气三、四层左右,偶尔能见到一两个五层的。空气中灵气的浓度也比镇口又高了一些。
洛灿和夏璇走进那家没有招牌、只挂着储物袋图案的店铺。店内光线昏暗,靠墙立着几个粗糙的木架,上面摆放着一些破旧的玉简、几本线装册子、一些杂七杂八的矿石碎片、兽骨、以及几个颜色黯淡、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灰布小袋子。
柜台后坐着一个穿着油腻皮围裙、头发乱糟糟如同鸟窝的干瘦老头。他正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用一把小锉刀极其专注地打磨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薄片,对进来的客人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夏璇的目光落在木架上那几本册子上。她拿起一本最厚、封面泛黄、用粗线装订的册子,封面上用歪歪扭扭的墨字写着《修仙初解散修必备》。
“掌柜,这本多少?”夏璇问道。
老头头也不抬,伸出一根沾满油污的手指,“一块下品灵石,或者十两黄金。”
夏璇心中微凛。果然,在这里,凡俗金银的价值大打折扣。她默默放下册子,又拿起旁边一本薄一些,封面写着《东域常见灵草图鉴》的册子。
“这个呢?”
“半块灵石,五两金。”老头言简意赅。
夏璇最终只选了一本最薄的、封面写着《修仙百艺简述》的小册子,“这个。”
老头瞥了一眼,报出价格,“三十两银子,或者三斤精铁。”
夏璇付了三十两银子。老头收了钱,继续埋头打磨他的金属片,仿佛刚才的交易从未发生。
两人又走进挂着消息、向导牌子的通晓居。店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条长凳。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留着山羊胡的瘦高中年人坐在桌后,正捧着一杯茶慢慢啜饮。他气息在炼气四层左右,眼神透着生意人的精明。
“二位,打听消息?还是雇向导?”中年人放下茶杯,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
“打听些消息。”夏璇坐下,“关于玉华群山。”
中年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显然对这个问题司空见惯。他捻了捻山羊胡,“玉华群山啊……那可是真正的仙家地界。望仙镇,只是最外围的落脚点罢了。”
他指了指门外,“看到镇子后面那条云雾缭绕、直插天际的山脉没?那就是玉华群山的外围屏障了。真正的仙门所在,还在群山深处,云雾之上,凡人根本看不见,也进不去。”
“如何进入?”洛灿沉声问道。
“难!”中年人摇头,“群山有天然禁制,云雾终年不散,如同巨大的迷阵。其中更盘踞着无数凶悍妖兽,毒虫瘴气遍地。没有仙门接引,或者特定的信物、路线图,冒然闯入,十死无生。”
他看了看两人,“二位若想拜入仙门,或是有其他门路,最好在此地多做准备。丹药、符箓、解毒避瘴之物,缺一不可。另外……”
他压低声音,“若真想进去碰碰运气,可以去镇子东头老猿头那里打听打听,那老家伙年轻时胆子大,据说在群山外围采过药,知道几条相对安全的野径。不过……”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代价可不小。”
离开通晓居,两人在积善坊小小的石坪上站定。夕阳的余晖越过陡峭的山脊,将石坪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周围店铺里传出修士讨价还价、或是探讨材料的低语声,混杂着药香、铁火气和隐约的灵力波动,构成一种属于底层修仙界特有的、忙碌而务实的氛围。
“先找个地方落脚吧。”洛灿看着天色道。
他们在镇子边缘靠近山壁的地方,找到一家由巨大山岩开凿而成、门口挂着磐石居的简陋客栈。客栈依山而建,石屋冬暖夏凉,虽然依旧简陋,但干燥清爽,远离镇中心的喧嚣。看守客栈的是一个气息在炼气二层、沉默寡言的中年妇人。
用银子租下两间相邻的石室,夏璇立刻拿出那本《修仙百艺简述》,就着石窗透进来的最后一点天光,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洛灿则盘膝坐在自己石室的石床上,闭上双眼,全力运转《五行纳气诀》。
望仙镇浓郁精纯的灵气,如同无形的潮汐,包裹着他。丹田内的气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着,贪婪地汲取着这难得的环境优势。
丝丝缕缕精纯的灵气被艰难地抽离、吸纳,穿过浊根污染形成的无形屏障时,发出细微的、只有洛灿自己能感知到的阻滞和消磨声。
效率依旧低,百不存一。但这一次,在这更精纯、更浓郁的灵气环境中,那艰难汇入气旋的涓涓细流,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凝练!如同被反复锻打的精铁,去芜存菁。
气旋本身在高速旋转中,体积没有增大,但核心处那点光芒,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凝实、稳定,散发出一种内敛而坚韧的质感。
炼气一层后期!
洛灿缓缓睁开眼,深邃的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他摊开右手,意念微动。嗤!一丝凝练如发、近乎实质的淡白色气芒,瞬间从指尖透出寸许!虽然依旧微弱,依旧摇曳不定,但比之前离体便迅速消散的灵力丝,无疑凝练、坚韧了太多!持续时间也长了那么一瞬!
他屈指一弹。
噗!
那丝气芒击打在对面粗糙的石壁上,留下一个极其浅淡、几乎难以察觉的白色印痕,随即消散。
威力依旧渺小。他握紧了拳头,感受着指尖那尚未完全散去的微弱灵力余韵,眼神沉静而执着。
隔壁石室。
油灯的光芒将夏璇专注的身影投在粗糙的石壁上。她捧着那本薄薄的《修仙百艺简述》,看得如饥似渴。
“修仙百艺,包罗万象。丹、器、符、阵,乃大道根基,亦为安身立命之本……”
“法器,修士斗法护道之器。分法器,蕴含法纹禁制,分下、中、上、极品;灵器,孕育灵韵,威能莫测;散修所用,多为下品法器,中品已是难得……”
“符箓,引天地灵机,封于符纸、兽皮,以灵力激发,可瞬发法术。分下品符、中品符…画符需符笔、符墨、符纸(符皮),更需对灵力运转及天地灵机有精深理解,失败率极高……”
“灵草,天地灵机孕育,蕴含药力。蕴含灵气,一至五阶,阶内分下、中、上、极品……常见如一阶下品止血草、一阶中品凝露花……”
“丹药,以灵草为主材,辅以金石兽血,经丹炉炼制而成。灵丹,蕴含丹力,分一至五阶,阶内分下、中、上、极品……常见如一阶下品回气丹、辟谷丹…”
字字句句,如同在夏璇眼前推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那些模糊的概念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和等级划分。
她终于明白,为何万宝楼那些神兵毫无灵韵,为何穆老对灵石如此渴望,为何一张神行符能助贾明逃脱!这是属于修仙界的规则和常识!
她看得入神,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书页上关于符箓的简略描述。前路虽然依旧凶险莫测,但至少,不再是两眼一抹黑的莽撞。她需要时间,需要资源,更需要实践,去真正触摸这玄奥世界的门径。
望仙镇的夜,静谧而清凉。山风穿过石窗的缝隙,带来远处山林模糊的兽吼。磐石居的石室内,一点灯火如豆。
洛灿闭目调息,巩固着刚刚突破的境界,指尖偶尔有极其微弱的灵光闪过。夏璇伏在石桌上,就着油灯,反复研读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时而蹙眉沉思,时而若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