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保姆描述的情况吻合,不过我们在胃里检测到了米酵菌酸。江晓淇将化验单递给何烁,现在可以确认是食物中毒了。
向何烁说明后,江晓淇转向站在保姆身后的两名警员解释道: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 ** ,会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
食用被这种 ** 污染的食物可能引发中毒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这种 ** 主要存在于发酵玉米制品、变质银耳以及其他变质的淀粉类食品中......
木耳炒肉!何烁和江晓淇异口同声地喊道。
你们用的不是当天泡发的木耳?江晓淇紧盯着保姆,这正是中毒事件的关键所在。
听到可能致死的严重后果,保姆更加慌乱。俺真不知道,前两天俺请假回家了。今天回来看见厨房有泡好的木耳,是李文慧让俺炒的。
她说木耳是她泡的,她丈夫想吃这道菜。正好俺回来了,就让俺做了。
俺以前也吃过木耳炒肉,从来没出过事。
老天爷,这到底是造的什么孽!她捶胸顿足,觉得自己闯了大祸。
江晓淇深吸一口气解释道:新鲜木耳本身无毒,但隔夜泡发的木耳很可能产生米酵菌酸。
如果木耳本身就有毒,早就被列入禁食名单了。
很多人并不了解隔夜泡发木耳的危险性,误食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这时海洋推着一名男性患者冲了进来,几名护士手忙脚乱地搀扶着。
江主任,患者洗胃后突然抽搐,快!还没进抢救室,海洋就大声呼喊江晓淇。
江晓淇和何烁立即上前接手,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后,江晓淇对护士下达指令:立即肌注镇静剂。
何烁检查患者时发现,除了抽搐症状外,还出现了皮下出血、蜘蛛痣和面部黄疸等症状。
他是不是吃了很多?何烁转头询问保姆。
手足无措的保姆连忙点头:他特别爱吃木耳,以前俺做的都没出过事......
木耳虽可食用且味道鲜美,但人们常因贪食而忽视潜在风险,最终酿成悲剧。
病床上,**的抽搐症状有所缓解,但其余体征未见改善。何烁注意到患者身上的蜘蛛痣,这提示其肝脏存在慢性器质性病变。他转向神色慌张的保姆问道:雇主平日饮酒情况如何?是否有既往病史?家里还有其他亲属吗?
保姆绞着衣角回答:俺不清楚他家的事...就听饭桌上提过,以前工作应酬喝得凶。现在太太管着只让喝红酒,量也少了。这真不关俺事!
别紧张,只是例行询问。何 ** 抚道。初步了解情况后,他快步走进抢救室,对正在查看检验报告的江晓淇说:患者疑似肝硬化病史,肝功能查了吗?
查过了,但情况不乐观。江晓淇眉头紧锁,米酵菌酸中毒尚无特效药,只能联合对症治疗。
话音未落,患者突然剧烈抽搐,暗红血液呈喷射状呕出,将江晓淇的白大褂染得猩红刺目。心电监护仪随即响起尖锐警报,血压数值急速下滑。
立即催血常规!备3单位红细胞悬液!江晓淇语速飞快。待护士飞奔而出,她又急促道:何烁,床旁超声引导穿刺,抽腹水!
何烁迅速定位穿刺点,接过护士递来的无菌包。手套!消毒!随着冰冷器械的碰撞声,穿刺针精准刺入腹腔。此时患者呼吸频率骤然加快,胸廓剧烈起伏,很快出现明显的三凹征。
江主任,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监测护士急声汇报。
江晓淇果断放下听诊器:准备气管插管!抢救室内顿时响起撕开插管包装的刺啦声。
江晓淇正在评估患者病情恶化风险,肝肺综合征的可能性尚未排除。此刻监护仪的尖锐警报证实,患者的恶化速度远超预期。
江主任,3床女性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张泠的声音从隔壁抢救单元传来,两侧心电监护同时亮起红色警示。
江晓淇快速环视医疗团队:海洋在哪?
正在处理儿童病患。张泠瞥向角落的抢救台,暂时抽不开身。
何烁闻言上前:我来处理。得益于系统奖励的高级气管插管技术,这已非他首次应对此类危急情况。
有把握吗?江晓淇审视着这位年轻医生。气管插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毫米级的操作精度,她并不清楚何烁此前的成功案例。
何医生上周刚完成一例儿童插管。参与过那场抢救的张泠立即佐证。
得到确认后,江晓淇果断颔首:开始吧。
转移至3床时,何烁注意到患者面部已浮现黄疸——显然也是那道致命菜肴的受害者。
调整 ** :仰卧,肩部垫高,头颈后仰。何烁边下医嘱边接过喉镜。在张泠协助完成 ** 固定后,镜片沿着患者舌背弧度平稳推进,精准挑起会厌软骨暴露声门。
当患者吸气瞬间,气管导管如利箭入鞘般滑入气道。随着管芯退出,牙垫就位,整个操作行云流水。
导管深度21厘米。何烁抬头呼唤:需要呼吸音确认。
江晓淇掀开隔帘箭步上前。听诊器在患者胸廓移动片刻,她向何烁竖起拇指:位置完美。
固定导管。随着医嘱下达,护士迅速完成气囊注气。当呼吸机管路接通的瞬间,何烁绷紧的肩线终于放松——幸好今日多了一个能分担压力的人。
加急肝功能、血气分析、肺血管造影和ct。何烁语速飞快。复述医嘱的护士已冲向检验科。
两小时后,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暂时稳住。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这一家四口的父母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两个孩子则在留观室继续接受输液治疗。
何烁心里清楚,两个孩子中毒症状较轻,只要熬过这两天就能自行恢复。但他们的父母能否挺过来,医生们已经尽了全力,现在只能靠病人自己的意志了。
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何烁突然明白了系统发布这个任务的用意。这原本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中毒事件,却可能致命。米酵菌酸一旦深度中毒,其危险程度堪比百草枯——同样没有特效解药,而且连百草枯那样的抢救窗口期都没有。
与此同时,何烁也为科普宣传的事发愁。除了日常工作,他的社交圈仅限于微信,微博那点粉丝量根本起不到宣传效果。从医院到爱情公寓这一路,他都没想出好办法,只能回去问问贝薇薇有没有主意。
大神回来啦!贝薇薇见到何烁,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诸葛大力也在,两人正围着电脑帮贝薇薇完善游戏设计。
游戏进展如何?何烁换好拖鞋在沙发坐下。贝薇薇早就备好了冰镇柠檬红茶。
有大力的帮忙顺利多了。贝薇薇回到电脑前,之前看何烁迟迟未归还很担心,现在总算安心了。
何烁放下水杯:能暂停一下帮我想个主意吗?他确实遇到了难题。
贝薇薇和大力同时转头,惊讶的眼神仿佛在说:还有能难倒你的事?
今天急诊收治了一家四口,都是米酵菌酸中毒。现在两个孩子的父母在IcU,能不能熬过24小时还是未知数。
而中毒原因,只是一道家常的木耳炒肉。
什么?贝薇薇难以置信地看向厨房,她以前也给何烁做过这道菜,从没出过问题。
诸葛大力立刻反应过来:是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 ** 吧?
何烁点头:你看,薇薇也不知道隔夜木耳会中毒。看来确实需要做一次大规模的科普宣传。
之所以鲜少人知道隔夜泡发木耳的危险,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是现泡现吃。
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食用完全安全。
但如果有人忘记处理浸泡的食材,第二天舍不得丢弃而继续食用,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何烁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进行科普宣传?通过什么渠道?能否引起大众关注?
这原本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负责烹饪的多为家庭主妇,正是何烁首要的目标人群。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虽然有了想法,却连最基本的推广方案都尚未成型。
可以先尝试通过小贤哥的《你的月亮我的心》节目。贝薇薇托着腮看向何烁,举手提议的模样显得格外俏皮。
大力沉思片刻后说:小贤哥的节目确实是个宣传渠道,但听众主要是都市年轻人。
现在年轻人普遍依赖外卖服务,科普效果可能有限。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视频平台进行科普推广,将目标受众锁定在家庭主妇这个年龄段,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何烁轻叹一声。大力的建议他并非没考虑过,只是他平时很少接触这类软件,虽然偶尔刷视频,但完全没有粉丝基础。
你们认识什么网络红人吗?
大力和贝薇薇同时摇头。
她们日常除了上学就是打游戏,即便认识游戏主播也无济于事,受众群体完全不匹配。
网红...目标受众...
何烁喃喃自语,手指轻轻叩击太阳穴。
当目光扫过贝薇薇的电脑屏幕时,看到游戏制作界面突然灵光一闪,拍了下额头:我怎么把封滕给忘了。
封腾?贝薇薇和大力异口同声地问道。
没什么,一位病患家属。你们继续忙游戏,我去打个电话。何烁回到房间,翻找封滕的联系方式。
这是之前封腾主动留下的,表面说是为了感谢何烁,保持联系。实际上何烁心知肚明——要找到与薛杉衫血型匹配又自愿捐献的人选,除了他还能有谁?
如果薛杉衫再次需要输血,作为医生的何烁自然是最佳选择。既然封滕都这么直接,他也没必要客气。
何医生,发生什么事了吗?封腾接到电话时颇感意外。
想请教一下,贵公司有没有涉足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
封腾略作思索,“可能需要查一下。”毕竟他最近的心思全在薛杉衫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