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眼前的视线豁然开朗!压抑的浓密树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天空和远处起伏的山峦。他们终于走出了那片令人压抑的噬灵藤森林!
重见天日的感觉让关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他再次看向前方的宁知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快步上前,再次对着宁知初躬身行礼,脸上带着真诚的谢意和一丝不好意思:“前辈,再次多谢您救命之恩,又劳烦您带路……晚辈实在是……不知前辈可否告知姓名?晚辈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宁知初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少年眼神清澈,感激不似作伪。她眨了眨眼,道:“宁知初。”
关承在心中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努力回忆,却发现自己从未在年轻一辈的知名天才中听说过。他心中感叹:这人实力如此强横,行事却如此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真不知是哪个隐世大宗精心培养的弟子,还是某个古老家族的传人。
宁知初说完名字,便摆了摆手,道:“不客气,就此分别吧。”
言简意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说完,她便干脆利落地转身,选了一个方向,步履从容地离去,丝毫没有要组队或者继续照拂的意思。
关承站在原地,看着宁知初的身影迅速远去,再看了看四周陌生的环境,又抬头看了看天色。
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宁知初……是个好名字。不过,现在该往哪边走呢?”他努力回想宗门长老教导的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伸手指着一个方向,不太确定地碎碎念:“嗯……按照进来的时间和感觉……那边……应该是东边吧?不对,好像太阳……呃,太阳往哪边落呢?算了,就往这边走吧!”
他给自己打了打气,虽然依旧有些迷茫,但总算脱离了那片可怕的森林,心中安定了不少。他选定了一个自认为是“东”的方向,也迈开步子,开始了自己独自一人的秘境探索,或者说,求生之路。
与关承分别后,宁知初继续着她的秘境独行之旅。脚下的路径渐渐模糊,最终彻底消失在荒草与灌木之中,但她并不在意,依旧信步而行,方向全凭一时兴起。对她而言,秘境探险更像是一场随缘的散步,遇到什么便是什么,反正她现在好像也没什么缺的。
行不多时,前方出现了一片比之前噬灵藤森林还要广阔、气息更加深邃古老的密林。这里的树木不再是单一的品种,而是各种奇形怪状、高耸入云的巨木混杂生长,有些树干上覆盖着厚厚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苔藓,有些垂挂着如同帘幕般的发光藤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千年木料、奇异花香和淡淡湿气的复杂气味,灵气也变得更加活跃且……带有一种原始的野性。
宁知初没有犹豫,径直步入了这片更为原始的森林。光线瞬间黯淡下来,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绿色世界。没走多远,或许只是深入了数里地,一阵若有若无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香气,顺着林间的微风飘入了她的鼻尖。
那是一种……烤肉的焦香?还混合着某种不知名香料的独特气味,勾人食欲。
宁知初脚步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在这妖兽横行、危机四伏的秘境深处,居然有人如此……悠闲地在烤肉?是心太大,还是实力强到无所畏惧?
她顺着香气传来的方向,悄无声息地靠近。拨开一丛叶片宽大如伞的奇异植物,眼前的景象让她不禁微微挑眉。
一片小小的林间空地上,一堆篝火正噼啪作响地燃烧着,火焰上方架着一个简易的木架,上面串着一大块烤得金黄流油、滋滋作响的兽肉,看那形状和残留的皮毛特征,似乎是一种名为“香獐”的低阶妖兽,肉质以鲜嫩肥美着称。
而篝火旁,盘膝坐着一位年轻的和尚。
这和尚极为醒目。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色袈裟,面料看似普通,却在火光映照下流转着淡淡的柔和光晕,显然并非凡品。面容清冷俊朗,五官挺立,线条分明,一双眸子清澈见底,却又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光洁的头颅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周身气息平和宁静,修为是筑基初期,凝练扎实。
最让宁知初感到惊讶的,不是这和尚的容貌气质,而是他此刻的行为——一个和尚,居然在烤肉!而且看样子,技术相当不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这画面,着实有些颠覆宁知初对佛门弟子的传统认知。在她印象里,和尚不都应该是青灯古佛、粗茶淡饭、戒荤腥的吗?这位难道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实践派?
那白袍和尚也早已察觉到了宁知初的靠近。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宁知初的方向,既无警惕,也无意外,仿佛只是看到了一位寻常的路人。他单手竖于胸前,施了一个简单的佛礼,声音清越如玉磬相击,语气温和淡然:“阿弥陀佛。道友既已至此,何不现身一叙?若不嫌弃,这獐肉尚可入口,可与道友共享。”
他的态度自然大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个烤肉和尚而感到尴尬或不自在。
宁知初从藏身处走了出来,同样还了一礼,目光却忍不住在那烤得喷香的肉串和和尚清俊出尘的脸上来回扫视了一下,最终还是没忍住那份好奇心,直接问道:“和尚……也食荤腥?”她问得还算委婉,没直接说“和尚你也吃肉?”
和尚闻言,脸上并无愠色,反而露出一抹极淡的、如同冰雪初融般的笑意,解释道:“佛曰众生平等,草木有灵,肉食亦为生灵所化。小僧修的是心,非是修口腹之欲的戒律。饥则食,渴则饮,顺其自然,不为物役,方是自在。这香獐并非小僧所杀,乃是此前遭遇,它主动攻击,小僧自卫,取其肉身,不忍浪费,故而烹之。”
他的解释听起来颇有禅理,核心思想就是:我不主动杀生,但送上门来的肉,不吃浪费,吃了也不算破戒,关键是心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