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诗句,申怀安还写了一些话,是关于国事的。
信中申怀安道:荆楚皇帝陛下,外臣申怀安喜闻陛下如偿所愿,继承荆楚大统,甚为陛下感到开心,祝荆楚在陛下的执政下,欣欣向荣,国泰民丰。
陛下,此次让荆楚出兵巴蜀,并非是想让荆楚真的去打仗,只是让荆楚协助大梁控制巴蜀部分兵力,如此外臣也可和大梁朝廷有个说辞。
对于荆楚之事,外臣本不好干涉,可念在曾与陛下有过数面之缘,以前曾是朋友的份上,外臣建议等大梁军队一旦踏进巴蜀的地界,请陛下迅速让巴蜀边界的大军南下,直入百越,可一举占居百越,开疆扩土。
荆楚前太子曾率兵拿下岭南,现陛下也可趁势占下百越,此一是盖过前太子楚文泽的风头,稳固自己的皇位。
二是荆楚自此有了岭南和百越两个出海口和广袤的国土,完全可独霸南国,另也算是大梁对荆楚此次出兵巴蜀作的补偿。
关于许阳商贸区重新开放一事,为两国商业互利,还请陛下尽快促成此事,此有利于两国百姓,也有利于两国正常贸易。
想起一年前,那时陛下还是荆楚若南公主,那时见陛下愁容满面,身为朋友我很为陛下感到焦虑,如今陛下接手大梁,应该比以前更犯愁了吧。
虽然愁和愁比起来不一样,那时是愁自身的安危,现在愁的是荆楚的前途,还请陛下闲暇时经常笑笑,开心一些,其实您的笑容还是很灿烂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外臣申怀安在大梁遥祝荆楚皇帝陛下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祝荆楚陛下常青,荆楚陛下万岁,两国友谊万岁。
楚若南看完申怀安的信件,此是申怀安又给他献了一计,大军从巴蜀边境直插百越,完全可以打百越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临海的边陲小国,依仗两国边界都是高山,曾数次挑事,朕早就想征讨他们了,此次申怀安献计从巴蜀边境过去,正好事一举拿下百越。
申怀安真是好计谋啊,声东击西,百越根本想不到荆楚借道巴蜀境内袭击他们。
申怀安作为大梁重臣,为何帮助荆楚,这不是他的风格啊,难道他真拿朕当朋友?
还有他写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这是在挑逗朕啊,不过诗倒是好诗,真是百年不见的才子啊,这么美的诗句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楚若南离开梳妆台,在床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来,申怀安让朕没事多笑笑,可惜了,你看不见,如果你来荆楚,朕一定会笑容灿烂的亲自去迎你。
楚若南笑着笑着,竟不知不觉的甜蜜的睡了过去,这可能是自她登基以来,睡得最香的一觉了吧。
次日荆楚皇宫,楚若南下旨,让荆楚大将军李佑田兵发两路,一路派少量人马前往巴蜀、荆楚和大梁封州边界驻扎。
一路由李佑田亲率大军自湘西出发,驻扎在巴蜀边境。
李佑田道:“陛下,针对此事,我们只是派少量兵马前去做个样子就行,陛下为何要将大军全数派去巴蜀边境。
另外臣还要分兵许阳,镇守北境安危,望陛下三思。”
楚若南道:“李将军,你只要奉旨行事,朕自有主张,另外关于许阳驻兵一事,大梁目前的重点不在许阳,许阳不会有事的。
此次朕会亲自前往许阳,迎回前太子楚文泽,朕会封皇兄为利王,还会将朕以前的公主府赐以皇兄,就让他久居京城吧。”
李佑田道:“可是陛下,您亲自前往许阳,臣担心陛下的安危,还是让臣先护送陛下去许阳,等回来再出兵也不迟。”
楚若南道:“李将军,你只管按朕的旨意行事,其它事朕自有安排。”
当楚若南要亲自去许阳迎回前太子楚文泽的消息传到大梁后,申怀安立即进宫面圣,请旨由他押送楚文泽去许阳,然后还可和荆楚皇帝就将许阳三城换取荆楚通州两城进行商议。
但皇上没有同意,关于交换通州的事还需从长计议,现在还是将重点放在巴蜀和西域上面。
另外此事事关重大,而且大宇昌王赵宣素刚回大宇,相关消息还没传来,说是韩文轩不是会去许阳换防吗,就让代押送楚文泽前往许阳进行交接就行。
申怀安又坚持了一下,皇上始终没有松口,说是自巴蜀使者回去后已一个多月了,近期肯定会有消息传来,让申怀安协助安国公处理好军务为重。
申怀安也就不再坚持,只是让韩文轩移送楚文泽时,代他向荆楚皇帝问好。
这天长公主将申怀安叫到长公主府,还不等申怀安暧昧时,长公主道:“申怀安,待会本宫会秘见叶归夏,今天让你来是关于大宇边防一事。”
叶归夏就是荀无长,此次他奉旨前往大宇边界换防,是朝廷下的旨意,而长公主早就派青龙去了大宇。
申怀安道:“长公主,荀无长的身份青龙等人知不知道?”
长公主道:“荀无长的身体除了本宫,整个大梁就只有你知晓了,毕竟他是将军,不同于常人,如果传出去让皇上知道了,虽然本宫可以解释,但也会造成误会,等以后本宫再和皇上去说吧。”
申怀安道:“那臣也不见他了,您转告荀将军,让他只管守好边界,必要时可以将驻军后撤三十里。
另外青龙在大宇,如果有需要,可让他派人去接应,另外臣还有一事请教长公主,长公主是否在大宇也安插了飞鱼卫的人?”
长公主见申怀安如此问,也就不再瞒着他了,长公主道:“本宫确实在大宇安排了人手,以护住皇妹,此人名为叶战东,以后你会有机会见到的。”
申怀安:“长公主果然想得远,您名下的八大金刚,我已见过六位,加上大宇的叶战东,只有叶望南臣不知晓了。”
长公主道:“叶望南一直在荆楚潜伏,身份很是机密,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申怀安道:“长公主手段果然高明,殿下不要多心,臣只是好奇,所以提了一下。”
长公主:“申怀安,今天你就留在本宫的府上,我去见见荀无长再来陪你。”
申怀安:“长公主请便,臣先眯一会。”
不久,长公主见完荀无长之后回到寝宫,就开始坐在梳妆台前卸妆,申怀安从后面搂着长公主,亲了一口,就开始帮助长公主卸妆。
长公主会心一笑,很是开心,过了一会道:“哎呀,申怀安,哪有你这样卸妆的?都把本宫给弄疼了。”
申怀安道:“所以臣要好好学习,以后臣就专门为殿下卸妆。”
长公主道:“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你要征战沙场,助陛下君临天下,申怀安,你不要为了讨本宫开心,变了自己的性子,这就不是本宫中意的申怀安了。”
申怀安:“天下要打,但侍候殿下是臣的第一要务。”
长公主:“你啊,一套一套的,哪里学得这么油嘴滑舌。哦对了,这些天不见你进宫,也不见你去剧场,你在忙些什么?”
申怀安:“长公主可别提这件事了,前些天陛下问我立储一事,臣吓得魂不守舍的,见人就躲,生怕被牵扯进去。”
长公主:“天不怕地不怕的申怀安,原来也有自己害怕的事情啊。”
申怀安:“您可别在拿我开心了,立储一事乃陛下圣心独断之事,陛下征询我的意见,不是让我去死吗?”
长公主:“所以你这段时间天天躲在家里,连剧场也不去了?”
申怀安:“四皇子景维天天泡在剧场,现在皇上正想着立太子一事,我和四皇子走太近了也不好。”
长公主:“原来是这样?本宫问你,对于立太子一事,你看好谁?”
申怀安:“长公主,您怎么也来问臣这个?”
长公主:“申怀安,这里没有外人,再说本宫也想知道你的想法。”
申怀安道:“长公主,我的意见有用吗?再说立储一事,皇上早就表明的态度,他只不过是在等一个决心罢了。”
长公主道:“你越说本宫也糊涂了,皇上什么时候说过此事?”
申怀安:“长公主,陛下将三皇子景伦从潼州召回,又让大皇子景皓参与西征,再就是让韩镇北为征西将军,韩文轩调往许阳,不就是在为三皇子当太子铺路吗?
再说三皇子的生母乃是皇后,而安国公又是他的外公,就这层关系来看,皇上肯定早就想好了,要立三皇子为太子。
他现在至所以没有下旨,一是要等巴蜀和西域初定之后,再就是他抛出此话来,也想试试臣的反应。”
长公主:“原来你早就想到了,可本宫好奇的是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申怀安道:“其实臣也是这个意思,大梁立三皇子为太子是最合适的。”
长公主:“可是景伦性子软弱,也没有军功,他能压得住那帮朝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