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只见一辆马车停在陈家老宅门口,陈小姑穿着一身鲜亮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扶着丈夫的手从马车上走下来,再回身从马车里把两名小男孩抱起来,放在地上。

那名稍大一点的小男孩很爱护自己的弟弟,自己刚在地上站稳了就帮着母亲把3岁的小男孩放在地上,扶稳后,拉着他的小手,说:“弟弟不要害怕,这是外公外婆和舅舅家。”

小男孩一手拉着母亲的手一手拉着弟弟,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的父亲从马车里拿出一大堆礼品。

陈传富三兄弟听到马车的响声,知道肯定是陈小姑来了,立马站起来 冯氏也赶紧把眼泪一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出门相迎。

冯氏从屋里迎了出来,看到陈小姑一家,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哎哟,我的乖女玉兰,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冯氏快步上前,拉住陈小姑的手,上下打量着,眼里满是心疼与欢喜,又蹲下身子,摸摸两个小外孙的头,“哟,瞧瞧这俩乖孩子,都长这么高啦!”两个小家伙赶紧喊“外婆”。

陈小姑和小姑丈赶紧喊“娘,大哥、二哥、四弟”,又问:“爹呢?”

当知道她爹在屋里陪着大姐一家后,笑着说:“娘,我们想着您和爹,还有哥哥弟弟们了,一大早就赶紧过来了,想不到还是这么晚才到,让大家久等了。”

说话间,小姑丈已把礼品都搬了下来。陈传富三兄弟帮忙把礼品往屋里抬,冯氏则拉着陈小姑和两个外孙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快进屋,别在外面站着,都累坏了吧。”

进了屋,冯氏忙着让大儿媳二儿媳去厨房赶紧炒菜上菜,又问陈小姑他们今天在路上可还顺利。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两个小外孙也不认生,很快就和陈远文和陈远志他们玩在一起,在屋里跑来跑去,给这原本平静的老宅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陈玉娇看到小妹坐马车过来那么风光,全家穿得身光颈靓,还带来那么多的礼品,心里不由得一阵嫉妒,语带嘲讽地说:“哟,小妹这是发大财啦,瞧这阵仗。”

陈小姑并不理会她的阴阳怪气,她的大姐一直都是憎人富贵嫌人贫的那种人,跟她计较只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她笑着和爹娘、哥哥嫂嫂们见礼:“阿爹,哥哥嫂嫂们,我们来晚了,路上不好走,我们带着阿笙和阿策赶马车也不敢赶那么快,所以就耽搁了些时间。”

冯氏拉着陈小姑的手,心疼地说:“不晚不晚,一家人平平安安最重要。”

陈老爷子也问小姑丈:“你阿爹阿娘身体可好?”

小姑丈爽朗地笑答:“自从阿笙和阿策出生后,我阿爹和阿娘就像吃了仙丹一样,整日追着两个小家伙跑,身体好得不得了。我阿爹现在有孙万事足,连药材铺的生意都不理了。我阿爹常说,玉兰为陆家生了两个男孙,是陆家的大功臣,要我好好待她呢。”

陈远文想到小姑丈家九代单传,现在终于突破只有一位男丁的魔咒,成功拥有了两名慈姑丁,所以陈小姑在陆家母凭子贵,地位稳如泰山。

这时,陈小姑从一堆礼物里拿出两套质量上乘、针脚绵密的夏装给陈老爷子和冯氏说:“阿爹、阿娘,这是我自己买布料,抽空给你们亲自缝制的衣服,一人一套,你们一定要穿,千万不要舍不得穿放在衣柜里,像去年被老鼠咬坏了也不知道。”

陈老爷子和冯氏一边嗔怪,“你这么忙,还给我们做衣服干啥,我们有的穿。”一边乐呵呵地接过衣服在身上比划着。

陈小姑又拿出四匹一模一样的藏蓝色的棉布,分别递给大姐、大哥、二哥和四弟,“这是给大姐、大哥、二哥和四弟的,一家一匹,四弟的交给娘,让娘给你做衣服”。

说完,陈小姑又拿出两匹粉红的棉布,递给大姐和大哥,“这两匹粉红色的棉布给家里的女孩儿做一身衣裙。”

陈远文看到陈大姑和李表姐连推辞一下都没有就一把接过,看着粉红的布料,两人都紧紧抓着布料的一头,眼里都流露出贪婪的目光,互相较劲,都想独自占据整匹布。陈远文心中咂舌不已,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

这时,陈小姑又从包裹里拿出一些精巧的小物件,分给几个小侄子侄女,陆笙和陆策也兴奋地凑过去帮忙分发。

众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气氛逐渐热闹起来。而陈玉娇看着小妹带来的那堆礼品,心里盘算着,等会儿一定要想办法再从爹娘这里多拿点东西回家。

陈玉娇看着小妹带来这么多东西,嫉妒心愈发膨胀,终于还是忍不住故作担心地说:“小妹你买这么多东西,你家公家婆知道吗?他们如果知道你花了这么多钱,会不会责怪你呀。”

陈小姑淡淡一笑,说:“大姐,你不用担心,这些东西都是阿笙的阿公阿婆让我准备的,良哥陪我一起去买的,我就是想着让爹娘、哥哥嫂嫂、弟弟和侄子侄女们高兴高兴。”

陈玉娇皱了皱眉,刚要开口,被身边的大姑丈扯了扯衫袖,冯氏连忙打圆场:“都别说了,快上桌吃饭,菜都上齐了,孩子们该饿坏了。”

一家人这才围坐在饭桌旁。今天的午饭非常丰盛,有姜葱白切鸡,清蒸皖鱼,紫苏炒鸭,笋干红烧肉、紫苏炒石螺,蒜蓉炒小白菜,还有一个冬瓜薏米水鸭汤,足足六道菜一道汤,油水十足。

陈远文尤其爱这道冬瓜薏米水鸭汤,原料有冬瓜、薏米、老鸭、生姜,陈皮;陈皮去瓤,与老鸭一起和生姜放在瓦煲内,加入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

鸭肉性味甘、咸、平,微寒,具有滋阴补血、益气利水、消肿的功效;薏米性凉,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冬瓜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祛湿解暑的功效,配合鸭肉炖煮可以清热除湿,实在是广东人居家常备的汤水。

由于人员众多,在厅堂摆了两桌,陈老爷子、陈家三兄弟、两位姑丈、李表哥、陈远志四兄弟和陆笙一桌,冯氏带着两位儿媳、三个孙女儿、陈大姑、李表姐、陈小姑和陆策坐一桌。

饭桌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聊,气氛还算融洽。陈玉娇仍时不时地冷嘲热讽几句,陈小姑只当没听见,专心照顾着小儿子,时不时望一眼隔壁桌和两个年纪相仿的小侄儿坐在一起的大儿子陆笙。

当他看到大哥家的独苗苗陈远文虽然只有五岁,但为人处事十分大方稳重,挺直胸膛坐在那里,吃饭小口小口的,细吞慢咽,还知道照顾别人,不时地站起来把一些好肉好菜夹到旁边的阿笙和志哥儿的碗里,俨然一副大哥哥的样子,而身为哥哥的志哥儿也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陈小姑不禁对文哥儿多了几分喜爱。看来长子嫡孙就是长子嫡孙,即使小小年纪依然很有长房的胸襟和气度。

她又看了一眼大姐家的二儿子和小闺女,自坐上饭桌开始,就一副狼吞虎咽、饿虎扑食的馋猫样,吃着碗里,眼睛骨碌碌地盯着盘里。

陈小姑不禁摇头 ,一点家教都没有,幸好在座的都是自家人,要不然,传出去婚娶都成难题。哎,不过,也怪不得他们,做娘的自己都做不好,他们能学到什么好的。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