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道刚铺到半途,正午的日头就烈了起来。清鸢蹲在冰道边缘,指尖触到一片湿漉漉的冰面,眉头瞬间皱紧——冰面已经开始融化,水珠顺着边缘往下淌,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再这么晒下去,刚浇筑的冰道怕是要被融水冲得开裂。
“糟了!”赤焰也发现了问题,跺脚大喊,“这日头越来越毒,冰道融得太快!咱们辛辛苦苦铺的路,总不能过了夏天就没了吧?”
墨河蹲下身,摸了摸融水的冰面,脸色也沉了下来:“缠丝藤能加固,却挡不住日晒。沼泽边缘湿气重,融水更快,用不了半个月,冰道就得塌。”
族人们也慌了神,铺冰的猎手们停下动作,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这可咋整?总不能天天派人事先冻冰吧?”“要是冰道毁了,贸易路就断了,之前的功夫全白费了!”
清鸢没说话,盯着融水的冰面琢磨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拉着银凛的手往营地跑:“我有办法!你们等着!”
没过多久,她抱着一张兽皮跑回来,上面用炭灰画着个奇怪的棚子——顶部是倾斜的,用木头搭骨架,上面铺着兽皮和晒干的芦苇,两侧留着通风口,棚子下面还画着生灵藤的纹路。
“这是啥?”赤焰凑过来看,挠了挠头,“看着像个小帐篷,能挡日晒?”
“不仅能挡日晒,还能防融水!”清鸢指着草图解释,“顶部倾斜,能让雨水、融水顺着边缘流走,不会积在冰道上;兽皮和芦苇浸过灵泉水,防晒又防水;两侧留通风口,能让空气流通,避免棚内温度太高;最关键的是,让生灵藤顺着棚子骨架生长,再缠上毒蟒部落的缠丝藤,既坚固又能自动修补——生灵藤还能吸收潮气,帮着降温,延缓冰道融化!”
“妙啊!”老阿爷拄着拐杖走过来,看着草图连连点头,“清鸢丫头心思细!这护棚既挡日晒又排融水,还能用生灵藤养护,简直是为冰道量身定做的!”
银凛看着草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眼里满是骄傲:“我这就让黑豹部落的族人准备木头和兽皮,按你画的尺寸搭建骨架。”
“毒蟒部落的缠丝藤现成的!”墨河立刻应声,“我让族人把藤条浸好灵泉水,再编成交叉网,铺在棚顶,比单纯的兽皮结实十倍!”
赤焰也松了口气,拍着胸脯:“烈虎部落来帮忙固定棚子!咱们的冰力还能冻住棚脚,让它扎根在地面,风刮不倒!”
说干就干,三族族人立刻分工合作。黑豹部落的族人砍来粗壮的硬木,按清鸢标注的尺寸搭起骨架,榫卯结构严丝合缝;毒蟒部落的族人将浸过灵泉水的缠丝藤编成交叉网,铺在棚顶,再盖上厚实的兽皮和晒干的芦苇,边缘用藤条捆紧;烈虎部落的猎手们对着棚脚喷出冰力,将棚子与地面冻成一体;清鸢则催动自然之力,让生灵藤顺着骨架攀爬,叶片层层叠叠地覆盖在棚顶和两侧,很快就把护棚裹成了绿色的“长廊”。
小兽人们也来帮忙,有的递藤条,有的给生灵藤浇水,小石头还拿着炭灰在护棚柱子上画小老虎,嘴里念叨:“画个老虎守着,融水不敢来捣乱!”
“你那画的哪是老虎,分明是小猫!”小豹凑过来打趣,手里却帮着把生灵藤缠得更紧。
清鸢笑着蹲下来,帮小石头补了两笔,让老虎的爪子更锋利:“这样就威风了!咱们的护棚,既有生灵藤护着,又有小老虎守着,肯定万无一失!”
忙活了大半天,第一段冰道的护棚就建好了。长长的绿色长廊罩在冰道上方,阳光透过生灵藤的缝隙洒下来,在冰面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冰面再也没有之前融化的迹象。赤焰拎来一桶灵泉水,劈头盖脸往棚顶浇去,水顺着倾斜的棚顶流下来,顺着预设的沟渠排到远处,冰道上一点水都没沾。
“成了!真成了!”赤焰哈哈大笑,拍着护棚的柱子,“这护棚比老子的玄铁斧还结实!日晒雨淋都不怕!”
墨河也伸手摸了摸棚顶的缠丝藤和生灵藤,赞叹道:“两种藤交织在一起,韧性十足,就算刮大风也吹不塌。清鸢,你这设计太绝了!”
清鸢站在护棚下,感受着凉爽的风从通风口吹进来,心里满是踏实。她抬头看向银凛,眼里闪着光:“咱们沿着冰道每隔十里建一个这样的护棚,再在护棚之间挖好排水渠,融水就再也毁不了冰道了。”
银凛握紧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的指环:“你总是能想到最周全的办法。有了这护棚,冰道就能长久用下去,三族的贸易路也就稳了。”
族人们看着建好的护棚,都欢呼起来。之前担心冰道融化的焦虑一扫而空,个个干劲十足,继续往下一段冰道搭建护棚。生灵藤顺着冰道不断延伸,绿色的护棚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冰原和沼泽之间,远远望去,生机勃勃。
清鸢靠在银凛肩上,看着族人忙碌的身影,看着护棚下平稳的冰道,嘴角扬起安心的笑。她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护棚,不仅护住了冰道,更护住了三族同心的希望。往后,无论日晒雨淋,这条贸易路都会畅通无阻,带着三族族人,走向更富足、更安稳的未来。而她和银凛,也会像这护棚一样,彼此守护,陪着族人,把这太平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