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都记下了吗?”他看向屏幕那端即将带队前往“南天门”太空基地的叶婉,“基地那边,规矩就一条:出了问题,先保我们的人第一。设备坏了可以修,模块炸了可以换,哪怕整个站都需要重建,也不过是时间和技术的问题。”
“明白,老板!保障全体人员安全是我的首要职责。我们已经将应急预案演练了三次,所有逃生舱和生命维持系统都经过了双重检查。”叶婉点了点说道。
他身体微微前倾,强调道:“不是全体,而是要确保我们公司的和龙科院的那些科学家才是第一位的,至于之后上去的其他国家的人则是次要的,明白吗?”
“补给周期缩短到原计划的三分之二,宁可多跑几趟,也别在物资上抠搜。生命维持系统、应急医疗资源、逃生舱,这三样的检查频率翻倍。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走出蓝星,万事皆需小心。”
“总之,”他总结道,“上去是为了做事的,不是去玩命的。遇到任何不确定的情况,不要逞英雄,立刻汇报,果断撤离。明白吗?”
屏幕那端,叶婉挺直腰板,清晰有力地回答:“明白,老板!保证完成任务,也保证把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安全带回来!”
“嗯,”李长庚这才稍稍放松了神情,“去吧。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主公,他们第一次入驻太空基地,你确定不去看一看吗?”星灵看到他们中断了联系,忍不住的问道。
“不是有你在吗?”李长庚放松地靠回椅背,对星灵的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
“我过去干嘛?当吉祥物吗?他们已经来回好几次了也有一定经验了,而且龙科院那些老学究个个在各自领域都是泰山北斗级别的。我一个搞普通人的,跑去指手画脚,外行指导内行,还不够添乱的。”
李长庚指着电视上的播放的画面,“再说上面拿这个当筹码召开了峰会,后面无论是科技合作、资源分配,还是国际关系,就让他们去操心吧!”
“可是,这算不算占用了呢?”星灵歪着头疑问道,“你们人不都很反感这种行为吗?”
“占用?”李长庚笑着摇了摇头,目光仍停留在电视屏幕上各国领袖云集的峰会现场。“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飞跃都伴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从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哪次不是先行者占据优势?”
他转过椅子,看着满脸疑惑的她:“南天门我从来没想过我们公司独占,我们才几个人,你之前给我看的那些宇宙级的战争动辄上亿的兵力。就算公司的人一个当十个用,也只不过是海洋中的一粒沙。后面不管是国家组织,还是私企个人都会来到这里。而不趁现在让国家获取更多好处和先机。”
星灵的光晕微微闪烁,似乎在消化这个观点。
他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语气淡了几分:“这种层面的博弈,让专业的人去操心就行。我的任务就是把技术搞出来,把东西送上天。至于怎么用这东西为国家谋利益,那是外交官和战略家的事,我只管收钱就行了,何必操那个心呢?”
……
“大姐~不行了,快累死我了。都快一天了怎么人不见少啊?”张晓有气无力地趴在临时充当招聘台的礼堂讲台上,感觉嗓子都快冒烟了,手里的简历却依旧像雪片一样涌来,甚至地上箱子里已经落了好几箱。
王盼也没好到哪里去,一边机械地整理着又一摞简历,一边看着礼堂门口依旧蜿蜒的长队,眼神发直:“我哪知道……我不就说了句‘广寒传媒招人,艺术相关都可投,不限本校’……谁知道会这样!”
她们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面向本校艺术系的小型招聘会,借用了母校的一个大礼堂。结果消息像插上了翅膀,瞬间炸开。
“不限本校”这四个字拥有着惊人的魔力。
先是隔壁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学生闻风而动,接着是更远一些的艺术院校。然后,消息突破了城市界限——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各种通讯方式,疯狂扩散。
飞行交通网络让距离不再是问题。许多怀揣艺术梦想却苦于机会稀少的年轻人,甚至是些在行业内挣扎多年、收入微薄的从业者,看到消息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从各地赶来。
“万一呢?万一是真的呢?”这成了支撑他们长途跋涉的唯一信念。广寒传媒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招聘启事上罗列的项目和待遇实在太过诱人,
而且现场看起来……虽然组织得有些混乱,但气氛似乎不像假的。
“姐妹们!看到了吗?这人山人海!广寒传媒到底什么来头?这招聘规模也太吓人了!”一个举着自拍杆的主播正在人群外围激动地直播,镜头扫过水泄不通的礼堂和外面焦急等待的人群。
“主播刚从隔壁市飞过来,就为了帮大家探探虚实!现在排队号码已经拿到五位数了!有没有懂行的老铁知道这广寒传媒啥背景啊?”另一个主播的声音从人群另一侧传来。
网络热搜榜上,#神秘广寒传媒大招聘#、#艺术生的春天来了?#、#不限本校招聘现场人山人海# 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网友们议论纷纷:
“查了工商信息,没有查到,不会是炒作或者是骗人的吧?”
“炒作需要租用大学礼堂?骗人敢搞这么大阵仗?看看那些来应聘的人,很多都是有名有姓的艺术院校学生,甚至还有几个小有名气的模特和乐手也来了!”
“待遇是真的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坑,一个毕业生竟然给好几万,哪个传媒老板有这么良心,不压榨就不错了!”
“有没有可能跟最近风头很劲的九霄科技有关?名字韵味都差不多……”
“蹲一个后续!希望不是骗局,给艺术生多点活路吧!”
现场,两人完全没精力关注其他的事情。她们被巨大的人流裹挟着,收简历、简单询问、登记信息……忙得焦头烂额。
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风尘仆仆的女子递上简历,眼神里带着忐忑和期待:“您好,我是从蓉城飞过来的,以前是话剧演员,后来……没什么机会。看到消息就来了,还需要人吗?”
一位老师模样的人也挤到前面:“请问,你们招聘信息上说也招项目指导和艺术顾问?我是西美院的老师,这是我的资料……”
甚至还有家长陪着孩子来的:“老师,我家孩子是学民族舞的,条件很好的,就是机会少,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