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长信侯,嫪毐在雍城拥有一座堪比王宫的豪华府邸,宅中仆从无数,门下供养着数千宾客,其中既有文人雅士,也不乏江湖侠客与武林高手。
嫪府之中,可谓藏龙卧虎。
此时,府内一间密室里,嫪毐与他的心腹们——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正在密谋。
“诸位皆为我信赖之人,而今我或将大难临头。”
嫪毐沉声说道。
“侯爷何出此言?”
中大夫令齐问道。
“大王突然驾临雍城,恐怕已知我与太后之事。
待冠礼结束,我必将获罪。”
嫪毐答道。
众人虽早知此事,却从不在他面前点破。
此时闻言,皆神色凝重。
“侯爷有何打算?”
内史肆问道。
“我有一计,不知诸位可愿 ** ?”
嫪毐道。
“但凭侯爷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众人齐声应和。
“我欲在大王行冠礼之日,率军攻入蕲年宫,诛杀嬴政。”
嫪毐道出计划。
“可我等人马仅数千,恐难攻下蕲年宫。”
内史肆提出疑虑。
“此事我已思虑周全。
我将设法盗取太后印玺与大王玉玺,调动雍城各县兵马及侍卫、骑兵。
同时联络戎狄首领,令其率家臣前来相助。
如此可得一两万大军。”
“而蕲年宫守卫,连同嬴政所带人马,不过两千余人。
以众击寡,胜算在握。”
嫪毐信心满满地说道。
“一切听凭侯爷吩咐,我等唯侯爷马首是瞻。”
内史肆与众人齐声应和。
嫪毐颔首,随即与众党羽密谋起事方略。
凭借着赵太后对他的宠信,他轻易盗取了太后玺印,又窃得秦王嬴政的御印,仿造调兵符信。
他即刻派遣亲信手持太后玉玺与伪造的秦王兵符,在雍城周边暗中调集兵马。
这一切都在隐秘中进行,雍城与蕲年宫对此毫无察觉。
蒙宇抵达雍城后,始终在暗中查探嫪毐谋反的蛛丝马迹,但城中一切如常,未见异常。
加冠之日终于来临。
文武百官齐聚蕲年宫太庙前,蒙宇携萧秋水、独孤求败、西门吹雪亦位列其中。
嬴政身着王袍,神情肃穆,率领百官缓步走向太庙祭坛。
他首先进行天地祖先祭祀,这是加冠礼前最为庄严神圣的仪式。
接下来进行加冠三礼:首戴缁布冠,象征获得参政之权;次加皮弁冠,代表肩负保家卫国之责;终戴素冠,意指可主持祭祀大典。
嬴政特命剑术师父盖聂担任加冠官,三位宦官手捧锦盘分立两侧,盘中盛放三顶不同制式的冠冕。
正当嬴政立于盖聂身前准备受冠之际,雍城外突然出现一支军队。
与此同时,嫪毐的数千门客僮仆联合戎狄部首及其家臣在城内响应,开启城门迎大军入城。
总计叛军规模已达两万之众,包括嫪毐党羽调集的官骑与各处守军。
一支两三万人的军队,正向嬴政所在的蕲年宫进发。
蕲年宫内,盖聂手持一顶冠帽,正要为嬴政行加冠之礼。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忙奔入殿中,跪地禀报:“王上,长信侯率军数万,正攻打蕲年宫!”
文武百官闻言,皆大惊失色。
众人纷纷在人群中寻找长信侯嫪毐的身影,却不见其踪迹,原来他早已悄悄离去。
“这该如何是好?”
“蕲年宫岂能抵挡数万大军?”
众臣慌乱不安,若嫪毐攻入宫中,后果不堪设想。
宫中所有士兵、护卫与宦官加起来,不过两千余人,如何能敌两三万大军?
嬴政闻报,却神色镇定,从容不迫。
“寡人的加冠礼,乃国家大事,不可中止。”
“继续加冠!”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敬佩嬴政临危不乱的气度。
面对叛乱,他仍坚持完成加冠之礼,非常人所能及。
“为吾王加冠!”
主持冠礼的宦官高声道。
盖聂将第一顶冠戴于嬴政头上,片刻后取下,再戴上第二顶。
稍作停留,又换第三顶冠。
最后,宦官奉上王冠,盖聂郑重为嬴政戴上。
平民男子加冠三顶,君王则加四冠,最后一冠正是象征至高权力的王冠。
“佩剑!”
一名内侍手捧长剑,庄严走向嬴政。
此剑,正是定秦剑。
史载秦王嬴政有三把佩剑:太阿剑、鹿卢剑与定秦剑。
而在《秦时明月》中,太阿剑被改为天问剑,同为楚国镇国之宝;太阿剑则成了儒家掌门伏念之佩剑。
鹿卢剑,为历代秦王的佩剑,象征着至高王权。
鹿卢剑也被称作背手剑、秦王剑和宇宙锋。
昔日白起曾持此剑征战,白起离世后,宇宙锋被归还秦王。
鹿卢剑是秦国历代君王的佩剑,而天问剑则不同,它本是楚国的镇国重器,后来才被嬴政获得,成为他的佩剑。
只有定秦剑,是专属于嬴政一人的佩剑。
自问世以来,它从未易主,只属于秦王嬴政。
鹿卢剑历经多代秦王之手,天问剑也曾属于楚王,后来才归于嬴政。
而定秦剑,始终只有一个主人。
定秦剑才是真正意义上嬴政的佩剑。
在他称帝之后,此剑亦被称为“秦始皇之剑”
。
它成为皇权的象征,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尚方宝剑,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剑”
。
天问剑之所以位列剑谱首位,是因为它原是楚国重宝,后来又被嬴政佩戴,因此被风胡子评为第一。
风胡子评剑之时,定秦剑尚未问世,因此未入剑谱。
而鹿卢剑,因其王者身份,从未涉足江湖,故也不在剑谱之列。
“礼成!”
嬴政佩戴上定秦剑时,身旁宦官高声宣呼。
嬴政缓缓转身,神情肃穆,面对群臣,庄重而威严。
铮——
他拔出定秦剑,朗声说道:“愿苍天庇佑大秦,愿此剑助寡人平定四海,扫清八荒六合。”
“愿我大秦千秋万代,永世不灭。”
群臣闻言,无不心潮澎湃,纷纷跪地,齐声高呼:“大秦万岁,永垂不朽!”
而此刻,蕲年宫外,已被嫪毐大军包围。
嫪毐率军猛攻城门。
一旦城门失守,蕲年宫危在旦夕。
两千人如何抵挡两三万兵马?其中仅千余人为士兵,其余皆为宦官、随从与内侍,从未历战。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之战。
但秦王嬴政却面不改色,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山崩于前,而泰然自若。
面对嫪毐的叛变,他不见丝毫慌乱。
“放狼烟!”
嬴政一声令下。
“放狼烟!”
“放狼烟!”
“放狼烟!”
……
一声接一声不断传开,刹那间,各处都是呼喊,传遍了整座蕲年宫。
紧接着,东、西、南、北四面,同时升起浓烈的狼烟。
滚滚烟柱冲天而上,直贯云霄!
蕲年宫内。
十几道狼烟从不同方位升腾,直冲云霄。
文武百官见到这一幕,都露出不解之色,他们不知道秦王此时下令点起狼烟有何用意。
狼烟本是战时报信所用,遇敌突袭或遭攻击时燃起,友军看见便会来援。
可如今雍城一带的兵马大多已被嫪毐控制,就算蕲年宫点起狼烟,也不会有援兵赶来。
咸阳的军队更看不见这里的烟讯,远水难救近火。
在他们眼中,燃起狼烟并无作用。
“嫪毐不过跳梁小丑,今 ** 与其党羽作乱,不足为惧。”
“今日凡有战功者,皆拜爵重赏,宦官参战者也赐爵一级。”
“生擒嫪毐者赏钱百万,杀嫪毐者赏钱五十万。”
嬴政声音洪亮,朗朗传开。
“是!”
众人闻言,无不振奋,无论士兵、侍卫,还是宦官、内侍,纷纷拿起兵器冲向宫门,投入战场。
此时,蕲年宫门前。
守军正与叛军激烈交战。
“萧秋水、独孤求败、西门吹雪,你们也去助战,无论如何要守住宫门,绝不能让叛军踏入蕲年宫。”
蒙宇向三人下令。
“遵命。”
三人应声,齐向宫门方向冲去。
加冠大典现场,此刻只剩下四人。
嬴政、盖聂、赵高与蒙宇。
“王上,叛军来势凶猛,我们若在此固守,恐怕难以支撑。
不如集中兵力杀出一条血路,先离开蕲年宫,再调兵剿灭叛乱。”
赵高进言。
“你是要寡人逃离蕲年宫?”
嬴政道。
“敌势太大,为了王上安危,只能如此。”
赵高答道。
“这蕲年宫是寡人的蕲年宫,这秦国是寡人的秦国。
寡人身为秦国君主,岂会畏惧区区叛贼?”
“传令全军,援军即刻便到,所有人必须死守阵地,务必拖住叛军半个时辰,违令者斩!”
嬴政神色凛然,语气斩钉截铁。
“遵命。”
赵高领命后,立即前去传达王令。
“盖聂先生,你也前往战场助阵。”
嬴政下令道。
“若盖聂离去,何人护卫王上安危?”
盖聂迟疑道。
“有蒙宇一人足矣。”
嬴政淡然道。
“遵命。”
盖聂领命后,转身奔赴战场。
此刻台阶之上,仅剩嬴政与蒙宇并肩而立。
远处厮杀声阵阵传来,在宫墙间回荡。
“蒙宇,你是否觉得寡人过于自负?”
嬴政忽然开口,目光遥望远方烽火。
“王上这是胸有成竹的自信。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想必一切尽在王上掌控之中。”
蒙宇躬身应答。
“呵,还是你懂寡人心思。”
嬴政微微颔首,“早在离开咸阳前,寡人已密令昌平君熊启与其弟熊文暗中率军前来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