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权柄初定
李薇苏醒并展现出某种“神异”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朝野。那日甘露殿的惊天异象,无数人亲眼目睹,加之她昏迷三日后不仅无损,反而气度更显超凡,使得“监国公主得天命庇佑”的说法不胫而走。
她并未刻意宣扬,但也不再隐藏。朝会之上,她依旧坐于珠帘之后,但那份经由能量淬炼后的沉静与威仪,无形中便压下了许多窃窃私语和质疑的目光。她处理政务愈发干练果决,对格物院的支持也更为有力。
韩王李元昌等人暂时偃旗息鼓,那日的异象和雷霆让他们心有余悸,不敢再轻易以“牝鸡司晨”之类的话语攻讦。但他们并未死心,转而开始在官员任免、财政开支等具体事务上设置障碍,试图从内部掣肘。
这一日,枢机阁内,李薇正在审阅关于修缮洛河大堤的预算。工部呈报的预算高达八十万贯,理由是需征调民夫十万,耗时一年。
“八十万贯?十万民夫?”李薇放下奏报,看向负责此事的工部侍郎和格物院的欧大监,“欧大监,格物院新研制的水泥,效果如何?”
欧大监连忙出列,激动道:“回殿下,效果极佳!以水泥混合沙石筑堤,坚固远胜夯土,且凝结快,可大幅缩短工期,减少人力!若全线采用水泥,辅以格物院改进的滑轮组吊运石材,据臣估算,工期可缩短至半年,民夫最多只需三万!”
工部侍郎闻言,脸色微变,支吾道:“殿下,水泥此物,闻所未闻,是否可靠尚需验证。且大规模制备,耗费亦是不菲……”
“耗费?”李薇看向柳司织。
柳司织立刻报出数据:“殿下,根据格物院核算,建立三座官营水泥窑,月产水泥足以供应洛河大堤所需,总成本不超过五万贯,远低于节省下来的民夫口粮和工钱。”
李薇目光锐利地看向那工部侍郎:“侍郎大人,是觉得本宫不懂营造,还是觉得国库的银钱,可以任由尔等虚报?”
那侍郎汗如雨下,扑通跪地:“臣不敢!臣……臣只是循旧例……”
“旧例?”李薇声音转冷,“‘暗星’之乱,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岂容尔等再循旧例,中饱私囊?此堤关系两岸百万生灵,若因尔等颟顸懈怠,致使堤毁人亡,该当何罪?!”
她并未动用超凡力量,但那股融合了龙威与灵魂力量的压迫感,让殿内所有官员都感到呼吸一窒。
“此事,交由格物院与工部共同负责,以格物院方案为准!欧大监主理技术,工部负责协调民夫物料。预算,三十万贯!半年之内,堤成验收!若有差池,唯尔等是问!”李薇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臣等遵旨!”欧大监激动领命,而那工部侍郎则面如死灰。
此事迅速传开,朝野震动。李薇不仅展示了格物院“实学”的巨大价值,更展现了其雷厉风行、不容欺瞒的铁腕手段。一些原本摇摆的官员开始重新审视这位监国公主的能量。
借此东风,李薇进一步推动了“考成法”的试行,对官员的政绩进行量化考核,重点考察民生、财政、工程等实绩,而非空谈道德文章。同时,她默许柳司织和墨文,将水泥、改良农具等物的好处,通过民间渠道散播出去,让实实在在的益处说话。
权柄,在一次次具体的决策和成效中,逐渐稳固。
然而,李薇并未感到轻松。她独自一人时,常会凝视自己的双手,感受着体内那温和却强大的融合能量。这力量带给她掌控感,也带来了更深的孤独与警惕。她与这世界,似乎变得更加紧密,又似乎隔了一层无形的壁障。
她尝试过用能量去滋养父皇的身体,但那稀薄的龙气如同无根之木,仅能维持其生机,无法唤醒其神魂。那场异变,似乎彻底改变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更让她在意的是,系统完全融合后,那“规则解析”的微弱能力,让她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变得不同。她偶尔能“看”到空气中流转的、极其稀薄的能量脉络,似乎与山川地气、人文运势相关。这莫非就是……风水龙脉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她想起‘星主’汲汲以求的龙气和文明精华,想起那未至的“虚空湮灭潮汐”。提升个体力量固然重要,但若想应对文明级别的灾难,或许,更需要理解并调动这片天地本身的力量?
一个模糊的方向,在她心中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