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某地 · 神经战实验室
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数百个脑电波信号实时跳动着,构成一幅诡异的神经活动图谱。身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神经战系统的最后参数,量子计算机组发出幽蓝的光芒。
杏仁核恐惧反射激活阈值设定为0.7,海马体记忆干扰模块校准完成。首席科学家注视着全息投影上的脑区模型,前额叶抑制程序就绪,可以实施分级神经干预。
将军凝视着屏幕上一组组跳动的脑电波数据:慑心计划。让前线的战士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
台海前线 · 金门岛滩头阵地
台军特种部队正在紧张布防,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一阵奇异的低频脉冲声,声音若有若无,却直透脑髓。
什么声音?中士王明德皱眉按住太阳穴,好像是从那边无人机传来的......
话音未落,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恶心,眼前的战友面容开始扭曲变形,滩头的礁石仿佛在蠕动。
三维神经攻击
系统通过三种方式同步实施神经攻击:
次声波矩阵:12架无人机组成阵列,释放4-8hz低频声波,引发内脏共振
定向微波脉冲:地面发射站调制2.4Ghz电磁波,精准干扰神经突触传导
光脉冲刺激:高空飞艇投射特定频率闪光,诱发大规模光敏性癫痫
前线崩溃
攻击开始5分钟内:
金门守军出现集体性呕吐、眩晕,士兵瘫倒在阵地上;
马祖岛哨兵突发集体癫痫,口吐白沫抽搐不止;
澎湖指挥部军官产生严重幻觉,开始自相残杀。
紧急报告!前线部队突然集体失去战斗力!台军参谋长对着通讯器惊呼,症状类似集体食物中毒,但所有阵地同时发生!医疗队也出现相同症状!
神经科学原理
战后分析揭示系统的恐怖之处:
神经同步技术:利用a脑波共振原理,实现群体性神经干扰
阈值精确控制:作用强度可精确到毫安级别,避免造成永久性伤害
环境自适应:根据温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实时调整发射参数
个体差异化: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人种的神经敏感度差异
美方紧急反应
检测到异常电磁辐射!频谱特征未知!美军Rc-135侦察机电子战军官惊呼,疑似新型神经武器!立即后撤!
第七舰队司令看着卫星传回的前线混乱画面:所有舰船立即撤至安全距离!启动全频段电磁屏蔽!
人道主义考量
值得注意的技术细节:
使用非致命剂量,所有症状通常在24-72小时内完全消退
刻意避开民用频段和居民区,作战半径精确控制到米级
每半小时通过广播用中英文警告对方撤离受影响区域
对医疗人员实施豁免政策,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战略效果评估
72小时作战数据显示:
台军11个前线阵地、23个哨所完全失去战斗力
美日军事顾问团紧急撤离台岛,军事协作陷入停滞
台海防线出现150公里宽的防御缺口
敌军非战斗减员率达到惊人的73%
国际社会反应
《自然》杂志:人脑神经科学被武器化,伦理边界被彻底突破!」
《联合国公约》:紧急呼吁制定《神经战武器禁用公约》!」
《华盛顿邮报》:战争进入意识控制新时代,人类最后防线面临挑战!」
技术突破亮点
战后技术评估显示:
系统可同时影响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作战人员
作用精度可达到个体级别,实现定点神经打击
具备机器学习能力,越使用越精准
与脑机接口技术结合,可实时监测打击效果
战场后续
当台军士兵陆续从眩晕中恢复时,发现整条防线已经被全线突破。一位康复的士兵在日记中写道:那感觉就像灵魂被抽走,身体不再属于自己。我们输掉了一场没有子弹的战争。
历史意义
这场持续72小时的神经战,标志着战争形态从物理摧毁、信息对抗,进入直接攻击人类意识的新纪元。一位军事专家在战后研讨会上指出:当我们能够控制敌人的神经系统时,战争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