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的生日还有几天呀?”最近几天,丫丫几乎每天都要问好几遍。
她掰着手指头数数,每天都要数好多遍。
“快了快了,还有三天。”王红英一边忙着缝补丫丫穿小了的棉裤,准备接上一截,一边耐心地回答,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脸上也笑了起来。
“那……那天爸爸会早点回来吗?”丫丫最惦记的是这个。
韩东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有时丫丫睡着了都见不到韩东。
“会的,爸爸答应丫丫了,生日当天一定早点回来陪丫丫。”王红英放下针线,把丫丫搂进怀里,用脸颊蹭了蹭她细软的头发。
丫丫的期待,无形中给这个如今繁忙疲惫的家,注入了一丝难得的暖意和动力。
就连最近因为“思想分歧”而有些闷闷不乐的韩涛,听到小侄女要过生日,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偷偷用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跑去百货大楼的文具柜台,给丫丫买了一盒彩色蜡笔和一个小画本。
他知道丫丫喜欢涂涂画画,他把礼物藏在自己房间里,准备给丫丫一个惊喜。
最高兴的自然是韩东,女儿的生日,是他忙碌、压抑的工作生活中一抹最温暖的亮色。
他提前就跟张卫国打了招呼,那天下午无论如何要准他半天假。
张卫国也理解,拍了拍他肩膀:“去吧,陪陪孩子,放松一下,这段时间大家都绷得太紧了。”
生日前一天晚上,丫丫兴奋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缠着王红英一遍遍地确认:“妈妈,明天真的是我的生日吗?太阳出来就是吗?”
“是的,快睡觉,明天一睁眼,就是你的生日了!”王红英轻拍着女儿,柔声哄着。
丫丫这才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像小刷子一样,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大概已经开始吃了。
王红英看着丫丫熟睡的小脸,心里百感交集,外面是世界是狂热的、紧张的,甚至有些……但在这个小小的家里,在孩子纯真的期待里,依然存在着最朴素、最珍贵的温暖。
夜深了,窗外秋风呼啸,偶尔传来远处隐约的、不知是口号声还是机器轰鸣声。
但韩东家里,却因为一个孩子小小的生日期待,而显得格外宁静和温暖。
这份期待,像一枚小小的火种,微弱,却顽强地燃烧着,照亮了成人世界里一方小小的、不容侵犯的净土。
…
…
丫丫生日这天,天气意外地晴好。
深秋的阳光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炽烈,却多了一份澄澈和温暖,透过窗户,懒洋洋地照进屋里,驱散了些许寒意。
仿佛连老天爷都愿意在这一天,给这个疲惫的家庭,一个小小的馈赠。
韩东果然信守承诺,下午刚过三点,就推着自行车回到了家。
脸上带着连日来难得的轻松笑容,丫丫早就扒在门口盼着了,一看到韩东的身影,尖叫着扑了过去。
“爸爸!爸爸你真的早早回来啦!”丫丫被韩东高高举起,咯咯的笑声清脆悦耳,瞬间充满了整个房间。
“那当然!爸爸答应丫丫的嘛!”
王红英和李芹看着父女俩亲昵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意,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暖融融的。
庆祝比较简单,当然如果和普通家庭比那就非常好了。
王红英用白面和鸡蛋,加上白糖,蒸了一个小小的、金黄色的鸡蛋糕,鸡蛋糕上还放了几颗山楂点缀,显得很精致。
蛋糕旁边,是一碗细细的长寿面,汤里飘着几点油花和葱花了,香气扑鼻。
“祝我们丫丫生日快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韩东作为丫丫的父亲,带头举起了杯子。
两家人除了韩江南和王兆海没在,就连周桂枝都抽空回来了,这倒不是大家太宠丫丫。
而是今年都没太累了,心里一直紧绷,丫丫得生日,也算是可以让大家难得放松那么一会。
大家笑着举杯,轻轻地碰在一起。简单的祝愿,却饱含着最真挚的祈盼。
丫丫看着那个小小的、带着红点点的蛋糕,眼睛亮得像星星。
她小心翼翼地用小手拿起勺子,给每个人分了一小块蛋糕。
她自己则捧着那个点缀着最大一颗红山楂的蛋糕尖尖,小口小口地、极其珍惜地吃着,脸上洋溢着无比满足的幸福。
“好吃吗,丫丫?”王红英轻声问。
“嗯!好吃!甜甜的!”丫丫用力点头,嘴角沾着蛋糕屑,笑得像朵花。
吃长寿面的时候,韩涛拿出了他准备的惊喜,那盒彩色蜡笔和画本,韩悦也拿出了两个粉色的发卡。
丫丫看到崭新的、五颜六色的蜡笔和发卡,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饭都顾不上吃了。
拿起蜡笔就在画本上胡乱涂鸦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奶奶……爷爷……姑姑……小叔……姥爷……姥姥……舅舅……”
画完后,自己拿着发卡别在头发上,说道:“爸爸妈妈,丫丫好不好看?”
“我闺女最好看!”韩东抱着丫丫亲了一口。
大家看着丫丫快乐的样子,都笑了,这简到的生日庆祝,因为丫丫纯真的快乐,让所有人都放松了一些。
韩涛看着小侄女,眼神里也充满了疼爱,暂时忘却了学校里的那些“宏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扰。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屋子里,看着丫丫画画,随意地聊着天。
话题刻意避开了各种的竞赛、指标、学校的运动,只是说些家常琐事。
丫丫生日带来的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像一股温润的泉水,悄然流淌过韩王两家每个人的心田。
暂时冲淡了连日来积压的疲惫、焦虑和无奈。
生日过后,生活似乎短暂地回归到一种久违的、近乎奢侈的平静之中。
这种平静,首先体现在日常的节奏上。
或许是那场小小的家庭庆祝起了作用,也或许是深秋的寒意让人本能地趋向于内敛和收束,家里的气氛不再像前段日子那样紧绷和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