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血止住了。何烁松开手时,手上满是血迹,纱布也被浸透。但他一直不敢更换,因为他知道稍一松手就可能前功尽弃。长时间用力让他的手微微发抖。
还不能放松,要等手术缝合后才能确保安全。你继续按压,等上了手术台再换人。
手术室准备好了!刘雯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立即送患者进手术室。小烁,全程保持按压,等上了手术台我来接手。何建华指挥着团队将患者推向手术室。
何主任,家属还没联系上,只通知到她通讯录里备注亲爱的那个人,可能是男朋友。刘雯语气中透着忧虑。手术需要家属签字,虽然只是动脉缝合,但风险不小。
联系不上家属也不能干等,医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病人在急诊室失血而亡。我来签字,马上准备手术。何建华果断决定。他向来热心,更何况这位患者是见义勇为受的伤。
刘雯立即示意护士取来手术同意书。何建华龙飞凤舞地签完名,快步走向手术室,一刻都不耽搁。
无影灯亮起的瞬间,曲筱筱微微蹙眉,对光线仍有反应。何建华完成消毒后接替何烁继续按压止血。何烁快速完成消毒程序,穿戴整齐后回到手术台协助。
动脉缝合会吗?何建华侧头问道。他只见识过何烁缝合肌肉和皮肤的技术。
何建华本想说不会就继续按压,没料到会得到肯定答复。会也先别动,继续按压。这次我来主刀。当前止血和缝合同样关键。
明白。何烁小声应道。作为刚入职第二天的实习生,不被信任很正常。
准备清创,生理盐水。
何烁,松手。
何烁立即撤手。他清楚彻底清创是预防感染、确保组织修复的关键。清除污染物、异物及坏死组织能有效防止感染。若清创不彻底,即便血管修复完美,也可能因后续感染导致手术失败。
正因清创如此重要,何建华才坚持亲自动手。曲筱筱的器械伤比表面看起来更严重,实际损伤范围更大。
何建华仔细检查创面后,又在伤处外围多切除了3毫米组织,避免残留坏死组织引发血栓。
清创完毕,手术进入缝合阶段。
圆针,5-0滑线。
刘雯迅速递上器械。
何建华持针从曲筱筱小腿动脉裂口外缘3-4厘米处进针。选用5-0滑线便于多针连续缝合后的整体收紧。
何烁全程凝视着缝合过程,发现前两针看似偏离血管破口,实则为后续缝合创造有利条件。
两人初次配合颇为默契——何建华主针,何烁辅助收线,直至血管破口完全闭合。
急诊分诊台前,一位白西装女子雷厉风行地闯入。
我是安睇。她直接拍出银行卡,曲筱筱的手术费和住院费现在结清,卡没密码。没等护士回应,人已冲向五楼手术室。
空荡的走廊里,安睇的皮鞋声格外清晰。她不断看表,反复站起又坐下,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痕。
无影灯下,持续两小时的手术接近尾声。
打石膏。何烁按住渗血的敷料,动脉伤口需要刚性保护。
石膏绷带层层缠绕时,手术室外的电子钟刚好跳过18:00。
何建华点头应允。
护士取来石膏后,他们对曲筱筱的小腿进行了最后一步保护措施——打上石膏。
石膏固定住关节,何烁将曲筱筱的腿部维持在半屈曲状态,以避免缝合处受力过度。术后活动需谨慎,以防缝线撕裂,引发出血或动脉瘤等并发症。
“手术成功,时间十一点零五分。”何建华看了眼时间,与何烁同时松了口气。
不过,何建华的放松更多源于疲惫。至于曲筱筱的状况,远未到能让他彻底安心的程度——伤口位置过于危险,二次大出血的风险极高。
“患者仍需密切观察,术后患肢必须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不可抬高或放低,以免影响供血或静脉回流。”
“这一点务必告知家属。”
“另外,术后需严防感染。若发现伤口感染,必须立即通知我。只要及时处理,充分引流并合理使用抗生素,即便发生感染,仍可确保血管修复效果。”
何烁点头:“明白,何主任。”此刻,他并未称呼对方为大伯。
显然,何建华将监护责任交给了他。由于尚未联系上患者家属,必须有人全程看护。急诊医护人手紧张,唯有何烁暂时无需参与大型抢救,能够承担这一任务。
两人走出手术室,门一开,何烁便看见了守在门口的安睇。
果然,有曲筱筱的地方,见到安睇已不足为奇。
“医生,曲筱筱情况如何?”安睇快步上前,神色焦急。
何建华回头看了眼刚被推出的曲筱筱,问道:“你是家属?”
安睇摇头:“我们是朋友。她的家属……暂时还没联系上。”
“尽快联系。手术很成功,但伤在小腿动脉,术后打了石膏以防二次出血。”何建华顿了顿,“稍后这位医生会带你们去病房,并交代护理注意事项。”说完,他转向何烁:“患者有人照看,你安排好后直接来我办公室。”
他仍在考虑今天让何烁跟随自己,还是继续坐诊处置室。
“好。”何烁应下,与安睇、刘雯一同将曲筱筱推往留观区。
护士已提前备好床位,刘雯径直带路。
“准备过床。”抵达床位时,何烁让刘雯召集护士协助——转移患者绝非一两人能 ** 完成。
37号病床前围满了护士,刘凯和海洋也被紧急召来。
一、二、三,移床!
患者被顺利转移到病床。
海洋翻阅着曲筱绡的病历,目光在何烁身上来回打量:这台手术是你和何主任一起完成的?他刚被胸外科主任叫去协助手术,回来就听说何建华带着何烁做了台缝合手术。
何烁点头道:清创缝合都是何主任操作的,我只负责压迫止血。
前半句话尚在情理之中,但听到何烁轻描淡写地说只负责压迫止血时,海洋顿时觉得心口发闷。他搭着何烁的肩膀:兄弟,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看过病历的海洋很清楚曲筱绡的情况。那种危急时刻能成功实施压迫止血,恐怕连何主任都没十足把握。可眼前这个年轻人却说得如此轻松。
何烁拍拍海洋:习惯就好,以后让你惊讶的事还多着呢。我得去跟患者家属交代护理事项,谢了兄弟。
海洋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像看外星人似的盯着何烁。要不是挂着实习生的胸牌,他真要怀疑这是哪个国际顶尖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毕竟江晓淇就是哈佛博士,一来就当上了副主任。
尽管满腹疑惑,急诊科的忙碌还是让海洋不得不继续投入工作。
待众人离开后,安睇的目光落在何烁的胸牌上:听说你也参与了手术,可你明明还是实习生。筱筱真是你救的?作为职场精英,她向来善于识人。
何烁微笑回应:实习生不就是要学着救人,将来正式救人吗?救死扶伤本就是医者本分。
安睇难得展露笑颜:无论如何,这次多亏了你,谢谢。
安睇的笑容实属罕见。这位高冷女神此刻在何烁眼中,却比电视剧里温柔许多。
医患之间不必这么客气。何烁同样报以微笑,随后将何建华交代的术后注意事项一一转述给安睇。
“她大概还要几小时才能苏醒。醒来后不能翻身,尤其是这条腿,必须保持静止。”
“患肢要始终维持在与心脏同一水平面,过高会影响供血,过低则不利于静脉回流。”
何烁还需要持续观察曲筱筱的末梢循环状况。
“这是心电监护仪,脉搏出现异常波动要立即联系我。”
“重点监测受伤小腿的肤色和皮温。若有突发变化,立刻按呼叫铃,护士会通知我。”
若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发生了血栓或血肿压迫,必须即刻手术恢复血流——这是何建华主刀时的叮嘱。
“明白,有情况我会及时汇报,辛苦您了医生。”安睇态度恭敬,毕竟对方是曲筱筱的救命恩人。
何烁微笑颔首:“分内之事。患者苏醒后也请通知我复查。”
交代完毕,他转身欲走。
安睇相送时,何烁突然在门口驻足。她猝不及防撞上那挺拔的后背,空气瞬间凝滞。
“其实,”何烁转身时眼底带着告诫,“见义勇为值得提倡,但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这次她险些付出生命代价。”
安睇将碎发别至耳后,眉间透着无奈:“她向来率性冲动。经此一劫,想必会长记性。”
何烁不再多言,点头离去。
穿过长廊时,他思绪纷飞:先是遇见夏樰一家,现在又是曲筱筱和安睇,接下来还会遇到谁?
“系统,今天的手术能计入任务吗?”好歹他参与了全程。
冰冷的机械音打破幻想:“宿主仅担任助手角色,任务未达成。”
“真苛刻。”何烁耸肩,“待会儿再练习夏樰的胃大部切除方案吧,时间不多了。”
提及夏樰,他不禁想起那个倔强的女孩——不知她现在情况如何?
走廊拐角处,拄着拐杖的刘星正探头张望。发现何烁的身影时,他立即挥舞着拐杖示意。
可算逮着你了。刘星的声音里带着雀跃。
何烁转身,看见刘星正单腿支撑着身体。怎么自己拄拐出来了?他皱眉问道。
总得学着用。刘星敲了敲金属拐杖,整天坐轮椅太麻烦,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腿真废了。
实际上,上次何建华带人查看他缝合伤口时,那些专业讨论让他心里发毛。虽然何烁解释过,但他还是觉得能靠拐杖行走更踏实——至少证明自己还有行动能力。
随你吧。何烁没多劝,拄拐确实有助于康复,找我有事?
刘星顽皮地拨弄额前碎发:是小樰要见你,说想咨询手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