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章正月十五反伏击粉碎“乌鸦组+还乡团”阴谋,马组长招供国民党军要“3月断正定军粮线”。
2月10日的清晨,石家庄军区的军粮车刚装完最后一袋小米,陈宇揣着护心镜与半块玉佩,踩着结冰的土路,和刘勇的护送队一起——骡车轱辘“咕噜”转,山沟里的风,藏着特务的枪口。
(清晨六点·石家庄军区粮库——装粮的热汗)
粮库的土坯墙贴满《军粮运输守则》,红布挂在门檐,风卷布角“哗啦”响。
50辆骡车排成长队,车夫老栓甩着鞭子,骡马“咴咴”叫,粮袋上的“军”字被霜打湿,泛着白。
“陈副局长,50车小米,够正定前线吃半个月!”刘勇扛着晋造17式步枪,枪栓“哗啦”响,粗喘着说,“俺带机枪班走前面,您和林科长坐最后一辆车押阵,稳当!”
陈宇摸了摸粮袋,小米的糙粒硌着手心:“让战士们把棉帽檐压低,山沟里风大,别冻得握不住枪——还有,每辆车都拴个铜铃,铃不响就是出事了。”
林悦抱着急救包跑过来,耳尖冻得通红,声音带气音:“急救包都备好了,里面有止血粉和绷带,还有老乡送的草药膏,治枪伤管用!”
她突然拽住陈宇的胳膊,把护心镜往他胸前塞:“昨天擦了三遍,铜面亮得很,别嫌沉,带着安心。”
陈宇笑着把护心镜别在棉袄里,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放心,等送完粮,带你去正定吃汤圆。”
林悦的脸暇更红了,垂眼抿唇,指尖无意识抠着急救包边角——骡车的铜铃“叮铃”响,队伍缓缓动了,玉米杆“哗哗”扫过车帮,像在为他们送行。
(上午八点·正定县城外山沟——枪声与爆炸)
山沟的路面结着冰,车轮“咕噜”碾过,冰碴“咯吱”响。
刘勇举着望远镜,突然顿住:“不好!山上有黑影!”
话音刚落,“砰”的一声枪响,子弹“嗖”地擦过他的耳边——山上冲下来几十人,举着美式步枪和长矛,领头的特务臂章绣着“乌鸦”,正是马组长招供的“国民党第3军残余”!
“卧倒!”陈宇一把将林悦按在车底,护心镜硌得胸口发疼——“轰隆!”美式手榴弹炸翻3辆骡车,粮袋“哗啦啦”撒在地上,小米混着冻土,成了白花花的一片。
“小张!老李!”刘勇嘶吼着,看见两个战士倒在地上,血“汩汩”渗进冰面,“机枪班!压制火力!”
捷克造轻机枪“哒哒”响,子弹扫过山坡,特务们躲在石头后,举枪反击。车夫老栓抱着粮袋,趴在车下喊:“陈副局长!车轱辘卡坑里了!动不了!”
陈宇蹲在车底,指尖触到车轮上的“凹痕”——闪显突然触发(第一次闪显,轻微头晕)!
昨天的山沟里,特务们拿着铁铲“叮叮”挖路面,在车轮必经处挖小坑,领头的咬着烟说:“卡主车轮,共军跑不了,炸起来更方便!”
“把车轮下的石头挪开!”陈宇猛地喊,额头冒冷汗,“顺着路边的草痕走!草没被踩过,是安全路线!”
(上午八点十分·山沟底部——反击与冲锋)
刘勇听见喊声,立刻挥挥手:“战士们!挪石头!按陈副局长说的走!”
战士们抱着枪,蹲在车旁“吭哧”挪石头,冰碴“簌簌”掉在手上,冻得通红也没停。
“望远镜给俺!”刘勇夺过望远镜,镜片扫过山坡——特务的伏击圈右侧,有片矮树丛,没架机枪,是个漏洞!
“二队绕到右侧树丛!”刘勇攥着铁链,链声混着粗喘,“扔手榴弹!炸懵他们!一队跟俺冲上山!”
二队的战士们猫着腰,踩着草痕“沙沙”绕过去,掏出巩县兵工厂造手榴弹,“嗖”地扔向树丛——“咚!咚!”爆炸声里,特务们喊着“娘的!共军绕后了!”
“冲!”刘勇举着晋造17式步枪,带头冲上山坡,枪托撞在石头上“哐当”响。
陈宇也举着枪,跟在后面,护心镜的铜面反光,晃得特务睁不开眼。
“砰!”陈宇一枪击中个举枪的特务,特务“噗通”摔在坡上,美式步枪“哐当”滚下来。
林悦带着轻伤的战士,爬向受伤的战友,急救包“哗啦”打开,撕绷带的声音“沙沙”响:“坚持住!止血粉撒上就不疼了!”
(上午八点二十分·山坡顶部——俘虏与缴获)
特务们被前后夹击,慌得像没头苍蝇,有的往山沟里跑,有的举着枪喊“俺投降!”
“别跑!”刘勇甩出铁链,“哗啦”缠住个跑在最后的特务,“咔嗒”锁上手铐,“敢断军粮线,活得不耐烦了!”
陈宇追到坡顶,看见个特务正往粮袋里塞东西——是包白色粉末!
“住手!”陈宇扑过去,按住他的手,粉末“簌簌”撒在地上,“这是啥?说!”
特务抖得像筛糠:“是…是泻药!国民党军让俺们撒在军粮里,让前线战士吃了拉肚子…断不了粮,就毁粮!”
“押下去!”陈宇攥紧拳头,指节泛白——原来“3月断粮”是幌子,下毒才是真招!
刘勇走过来,手里拎着缴获的武器:“陈副局长,抓了15个特务,其余都打死了,缴了十几支美式步枪,1挺捷克造轻机枪,还有20颗美式手榴弹和部分弹药!”
战士们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山沟里的冰碴“簌簌”掉——骡车的铜铃又响了,这次是胜利的声。
(上午九点·山沟底部——包扎与热红薯)
“陈宇!你受伤了!”林悦突然跑过来,声音发颤,指着他的肩膀——血正从棉袄渗出来,是刚才挡子弹时被擦中的。
她蹲下来,撕下自己的衣角,是块蓝布,还带着她的体温:“别动,俺给你包扎。”
布条“沙沙”缠在陈宇的肩膀上,林悦的指尖轻轻碰了碰伤口,轻声说:“下次别总冲在前面,你要是伤着,俺…俺们都担心。”
陈宇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没事,擦破点皮——你看,护心镜没白带,子弹没打透。”
护心镜从棉袄里露出来,铜面沾着点血,却亮得很。
“陈副局长!刘队长!”山沟口传来喊声——老栓领着几个老乡,扛着热红薯跑过来,红薯“腾腾”冒热气,“俺们听见枪声,就知道是特务捣乱,给你们送点红薯,暖暖身子!”
老乡们把红薯塞给战士们,粗瓷碗里的米汤“呼呼”冒热气,混着小米香,飘满山沟。
老栓咬着红薯,笑出褶子:“俺们庄户人,就盼着军粮能送到前线,打跑国民党,俺们才能安稳种地!”
(上午十点·正定县城门口——招供与密电)
护送队终于到了正定县城门口,城门上的“正定”二字,被阳光照得发亮。
被俘的特务被押进县城派出所,最年轻的那个“噗通”跪在地上,哭着喊:“俺都说!俺们是国民党第3军的残余,被‘乌鸦’组收编的,头头叫‘老鸦’,说‘2月15号会给俺们发密电,告诉真的进攻日期’——之前说3月,是骗你们的!”
陈宇摸出怀表,指针指向十点十分:“2月15号?密电科肯定能截到!”
林悦掏出笔,指尖“沙沙”记:“俺这就给王秀兰发报,让她24小时盯着密电,别漏了‘老鸦’的消息!”
刘勇扛着缴获的捷克造轻机枪,拍着枪身笑:“有这挺机枪,下次特务再来,俺让他们有来无回!”
县城里的汤圆香飘过来,车夫们卸着粮袋,骡马“咴咴”叫,战士们举着枪,站在粮车旁——军粮送到了,可“老鸦”的密电还没到,真的进攻日期,像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
(中午十二点·正定县城粮站——休整与约定)
粮站的院子里,战士们坐在石阶上吃红薯,笑声“哗哗”响。
陈宇坐在门槛上,林悦递过碗汤圆,糖汁沾在碗边:“吃口汤圆,甜甜蜜蜜的,刚才打仗肯定吓着了。”
陈宇舀起一个,递到她嘴边:“你也吃,刚才你包扎的时候,手都在抖,肯定也怕。”
林悦咬了口汤圆,耳尖泛红:“俺不怕,有你在,还有战士们,俺知道能赢。”
刘勇走过来,手里拿着张纸:“陈副局长,这是缴获武器的清单,捷克造轻机枪最管用,射程远,火力猛,下次护送军粮,俺就带着它!”
陈宇接过清单,指尖划过“捷克造轻机枪”几个字:“2月15号密电一到,咱们就知道国民党的真动静——不管他们啥时候来,咱们都守住军粮线,守住正定!”
阳光照在院子里,粮袋堆得像小山,“军”字亮得晃眼——骡车歇在一旁,铜铃偶尔“叮铃”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密电之战”,敲着前奏。
【互动投票】
“乌鸦”组头头“老鸦”发的密电里,“真进攻日期”最可能是哪个?
A. 2月20号(距离截密电仅5天,打个措手不及)
b. 3月5号(之前骗说3月,混淆真假日期)
c. 3月15号(等新兵补充完,再发动进攻)
【军事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本次战斗缴获的捷克造Zb-26轻机枪(1926年式) ,是石家庄解放后公安肃特的“火力主力”:
- 基本参数:口径7.92mm,全长1165mm,枪管长602mm,全重9.6kg,弹匣容量20发,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500发\/分钟;
- 性能特点:采用风冷式枪管(可快速更换,持续射击不发烫),枪托木质防滑,瞄准具为弧形表尺(适合山地伏击战);弹药与晋造17式步枪通用(7.92mm毛瑟弹),后勤补给方便;
- 实战用途:山沟伏击战中,刘勇的机枪班用该枪压制山坡特务火力——800米射程覆盖整个伏击圈,20发弹匣连续射击3次,就逼得特务躲在石头后不敢露头。
其快速换枪管设计,让机枪在零下10c的低温里,仍能持续射击10分钟,为战士绕后冲锋争取了关键时间,是当时“以少胜多”的核心火力装备。
【追更引导】
下章密电惊魂预告:密电里的进攻日期(1948.2.15,皋平边区公安局密电科),王秀兰的密电科24小时守着电台,终于截到“老鸦”的密电——乱码里藏着“3月1号,进攻正定军粮库”的消息!
可密电刚破译一半,电台突然被干扰,“老鸦”发来了第二段密电:“内鬼已在密电科,真日期在第三段!”
陈宇赶到密电科时,王秀兰的助手小苏突然举枪对准她:“俺是‘老鸦’的人。
密电科居然有内鬼。”更惊险的是,林悦查出“老鸦”就是之前“炸死”的杜葆田,他根本没去北平,一直在皋平藏着。
陈宇既要保护王秀兰抢密电,又要抓内鬼小苏,还要去皋平抓杜葆田——三线危机同时炸响!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在乱码里揪出真日期,粉碎“老鸦”的最后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