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笔丰厚的进账。宋兴华嘴角微扬,但目光很快投向远方。东观易打,子洪口难攻啊!子洪口是比管头据点更加坚固的山体要塞,反斜面工事、混凝土路障......制高点还有九二式步兵炮......
宋兴华用全景地图观察子洪口战况,吴满仓正集中火炮轰击暗堡。
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牺牲,宋兴华利用空间投放,直接往子洪口防御工事的各个节点投放了大量20公斤级NG药包,一起引爆,团灭了所有守军,进攻子洪口的战士被这突然爆发的一连串爆炸给弄迷糊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但是子洪口确实拿下了,有几个迷信的战士说了老天爷降下天谴。
没过多久,通讯兵跑了过来:“旅长!赵团长和吴副团长电报!”
宋兴华接过电文,迅速浏览。
赵勇那边汇报:东观镇据点日军负隅顽抗,依托碉堡工事死守。我团集中山炮营火力,精准拔点,逐一清除敌方火力点。步兵随后发起冲锋,经过约一小时激战,全歼守敌一个中队,攻克东观镇。具体战果正在清点。
而吴满仓发来的子洪口战报,则充满了惊疑和兴奋:
“旅长!子洪口拿下了!但…太邪门了!鬼子工事极其坚固,火力点隐蔽且刁钻,我按计划组织炮火准备,压制并试图摧毁其暴露火力点,正准备组织突击队进行抵近爆破,减少伤亡。谁知,就在炮击间歇,鬼子整个防御体系内部,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生了连续不断的剧烈爆炸!不是我们的炮弹!爆炸是从他们的坑道、暗堡、弹药库甚至悬崖上的‘天雷’点从内而外同时爆发的!威力极大!整个子洪口地动山摇,所有主要工事节点几乎被同时端掉!里面的鬼子估计全完了!战士们冲上去基本没遇到抵抗,只有零星几个被震懵的鬼子…现在兄弟们都在议论,说是老天爷发怒,降下天谴了!…旅长,这…”
宋兴华看着电报,脸上露出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笑容。空间投放配合NG炸药,这种超越时代的“定点清除”方式,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与神迹何异?他回复吴满仓:“不必疑虑,或许是敌军操作失误引发连环爆炸,亦或是我军炮火侥幸命中要害。迅速打扫战场,巩固阵地,统计战果上报。”
他几乎可以想象,子洪口这场“天谴”,又能为他带来多少军功——至少是一个加强中队级的歼灭胜利,以及大量缴获。
果然,片刻之后,系统提示再次响起:
【叮!子洪口据点攻防战胜利结束,判定为营级(大队级)战斗胜利,奖励军功值......】
【叮!击杀\/俘获日军总数约......具体军功值计算中…】
【叮!缴获子洪口据点大量弹药、物资、火炮(预计可供给1000人以上),额外奖励军功值......】
【此战获得军功值超过点。】
【当前军功值总额:,000+ 】
“漂亮!”宋兴华忍不住轻赞一声。这一晚上的行动,收获远超预期。
他收起思绪,对身旁的冈田翔太和佐藤明彦笑道:“走,我们去看看我们的‘新朋友’们。”
俘虏聚集点,气氛怪异。两百多名伪军垂头丧气地蹲在一起,被独立旅战士们看管着。而那一百多名日军俘虏则围坐成另一堆,他们脸上更多的是茫然、惊恐和不解,许多人不时偷眼看那些看守他们的、穿着类似日军军服但臂章不同的同盟军战士。
冈田翔太、佐藤明彦以及同盟军的战士们则异常忙碌和…兴奋。他们穿梭在日军俘虏中,用日语急切地交谈着:
“诸位,醒醒吧!我们的敌人不是中国人民,而是国内的军国主义者!”
“你们也是工人农民出身吧?为什么要为统治阶级的战争当炮灰?”
“看看我们同盟军!在这里我们作为日本同志被尊重。一起走上反战的道路吧!”
有些俘虏低头不语,眼神闪烁;有些则面露讥讽,显然不信;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年轻士兵,听着乡音,看着这些“同胞”确实没有受到虐待,反而神情激动地宣传反战思想,他们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宋兴华走过来时,正好看到佐藤明彦在对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日军俘虏耐心说话:“…所以,你该做的不是在这里无谓地死去,而是了解真相,和同志们一起走正确的路…”
那个年轻俘虏抬起头,看着佐藤,又看看走来的宋兴华(显然从服色看出是高级军官),眼神复杂,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
冈田翔太兴奋地跑到宋兴华面前:“旅长同志!成果很大!至少有三十人表示愿意了解我们的思想,有十几个人态度转变很快!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他们一定能成为我们同盟军的新鲜血液!”他的眼神火热,仿佛已经看到了同盟军队伍壮大的景象。
宋兴华赞许地点点头:“很好!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耐心细致地做。这些人,将来会是捅向日本军国主义心脏的尖刀。”
很快,东观和子洪口的捷报也相继传来,详细战果还在统计,但据点确已攻克。宋兴华命令各部迅速打扫战场,收拢部队和俘虏,向预定集结地点转移。
天色蒙蒙亮时,三路大军在预定的山谷中汇合。
独立1团团长赵勇带着官兵们,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押着不少俘虏和缴获。 独立2团副团长吴满仓则带着子洪口的胜利之师赶来,战士们脸上还带着“天谴”带来的惊疑和兴奋,议论纷纷。 宋兴华带着旅部直属队和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押着数量最多的日伪俘虏,尤其那一百多名日军俘虏,格外显眼。
三股洪流汇合,场面顿时热闹起来。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战士脸上。而当他们看到同盟军战士们围着那些日军俘虏,不是打骂而是耐心“讲课”时,都感到新奇又敬佩。
“好家伙,旅长真厉害,真能让鬼子打鬼子啊?”
“你看那群小鬼子,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听说叫啥…日共?反战同盟?反正能减少咱们的牺牲,就是好事!”
同盟军的战士们则根本无暇休息,他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感化”新俘虏的工作中,特别是对那些日军俘虏,更是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恨不得立刻就能让他们调转枪口。那种迫切想要扩大队伍、证明自身价值、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灭亡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宋兴华看着眼前这支汇聚起来的、愈发壮大的队伍,看着系统面板里再次暴涨的军功值,目光越过群山,仿佛看到了那座已成孤城的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