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小桃儿已经蹲在溪涧边搓艾草了。她系着阿婆留下的靛蓝围裙,袖口挽到小臂,腕子上还挂着串铜铃铛——那是昨夜溪魂送的,说是听见铃铛响,溪水会更欢。竹筛里铺着新采的艾叶,绿得发颤,沾着的水珠儿滚到青石板上,一声,惊得溪里的小鲤鱼地窜进芦苇丛。
小桃儿!王阿婆拎着半桶糯米从巷子里过来,银白的头发在晨风中飘成一团云,灶上蒸的艾糍要塌锅了,你快去搭把手!她往竹筛里瞥了眼,今儿的艾叶选得好,叶片上的白绒都没蹭掉,揉面时加进去,香得能飘半里地。
小桃儿应了一声,把竹筛往老槐树下一放,跑的时候铜铃铛叮铃叮铃响成串。她经过溪涧边的老磨盘时,特意弯腰摸了摸——那道裂了三瓣的莲花纹不知何时长了层淡青色的苔,摸起来滑溜溜的,像阿婆年轻时的手背。去年这时候,磨盘裂了,阿婆蹲在旁边抹眼泪,说这是陪了我三十年的老伙计;如今磨盘底下长出了野薄荷,风一吹,满磨盘都是清清凉凉的香。
灶房的木柴响着,王阿婆掀开木盖,白汽地涌出来,艾糍的甜香裹着糯米的糯香,直往人鼻孔里钻。小桃儿踮着脚看,竹篾蒸笼里躺着圆滚滚的艾糍,绿得像春天的嫩芽,表面还撒着芝麻和花生碎。阿婆,今年怎么多了这么多?她伸手就要去拿,被王阿婆拍了下手背:烫!这是给村头李婶家的,她上个月犯了腿疼,艾糍暖肚子。
还有张叔家的娃,上周摔了膝盖,艾草煮水泡脚管用。王阿婆往竹篮里装艾糍,你韩大哥今早去镇里卖山货,顺道给镇东头的养老院送两筐。她忽然压低声音,昨儿夜里我听见溪涧那边有动静,像是有人唱歌......
是溪魂!小桃儿眼睛发亮,她唱的是《溪韵长》,我跟先生学过两句——溪水绕村十八转,艾香漫过青石板......
打住打住。王阿婆笑着戳她额头,你先生昨儿夜里在书房写东西,我给他送茶,见他桌上有张纸,画着溪涧上的桥。
小桃儿歪着脑袋,咱们村东头的老木桥不是好好的?去年发大水冲垮了一段,是先生带着大伙儿修的,现在可结实了。
王阿婆没接话,只是往灶里添了把松枝。松枝炸开,火星子往上蹿,映得她眼角的皱纹都亮堂堂的。
桥边的议论
日头爬过东头老槐树时,村东的老木桥边围了一圈人。韩林蹲在桥栏边,拿尺子量着新换的木料,身后堆着半车青冈木——这是今早他从后山砍的,木料上还沾着松脂的香气。
韩先生,这桥真不用拆?扛着锄头的赵大伯凑过来,我昨儿去镇里卖菜,见人家城里的桥都是石头砌的,又高又结实。咱这木桥,一下大雨就怕漏......
大伯您忘了?韩林直起腰,掌心还留着木料的纹路,七六年发大水,这桥被冲垮过一回。是村西头的石匠爷爷带着大伙儿,用松木桩打地基,青冈木做桥板,才修起来的。您看这桥栏上的刻痕——他指着桥柱上一道浅痕,这是您家二小子三岁时刻的,说要长大了修更大的桥
赵大伯摸着桥柱笑了:可不是?那会儿这小子皮得很,总往桥底下钻。他忽然皱起眉,可镇里的干部说,要搞乡村旅游,这木桥太土,得换成石拱桥,还说要装路灯......
旅游是好事。韩林把尺子收进布包,但得先护着咱们的根。上回那拨要炸溪涧的外乡人,不也说要建水电站?后来咱们护住了溪涧,现在溪水养着鱼,润着田,比水电站赚的钱多。他指了指桥边的老柳树,你瞧那棵柳树,是建桥那年栽的,现在树荫能盖半个桥。要是拆了木桥换石桥,树根该被挖断了。
人群里忽然响起脆生生的声音:韩大哥说得对!
众人回头,见小桃儿举着个竹篮站在桥头,铜铃铛在腕子上晃得响。她把篮里的野菊撒在桥栏上,我昨儿问了溪魂姐姐,她说这桥是溪魂的琴,木头做的桥板,风一吹会响,溪水流过桥洞,也会应和。要是换了石桥,琴就哑了。
赵大伯挠了挠头:小桃儿说的倒也有理......
更有理的是这个!韩林从布包里掏出本账册,我算了笔账:木桥每年修修补补,花不了几个钱;要是建石桥,得挖地基、买石材,少说也要三万块。这三万块要是省下来,能在村西头建个图书室,给孩子们买课桌椅,还能请镇里的老师来教画画......
图书室好!人群里挤进来个扎马尾的姑娘,是小桃儿的同学春秀,我娘说,她小时候就想有个能看书的地方,现在我有娃了,就想让娃也能看绘本。她从兜里掏出张纸,我昨儿画了幅图,图书室就建在老戏台旁边,窗户对着溪涧,阳光透进来,照在书上都是亮的。
韩林接过图纸,眼睛一亮:这主意妙!老戏台空着也是空着,改成图书室,孩子们放学了可以去,老人们也能去听听戏、晒晒太阳。他抬头看向桥边的柳树,等图书室建好了,咱们在桥边立块碑,刻上捐钱的人名——赵大伯捐的木料,春秀画的图纸,王阿婆送的艾糍......
我捐十斤糯米!王阿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拎着半篮艾糍走过来,艾糍卖的钱,都给图书室买书。她把篮里的艾糍分给围观的村民,吃吧吃吧,吃了有力气干活!
赵大伯咬了口艾糍,甜香在嘴里散开:香!比去年的还香!
那是自然。小桃儿叉着腰笑,我今早五点就去采艾叶,挑的都是最嫩的头茬。
雨落桥板响
入梅的雨说来就来。下午三点,天空突然阴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青瓦上。韩林正和王阿婆在图书室里整理旧书,听见窗外传来的响声——是桥板被雨水打湿后,木料遇水发出的轻响,像有人在弹古筝。
听见没?王阿婆停下手里的活,这桥板响,跟咱小时候听见的一样。
韩林走到窗边,见雨幕里,溪涧的水涨了半尺,清得能看见游鱼的影子。桥边的老柳树被风吹得摇晃,柳枝扫过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几个孩子举着荷叶当伞,从桥上跑过去,笑声比雨声还响。
韩大哥!春秀从雨里跑进来,怀里抱着个纸箱,镇里的快递到了!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打开纸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摞绘本——《小蝌蚪找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是县图书馆捐的,春秀翻出一本《溪边的蒲公英》,还有这个,说是专门给乡村孩子的。
韩林接过书,摸了摸封面上的蒲公英,花瓣上还沾着金粉,在昏暗的屋里闪着光。他忽然想起昨夜溪魂说的话:书是另一种溪水,能从一个人的心里,流到另一个人的心里。
雨越下越大,屋檐下的雨帘像串珍珠。王阿婆把艾糍装进竹篮,我得去给村头的李婶送点吃的,她腿疼,下雨天更难受。小桃儿拽住她的衣角:阿婆我陪你去,我撑伞。
不用不用。王阿婆把伞塞给小桃儿,你留在屋里帮韩大哥整理书,我这把老骨头,淋点雨没事。
阿婆!小桃儿急得要追,被韩林拉住,王阿婆身体硬朗着呢,去年冬天下大雪,她还去后山挖草药。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的敲门声。韩林打开门,见是村东头的李婶,她拄着拐杖,裤脚沾着泥,手里拎着个布包:小林子,我给你送了碗姜茶,驱驱寒。她把布包塞给韩林,里面是我家自腌的酸黄瓜,配粥吃。
哎呀李婶,您这是干啥?韩林要把布包推回去,您腿不好,快回去歇着!
不碍事不碍事。李婶笑着摇头,我家那口子走得早,要不是你帮我家申请了低保,又带着大伙儿修了桥,我家那几个娃哪能上学?她抹了把眼睛,这姜茶是我今早五点熬的,温着喝最舒服。
送走李婶,韩林回到屋里,见小桃儿正踮着脚整理书架。她穿着王阿婆的旧布衫,袖子挽到胳膊肘,发辫上的柳叶被雨水打湿,贴在脸颊上。先生,你看这本书!她举着本《安徒生童话》,里面有篇《海的女儿》,小美人鱼为了王子变成了泡沫......
傻丫头。韩林摸摸她的头,小美人鱼是善良的,她的爱留在了人间。他看向窗外的雨帘,桥板上的响声更密了,像有人在轻轻敲鼓,等天晴了,咱们在桥边种排月季,红的、粉的、黄的,花开的时候,桥就像披了条花裙子。
好呀好呀!小桃儿拍着手跳起来,我还要在桥栏上系风筝线,等风筝飞起来了,桥就像在天上飞......
桥影里的星光
夜里十点,雨停了。韩林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外衣,摸黑走出屋子,见院外的溪涧涨了水,月光洒在水面上,像撒了把碎银。桥边的老柳树下,站着个瘦小的身影——是小桃儿。
先生!小桃儿听见脚步声,转过身来,手里举着个纸灯笼,我给您留了艾糍,在厨房的蒸笼里,还热乎着呢。她晃了晃灯笼,我刚才去桥边了,听见桥板在唱歌,唱的是韩大哥,小桃儿,一起护着咱们的村......
韩林接过灯笼,暖黄的光映得她的脸红扑扑的。小桃儿,他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小桃儿歪着脑袋想了想:我想当老师,教村里的娃娃读书。等他们长大了,有的当医生,有的当画家,有的像先生一样,护着咱们的溪涧和桥。她举起灯笼,到时候,我要带他们来桥边,给他们讲溪魂的故事,讲艾糍的故事,讲......
讲韩大哥的故事。韩林笑着接话。
小桃儿的脸更红了:才不是呢!她蹦蹦跳跳往前走,灯笼的光在地上晃出个圆,先生,你看!桥边的月季发芽了!
韩林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见桥边的泥地里,真的冒出了几株嫩绿的芽。那是他昨天下午随手埋下的花籽,没想到这么快就发芽了。月光下,芽尖上挂着的水珠闪着光,像谁把星星揉碎了,撒在土里。
明年春天,韩林轻声说,这里会开满花。
到时候,小桃儿站在桥边,望着流动的溪水,我要在桥栏上系好多风筝,红的、粉的、黄的,让风筝飞到云里去。她转身看向韩林,眼睛里闪着光,先生,您说,云里能看到咱们的桥吗?
韩林望着她发亮的眼睛,云里不仅能看到桥,还能看到咱们村的烟火,看到溪涧里的鱼,看到老槐树上的蝉蜕......
小桃儿忽然拽住他的衣角:先生,您听!
韩林屏住呼吸。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笛声,清越而悠扬,像溪水淌过鹅卵石,像晚风拂过芦苇荡。那笛声越来越近,原来是村头的老木匠在吹柳哨——那是他用溪涧边的柳枝做的,说要让笛声跟着溪水流,流到每个娃娃的梦里。
这是溪魂姐姐教我的。小桃儿轻声说,她说,笛声是溪水的魂,能让夜里走路的人不害怕。
韩林望着天上的星星,忽然想起王阿婆白天说的话:日子就像艾糍,要慢慢揉,慢慢蒸,才能有最香的甜。是啊,护着溪涧是这样,建图书室是这样,连种朵花、吹支曲子,都是这样——急不得,躁不得,得像溪水淌过青石板,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淌出最清的路。
夜渐深了,小桃儿的灯笼还亮着,光在地上拖出条长长的影子。韩林望着那影子,忽然觉得,这影子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在岁月里,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就像这桥,就像这溪涧,就像这满村的艾香,会一直一直,暖下去,响下去,甜下去。
远处,老木匠的笛声还在飘,飘过高高的山梁,飘向更远的远方。而在更远的地方,有一颗星星悄悄落了下来,变成了桥边那株刚发芽的月季,在月光下,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