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的晨曦中,一艘30万吨级的VLcc油轮远洋珍珠号正缓缓驶入马六甲海峡最狭窄的航段。突然,船上的航行警告系统发出刺耳警报。
前方发现不明漂浮物!多个水下目标接近!船长抓起对讲机,全船警戒!向海事部门报告!
几乎同时,吉隆坡和新加坡的海事部门收到多起类似报告:马六甲海峡多处发现可疑漂浮装置,部分水域检测到异常水声信号。
——
北京,国家能源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能源运输航线图,代表油轮的光点密集汇聚在马六甲海峡区域。主任李建国神色凝重:立即启动能源安全应急预案,通知所有中方油轮提高警戒级别。
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原油的8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每天约有1300万桶原油通过这条海上生命线。
——
联军指挥部内,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上将盯着海图:中国人不会轻易让步,我们必须做好最坏准备。
但令他意外的是,中国方面的反应异常冷静。外交部发言人只是表示:相信相关国家能够保障国际航道安全,并未如预期般强烈抗议。
——
真正的应对措施在悄无声息地展开:
中缅原油管道输送量提升至最大设计产能
中俄原油管道开启备用泵站,输油量增加20%
新疆煤炭基地增产保供,日均增加100万吨供应
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开始有序释放储备
——
更令人惊叹的是能源调配的效率。国家电网启动跨区域应急调度,特高压输电线路满负荷运行,将西部风电、光伏电力源源不断输往东部沿海。
我们建立了多能互补的能源保障体系。国家能源局局长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即使马六甲海峡完全中断,我们也能保障基本能源供应。
——
国际能源市场开始剧烈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单日上涨8%,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飙升15%。但令人惊讶的是,中国进口能源价格涨幅远低于市场预期。
他们提前锁定了大量长期合约。一位新加坡交易员感叹,这种未雨绸缪的能力令人敬畏。
——
72小时后,远洋珍珠号终于安全抵达青岛港。船长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航程中遇到一些干扰,但整体通航秩序正常。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存在让我们感到很安心。
事实上,中国海军已在海峡西口建立护航机制,054A型护卫舰昼夜不停地巡逻,确保中方商船安全。
——
这场看似危机的考验,反而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体系的实战检验。当西方媒体还在预测中国将陷入能源危机时,各地的工厂依然机器轰鸣,城市的灯火依然璀璨如星。
我们用了20年时间构建能源多元供应体系。李建国在总结会上说,今天看来,所有的未雨绸缪都是值得的。
夜幕降临,从太空俯瞰地球,中国的版图依然灯火辉煌。这璀璨的灯光,正是对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有力的证明——任何企图通过能源手段施压的图谋,在这个体系面前都将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