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苏寒拨通了张爷爷的电话。
张爷爷,年前能送一批药材来吗?我现在跟郑老学习调理药膳,郑老说最近天麻和当归的行情不错。我也想做点药材收购的生意,您看行不行呢?
行啊!张爷爷爽快地答应,我这儿刚收了一批上好的茯苓,你要的话,我后天给你捎过去。
苏寒记下数量,心里盘算着利润。
挂断电话后,她翻开账本,在药材生意一栏更新了计划:
**【年前药材收购】**
**目标**:天麻5斤、当归3斤、茯苓2斤
**预算**:¥200
**预期利润**:待定(郑老溢价收购)
写完合上账本,转身向百货公司走去。
苏寒来到缝纫机柜台前,几台崭新的机器整齐陈列着。售货员见她一个小姑娘独自来看,有些怀疑:小朋友,你家大人呢?
我自己买。苏寒挺直腰板,指向其中一台蝴蝶牌缝纫机,这台能试用吗?
售货员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苏寒坐下,熟练地穿线、踩踏板,布料在针脚下迅速缝合,线迹平整均匀。
哟,你还会用啊?售货员惊讶道。
嗯,学过。苏寒笑了笑。
最终,苏寒以38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台机器,还额外配了各种压脚和线轴。并给售货员留了地址,让她帮忙叫了辆三轮车,把缝纫机运回了107号院。
腊月的风像裹着冰碴的鞭子,抽打在苏寒裸露的脖颈上。她缩了缩脖子,推开打印店的玻璃门。
此时,打印店的小徒弟黄小雨正在踮着脚更换灯管,因为苏寒的开门声差点摔下凳子:“苏老师,王叔去进货了,让我看店。”
苏寒看着这个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女孩很实在,也很勤快。还尊称自己为老师“忙完过来考考你”
黄小雨本来还很紧张,但一坐到打字机前就稳了下来。苏寒站在她身后,看着这个连字母都认不全的姑娘,盲打速度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手腕再抬高些,不能压到空格键。苏寒轻轻托住她的肘部,F键和J键的凸起感要记住。
阳光透过冰花斑驳的窗户,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
黄小雨的影子笨拙却认真,苏寒的影子纤细而笃定,像两株不同季节的植物共生在同一片光影里。
当黄小雨成功输入第一张稿件时,苏寒瞥见挂钟——11:47,比预计快了十三分钟。
合格。她在考核表上打了个勾,继续指法的感觉和盲打速度。
从包里掏出个纸包,奖励你的,德仁堂的梨膏糖。
黄小雨眼睛亮了起来:“谢谢苏老师!”
苏寒拿起店里收到的急件打开另一台电脑,开始处理……
正午的德仁堂飘着当归炖羊肉的香气。郑老正在教徒弟们辨认伪品天麻,见苏寒进来“寒丫头快过来。”
苏寒熟门熟路地系上围裙,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今天学什么?
川贝枇杷膏。老人指向灶台上的铜锅,火候差一分,药效差十分。
苏寒凑近铜锅,蒸汽扑在脸上带着蜂蜜的甜香。
前世她在医院打工三年,做过护工,后来报名护士资格考试,又做了三年护士。却从没机会接触这样的精品药膳。
郑老的手突然覆上她的,带着她匀速搅拌:要这样,顺一个方向,不能停。
铜锅里的膏体渐渐变得透亮,郑老突然往她手里塞了片东西:含着。
清凉感在舌尖炸开,是薄荷脑混合冰片的味道。
记住比例。郑老往她笔记本上指了行小字,川贝与蜂蜜一比三,枇杷叶要去毛...
阳光慢慢西斜,药柜的影子越拉越长。
当苏寒终于熬出合格的成品时,郑老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明天带着这个去找张老头,就说我验过的。
包里是几块黑褐色的药材,断面有云锦花纹——上等茯苓,价比黄金。苏寒刚要道谢,老人却摆摆手:你奶奶今天咳了几声?
早上三次,有白痰。
加两钱陈皮在晚药里。郑老转身抓药,下周学阿胶糕,带块干净纱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