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因为如意的一场胜仗纷纷扰扰之时,如意正在各处视察。
虽然今年的丰收已经注定,但只要粮食一天没有入库,那就不算尘埃落定。
在如意的开会奔忙下,历时月余的秋收终于圆满结束。
如意治下三县之地,因推广新粮种、兴修水利、轻徭薄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粮仓爆满,府库充盈,百姓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对如意的拥戴达到了顶峰。
与此同时,彻底消化吴泰地盘、整编其降军的工作也基本完成。
赵莽、铁牛麾下兵力增至近两万,且经过严格操练和实战洗礼,战力彪悍。
秦禹主持的内政体系也初步搭建,吏治清明,商贸渐兴。
双喜临门,如意心情颇佳,遂下令在治下各处县里举办活动,犒赏三军,与民同乐,共庆丰收与胜利。
因林源县位于现在地盘的中心位置,如意干脆就把自己平时的办公场所设在了林源县县衙,此时自然也就在这里举办宴会招待麾下的将领官员们。
夜幕降临,整个林源县城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县衙前的广场上,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人们喜悦的脸庞。
长长的条案从广场中心一直延伸到街巷,上面摆满了新收获的粮食烹制的馍馍、饼子,大盆的炖肉,以及一坛坛本地酿造的浊酒。
士兵们卸去了盔甲,与百姓混坐在一起,划拳行令,大声谈笑,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和胜利的豪情。
而县衙里的后院里,此时气氛也同样热烈。
赵莽、铁牛等武将嗓门最大,互相灌酒,吹嘘着战场上的勇猛;秦禹、侯三等文吏则较为斯文,但推杯换盏间,脸上也带着难得的放松与红光。
如意端坐主位,一身玄色常服,并未披甲,墨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少了几分沙场的凛冽,多了几分居家的慵懒,但那双眸子依旧清亮锐利,扫视全场,将一切尽收眼底。
她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看着麾下文武和百姓难得的欢腾景象,心中也涌动着难得的成就感和放松。
这是她与在场的人用四年辛苦,一场血战换来的片刻安宁与繁荣。
此刻的欢庆,是他们应得的。
她举起酒杯,声音清越,却清晰地压过了现场的喧闹:“诸位!”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她身上。
“今日丰收,仓廪充实!今日靖平,疆土稳固!”如意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肯定与激励,“此乃在场诸位不辞辛劳,将士奋勇杀敌,百姓辛勤劳作之功!这一杯,敬百姓,敬将士,也敬在场的所有人!愿往后岁岁如今朝,年年庆丰收!”
“敬主公!”
“愿岁岁丰收!”
欢呼声震天响起,众人纷纷举杯痛饮,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然而,这喧闹的欢庆气氛,并未持续多久,便被一名匆匆而来的亲卫骤然打破。
亲卫快步走到如意身侧,无视了周围的喧闹,低声急切禀报:“主公,城外有车队至,打着仪仗,自称洛都朝廷使节,携天子诏书而来,求见主公!”
声音虽低,但临近主位的核心人物如赵莽、秦禹等都听得清楚,欢闹声顿时一滞,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如意身上,只不过这一次,带上了惊疑与凝重。
洛都朝廷?使节?天子诏书?在这个他们正在庆祝拿下吴泰的节骨眼上?
如意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锐芒。
她放下酒杯,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遍骤然安静下来的广场:“朝廷使节?倒是稀客。请进来吧。”
很快,一行人被引了进来,与周围热闹喜庆的环境格格不入。
为首的是一位年约六旬、须发皆白、身着陈旧却整洁官袍的老臣,他手持一卷明黄的绢帛,神情肃穆,甚至带着几分从容和悲壮。
身后跟着几名捧着礼盒的随从,以及两位副使,其中年纪大些的副使低头不动,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而另一位年轻些的则是是眼神精明、在不停四处打量。
他们的到来,仿佛一股冷风,吹散了现场的暖意和喧嚣。
那领头的老臣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满场的“土匪”和居中那位玄衣墨发、容貌绝世却气场冷冽的年轻女子,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的忐忑,展开绢帛,朗声道:“圣旨到!安平县主程云澜接旨!”
“安平县主?程云澜?” 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大多数人都一脸茫然,只有极少数最早跟随如意的老人,目光微微闪烁。
如意端坐不动,既未起身,也未下拜,只是淡淡地看着那老臣,声音听不出喜怒:“这位老大人,你叫谁?这里,只有黑虎寨的寨主程云澜,可没有安平县主这个人!”
她看似语气平静,心中却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洛都朝廷虽然只有屁大点地方了,但如今看来,消息还很是灵通,还是日子太好过了,才有空出去瞎打听。
而且她前脚才刚灭了吴泰,粮草入库,后脚他们就掐着点来了,一看就不怀好意。
安平县主?这是准备给她的封赏?呵…真是好大的恩典,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有,一看就是准备把她骗回去扒皮抽骨的。
既然先查了她的底细,还只是给她个县主,这是不是太小看人了?难不成是想用这名号拴住她?还是想试探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