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卿辞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苏嬷嬷所教的宅斗技巧。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吹得窗棂轻轻作响,也打断了她的思绪。她起身关上窗户,心中暗暗决定,一定要将这些技巧融会贯通,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切。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场新的风暴,正悄然在安国公府酝酿,而那诗会的邀请,便是这场风暴的开端。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纸,轻柔地洒在云卿辞的床榻上。她悠悠转醒,刚坐起身,便瞧见翠儿端着铜盆,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内室,笑着说道:“小姐,您醒啦,今日的天气可真好。”云卿辞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应了一声,在翠儿的伺候下洗漱完毕。
正准备用早膳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苏嬷嬷的声音响起:“小姐,老奴有事禀报。”云卿辞赶忙说道:“嬷嬷快请进。”苏嬷嬷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张红色的帖子,脸上带着几分笑意:“小姐,大喜啊,安国公府为庆祝老夫人寿辰,决定举办一场诗会,邀请京城众多名门闺秀参加,您也收到了邀请。”说着,将帖子递给云卿辞。
云卿辞接过帖子,展开一看,精致的纸张上,墨字清晰,确是诗会的邀请。她心中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这或许是一个展示自己,改变众人对她看法的机会;担忧的是,在这安国公府,每一个机会背后,似乎都隐藏着未知的危机,她怕自己稍不留意,就会落入他人的算计之中。
苏嬷嬷似乎看出了云卿辞的心思,笑着说道:“小姐,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您若能在诗会上崭露头角,往后在府中的日子,也能顺遂许多。”云卿辞微微点头,说道:“嬷嬷,我明白这是个机会,只是……我怕那些人又会趁机对我不利。”苏嬷嬷拍了拍云卿辞的手,安慰道:“小姐无需担忧,有老奴在,定会帮您周全准备。只要咱们小心应对,他们也难有可乘之机。”
云卿辞思索片刻,觉得苏嬷嬷说得有理,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些。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好,那我便参加这诗会。只是,嬷嬷,诗会之上,以诗词论高下,我虽对诗词略知一二,但仍需精心准备才是。”苏嬷嬷笑着应道:“小姐放心,老奴这几日便帮您搜罗些绝妙的诗词,定能让您在诗会上大放异彩。”
接下来的几日,云卿辞与苏嬷嬷便忙碌起来。苏嬷嬷凭借着在府中多年的人脉,从各处寻来不少诗词佳作,云卿辞每日研读背诵,反复揣摩其中的意境与技巧。她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窗外鸟儿的啼鸣声,似乎都成了她诵读诗词的背景音乐。
这日午后,云卿辞正在房中专心研习诗词,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翠儿匆匆走进来,神色有些慌张:“小姐,大房的几位小姐来了,说是要见您。”云卿辞微微皱眉,心中暗忖,她们此时前来,定是没安好心。但她面上依旧镇定自若,说道:“请她们进来吧。”
不多时,云诗瑶带着几个姐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房来。云诗瑶身着一袭粉色罗裙,面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说道:“哟,妹妹可真是勤奋,这诗会还没开始呢,就如此用功,看来妹妹对此次诗会,是志在必得呀。”
云卿辞起身,微笑着回应道:“姐姐说笑了,妹妹不过是怕在诗会上出丑,才临时抱佛脚罢了。倒是姐姐们,才情出众,想必早已胸有成竹。”云诗瑶身旁的一位姐妹冷哼一声,说道:“哼,有些人啊,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我们,到时候可别在诗会上丢了安国公府的脸。”
云卿辞心中恼怒,但仍强压怒火,说道:“妹妹自当尽力而为,若真有不足之处,还望姐姐们多多指点。”云诗瑶笑着说道:“指点谈不上,只是妹妹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们便是。可别到时候,做出些让人贻笑大方的诗词来。”
云卿辞心中明白,她们这是来给自己下马威,想扰乱自己的心神。她笑着说道:“多谢姐姐们关心,妹妹心中有数。”云诗瑶见云卿辞并未被自己激怒,心中有些无趣,便带着姐妹们告辞离去。
待她们走后,翠儿忍不住说道:“小姐,这些人也太过分了,明摆着是来欺负您。”云卿辞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她们无非是怕我在诗会上表现出色,威胁到她们的地位。不过,她们越是如此,我越要在诗会上好好表现。”
苏嬷嬷在一旁点头说道:“小姐说得对,咱们不能被她们的几句言语就乱了阵脚。接下来这几日,老奴会更加用心帮您准备。”云卿辞感激地看着苏嬷嬷:“有嬷嬷相助,卿辞便安心多了。”
随着诗会日期的临近,云卿辞愈发忙碌起来。除了诗词,她还让翠儿帮忙挑选合适的衣裳首饰,力求在诗会上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终于,到了诗会前夕。云卿辞坐在桌前,将苏嬷嬷为她准备的诗词一一整理出来,准备最后再温习一遍。她逐首翻阅着,口中轻声诵读。当翻到其中一首诗时,她的眉头微微皱起。这首诗,她之前诵读时并未发觉异样,但此刻,却发现其中有一处用词极为隐晦的错误。
云卿辞心中一惊,暗自思忖,这是苏嬷嬷疏忽,还是有人故意为之?若是苏嬷嬷疏忽,以嬷嬷的细心,似乎不太可能;可若是有人故意为之,那又是谁呢?在这诗会前夕出现这样的状况,背后之人,究竟有何目的?她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