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日子,陈阳看着赵南生和李红,主动开口:“我在曼哈顿上城区有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之前一直空着,你们先住那儿,环境清净也方便。”赵南生和李红连忙道谢,眼眶里满是感激。
一旁的珍妮也笑着说,她打算回父母身边,重新返回学校继续学业,大家听了都为她高兴,纷纷叮嘱她照顾好自己。
日子渐渐安稳下来,林薇却总惦记着林舟的个人问题,这天趁陈阳有空,她拉着对方拜托:“陈先生,你见多识广,能不能帮我弟弟林舟想想办法,他都老大不小了,个人问题总得解决啊。”
陈阳听完笑着点头:“这事没问题,交给我。”随后他直接叫来了林舟,拍着他的肩膀说:“之后你多去外贸公司、投资公司转转,没事也去服装厂看看。
要是遇到喜欢的女孩子,别害羞,大胆去跟人搭话、约人家——不管是出去喝咖啡、吃饭,还是看电影,都可以。”说着,他还把自己知道的追女孩小技巧一股脑教给了林舟。
林舟被说得脸颊通红,陈阳见状,笑着催他赶紧去公司,林舟这才带着几分窘迫转身离开。
放暑假了,林晓就想好了去哪玩,这天,就被陈阳叫住:“收拾两件夏天的衣服,带你和你姐去夏威夷玩。”林晓眼睛一下子亮了,扔下书包就往房间跑,嘴里还喊着:“太好了!终于能去海边踩沙子了!”
出发前,林晓拉着林舟的胳膊晃:“哥,你真不跟我们一起去啊?夏威夷的海可蓝了!”林舟揉了揉她的头:“你们玩,我这边还得去公司转转。”林晓撇撇嘴,却也没再多说,转头又去催林薇快点。
到了夏威夷,每天天刚亮,林晓就醒了,穿着小裙子跑到沙滩上,光着脚踩在沙子里,一会儿追着海浪跑,一会儿蹲下来捡贝壳,捡满一兜就跑回酒店给林薇看。中午太阳大,她就躲在遮阳伞下吃冰淇淋,看着陈阳和林薇聊天;下午凉快些,就拉着两人去下海游泳,或是坐快艇出海,风刮在脸上,她笑得特别大声。
偶尔赶海,林晓比谁都积极,拿着小铲子在沙滩上挖小螃蟹,挖到了就兴奋地叫起来,就算溅了一身沙子也不在意。晚上吃当地的海鲜,她捧着烤虾啃,还不忘跟林薇说:“姐,这个比家里做的好吃!”
一个月很快过去,返程那天,林晓还攥着最后捡的贝壳,跟陈阳说:“明年暑假还来好不好?”陈阳笑着点头,她才满意地坐进了机场大巴。
刚进门放下行李,林薇就拽住正要躲进房间的林舟,直截了当问:“说,这一个月没跟我们去夏威夷,是不是真找到喜欢的女孩子了?”
林舟耳朵瞬间红了,挠着后脑勺,声音放得很低:“嗯……是有一个。”
“那约过会没?”林薇追问,眼神里满是期待。
“就……就约着看了场电影。”林舟的声音更小了。
林薇抬手轻轻拍了下他胳膊,又气又笑:“你可真不争气!就一次怎么够?多约几次才能熟啊!哪天把人约家里来,咱们一起吃顿饭,我帮你把把关。”
林舟连忙摆手:“还早呢姐,再等等。”
这话刚好被走进客厅的陈阳听见,他靠在门框上笑:“追女孩子可不能等,速度得快。慢一步,万一被别人抢先了,你不就空欢喜一场?”
林舟愣了愣,脸上的不好意思渐渐变成了紧张,他攥了攥手,突然说:“那我现在就去约她!”说完抓起车钥匙,匆匆忙忙就往门外跑,连鞋都差点穿错。
看着林舟的背影,林薇坐到陈阳对面,无奈地笑:“陈先生,我弟要是有你一半的干脆劲儿,也不至于单身到现在。”
陈阳只是挑了挑眉,没说话,端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眼底藏着点笑意。
随后两年,陈阳旗下的三家公司在负责人的打理下稳步发展,业绩始终保持着上升势头,经营得有声有色。
林舟的恋爱也有了结果,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他终于和喜欢的人走进了婚姻殿堂。婚礼当天,林晓忙前忙后,林薇看着弟弟成家,脸上满是欣慰。
另一边,李红和赵南生的夫妻感情越来越深厚,生活也越过越好。赵南生后来进入了李红所在的外贸公司,两年下来,两人分别成了一组和二组的组长,工作上相互扶持,默契十足。
他们还把4岁的儿子山山接到了纽约,一家人终于团聚,赵南生每月还会按时给国内的父母寄钱,让老人安心。
珍妮回到学校后,成绩一直很出色,经常给陈阳打电话,兴奋地汇报自己的进步,还总不忘提醒他:“陈阳哥哥,你可别忘答应我的事呀!”每次陈阳都会笑着回应:“放心,不会忘的。”
时间很快到了1991年,这一年陈阳早早开始为苏联解体的事做准备。6月到8月,国内华东地区遭遇特大洪水。
陈阳立刻和林舟一起返回国内,通过提前注册的“启辰慈善基金”,给受灾的几个省份各捐了1亿美元。这件事让他受到了几位大领导的接见,还得到了特殊表彰。
不过按照陈阳的要求,这次捐赠没有进行大规模媒体报道,只用了他国内的名字简单提及,也没有刊登照片。
到了12月苏联解体前后,陈阳的准备终于有了回报——他不仅在苏联国内收购了多处矿产,还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上狠狠赚了一大笔,资产实现了大幅增长。
林晓和珍妮考入大学后,被陈阳分别安排到哈佛和加州的学校,主修金融经济管理专业。接下来的几年,陈阳的公司依旧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业务版图不断稳固。
期间,林薇在某天主动走进了陈阳的房间,她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只是这份感情始终没有对外公开,一直保持着秘密交往的状态,只有彼此知晓这份心意。
时间来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危机从泰国开始蔓延。在美国的索罗斯及其基金率先下场搅局时,陈阳早已提前布局,带着公司投资团队顺势进入市场。
随着亚洲多个国家先后卷入金融风暴,陈阳的团队在金融市场上精准操作,收获颇丰。尤其在香港金融保卫战中,他们狠狠阻击了索罗斯,让对方损失惨重。后续在韩国、日本的市场波动中,陈阳团队再次抓住机会,赚取了巨额利润。
到了1998年,陈阳将目光投向了航母领域。他暗中从乌克兰买下一艘航母,随后通过层层协调打通关系,将这艘航母先运输到港岛,再与内地人员完成交接。最终,这艘航母比原计划提前几年,成功进入华夏的怀抱。
珍妮大学毕业后没选择继续深造,而是直接开启了全球旅行。有陈阳在背后兜底,她毫无顾虑地尽情游玩,走到喜欢的地方就放开手脚“买买买”,把日子过得自在又随心。
1999年,国内又有几个城市遭遇灾害,陈阳再次通过启辰慈善基金,向受灾地区捐献了大笔资金,助力灾后重建。
时间转眼到了2001年,林晓拿到硕士学位后,也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陈阳的公司。他从基层岗位开始一步步学习业务,而陈阳早有打算,想把公司未来的管理重任交到他手上。
也是在这一年,林晓在一次和陈阳独处时,直接选择了告白。这份心意没有被辜负,不久后,两人便正式成婚,将彼此的关系彻底确定下来。
2001年“9·11”事件爆发时,多亏陈阳提前察觉风险,暗中要求公司所有人员当天留在工作岗位、不得外出,才让团队彻底避开了恐怖袭击带来的人身危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而此前陈阳曾在世贸中心双塔拍摄过大量照片与视频,这些影像在事件后成了对这栋地标建筑难得的记忆留存。
尽管他清楚事件会引发股市动荡,却始终没敢做空——他深知这种敏感节点做空,极可能被FbI盯上,没必要为短期利益冒这样的风险。
时间推进到2002年下半年,林晓顺利生下一个儿子,陈阳为孩子取名陈景耀,寓意未来能心怀志向、闪耀成长;到了年底,林薇也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陈琪,寄望孩子能拥有独特聪慧的人生。
2003年,小布什政府宣布进攻伊拉克,全球原油市场随即陷入波动。陈阳凭借对局势的精准判断,迅速召集投资公司团队与操作员,在他明确的指令与精准调度下,团队集中力量操作原油期货。
随着战争推进,原油价格走势完全符合陈阳的预判,他的公司也借此在原油期货市场上赚取了巨额利益,进一步扩大了资本版图。
另一边,在外玩乐了数年的珍妮,终于停下了全球旅行的脚步。接到陈阳的安排后,她返回国内,接手了一项重要工作——管理陈阳此前提前收购的多家互联网企业的股份和其它产业的股份。
从此,那个曾经一心追逐诗和远方的珍妮,开始正式踏入商业领域,学着打理这些潜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互联网资产,为陈阳的商业版图添上了新的管理维度。
2008年全球股市剧烈震动,作为投资公司掌舵人的陈阳,凭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控,一步步下达操作指令。团队严格执行后,不仅避开了股市暴跌的风险,还从中捞取了巨额资金,让公司资本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同年,陈阳特意带着家人回到国内,一起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在现场感受着奥运盛会的热烈氛围,也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与变化。
2009年,当比特币还处于鲜为人知的阶段时,陈阳便敏锐察觉到其潜在价值,开始悄悄布局。在2009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分批次入手,先后囤积了7万多枚比特币,为后续的资产增值埋下伏笔。
2010年之后的几年,国内发展势头愈发强劲,经济活力不断提升。陈阳旗下服装厂的员工们,不少人在外打拼多年后,不仅挣够了钱,思乡之情也日益浓厚,纷纷选择回国发展。
直到临近告别时,他们才意外得知,一直默默给予他们关照的“幕后之人”,正是陈阳。在陈阳为他们举办的送行宴上,员工们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纷纷红着眼眶、流着泪向陈阳道谢——感谢他这二十多年来的照顾与扶持。
他们心里清楚,若不是陈阳,自己大概率还会面临未知的困境,过着难以预料的悲惨生活,是陈阳给了他们安稳生活与改变命运的机会。
2015年,陈阳再次抓住比特币价格的低谷期,果断出手又收购了2万枚比特币,将手中的比特币持有量进一步扩大。到了年底,他又瞄准黄金市场,在金价跌至低点时大量买入金条、金砖等实物黄金,为资产配置加上了一层“硬通货”保障。
2016年,当比特币价格攀升至每枚600美元左右时,陈阳选择适时套现,出手了近8000枚比特币,成功回笼了一大笔资金,既实现了部分收益落袋,也为后续投资预留了空间。
2017年狗狗币刚推出时,陈阳依旧保持着对新兴加密货币的敏感度,悄悄暗中囤积了一批狗狗币,布局下一个潜在的投资机会。
时间来到2019年下半年,陈阳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开始提前布局防疫相关产业——不仅筹备建立口罩厂、生产消毒水的医药厂,还着手生产治疗感冒发烧的药品。同时,他还入股了多家药企与医药研发中心,从产业链上下游完善布局。
2020年疫情突然来临,陈阳此前的准备恰好派上用场:他的口罩厂已提前囤积了半年用量的N95等各类口罩,大量投放市场后,有效缓解了国内口罩匮乏的局面。而他旗下药企生产的检测试剂等物资,也通过与政府合作、以超低价供应的方式,稳定了防疫物资市场,让试图哄抬物价的违法商人无机可乘,难以从中牟利。
当国内疫情形势稍有好转,陈阳便迅速调整资产布局。他将名下在一二线城市囤积的房产,除保留几套自住别墅外,其余全部清空,顺利回笼了大笔资金。
与此同时,他还决定出售此前为应对疫情所建的口罩厂、生产消毒水与检测试剂的工厂,以及生产感冒发烧药品的药厂。这些防疫相关产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劲的市场价值,此次出售也为他赚取了大额利润,进一步充实了资金储备。
2023年年底,国内疫情影响基本消退,陈阳带着林舟以及两人各自的孩子一同回国。此次回国,他再次向国家海军捐献了100亿资金,用于航母建造。
回顾过往二十多年,陈阳始终持续为国家贡献力量:仅2016年因某特殊事件,他便毅然捐献50亿美金支持航母建设。算上此次捐款,二十多年来他陆陆续续捐献的资金已接近1000亿资金。
为表彰陈阳的重大贡献,国家为他颁发了特殊奖章。但陈阳对此始终保持低调,明确提出两个要求:一是报道时不使用他的照片;二是仅以他在国内的名字“陈阳”进行宣传。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同行的孩子们亲身感受这份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这份责任与担当传承下去。
2025年后,陈阳的孩子们与林舟的孩子们陆续大学毕业。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晚辈,陈阳全力提供资金支持;对于不愿创业的,他则安排他们回到家族企业,逐步接管相关业务;若有晚辈需要回国发展,他也会提前做好落地安排,为他们扫清后顾之忧。
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步入正轨后,陈阳正式开启了退休生活。此后,他时常与妻子林晓、林薇,以及林舟夫妇、珍妮夫妇、赵南生李红夫妇等人结伴,一同踏上全球旅行的旅程,在世界各地的风景中享受悠闲的退休养老时光。
最终沉淀为旅途中的欢声笑语与彼此陪伴的温暖,陈阳的人生,在与亲友共享的悠闲时光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