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订单从天而降
就在嫂子们还在为大队的插手焦头烂额时,一个意外的机会落在了她们头上。
王兰带着笑意赶来:“好消息!县里准备举办一次‘拥军慰问演出’,要做一批演出服,时间紧、任务重。妇联推荐你们嫂子学院试一试。”
一句话,嫂子们都愣住了。
刘翠瞪大眼睛:“演出服?那可不是随便缝几件衣裳啊!这要是做砸了,可丢人丢大了。”
秀芬却眼睛一亮:“嫂子,这是机会!要是咱们做出来了,不光是公社,大队都得服气!”
玉华心头一热,她明白,这就是那一票“大”的。
二、嫂子们的心思
消息一传开,嫂子们议论纷纷。
“我针脚细,能行!”
“我手快,熬几宿都不怕!”
“可是……要是真完不成呢?咱们丢的可是嫂子学院的脸!”
有人踌躇,有人兴奋。
玉华站起来,沉声说道:“怕没用。咱们想抬头做人,就得拼一回!再说,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咱们所有嫂子的事。要干,就一起干!”
这话点燃了大家的心。嫂子们纷纷拍胸脯:“干!咱们嫂子学院就从这回打响名号!”
三、挑战与难题
订单下来了:五十套演出服,两周时间。
嫂子们看着图纸直吸凉气——衣服鲜艳、款式新潮,跟她们平时做的棉袄棉裤完全不一样。
“这得用细布,还得绣花?我的娘啊,这活太细了!”
“咱们针车都是旧的,能行吗?”
更麻烦的是,布料得去城里买,资金不足。
玉华咬牙:“我去找老林商量,看能不能先赊点布料。”
嫂子们一听,都有些心疼:“嫂子,你一个人能行吗?”
玉华笑笑:“咱们嫂子学院不是一天就有的,撑过这回,后头的路就顺了。”
四、团结的力量
布料买回来了,任务也正式开始。嫂子们分工明确:
——刘翠带头裁剪;
——秀芬负责绣花;
——小梅几个人负责缝合;
——剩下的嫂子分班倒,帮忙熨烫、检查、打下手。
夜里,嫂子们的院子灯火通明。针车声、说笑声、孩子的哭闹声混在一起,却热闹而有力。
“嫂子,线断了!”
“快递过来!”
“嘿,这一针绣得真好看!”
有人熬红了眼,有人手指被针扎破,可没有一个人喊苦。
五、突如其来的变故
可就在进度过半时,意外发生了。
一天夜里,嫂子们正在赶工,忽然有人急匆匆跑进来:“不好了!布料少了一大捆!”
嫂子们一听,全都慌了。那捆布料是做最后十套衣服的,没有它,订单就无法完成!
刘翠气得拍桌子:“准是有人眼红咱们,偷偷搞鬼!”
嫂子们炸开了锅:“要是任务完不成,咱们就成了笑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玉华。
她沉着脸,深吸一口气:“别慌!这点破事还压不垮咱们。明天一早,我亲自去城里,再买布料回来!”
嫂子们一听,心又稳了。
但玉华心里清楚:这不只是布料丢了,而是有人在暗中伸手,想要掐掉嫂子学院刚冒出来的苗头。
这一次,她必须扛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