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用“奇葩”说服敌人
第二部分 风起青萍
没藏讹庞的密信,比赵祯预想中来得更快,内容也更为石破天惊。
信的开头依旧是惯例的恭维与对“盟友”的关切,但很快便笔锋一转,直接提到了近期在汴京暗流涌动的“火焰令牌”风波。显然,他在大宋都城的情报网络,比赵祯预估的更为灵敏。
“……闻听汴京有‘幽冥信物’现世,搅动风云,陛下想必颇为劳神。此物牵涉甚广,凶险异常,陛下乃万金之躯,实不宜亲身涉险。” 读到此处,赵祯几乎能想象出没藏讹庞那副假惺惺关切实则包藏祸心的嘴脸。
承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让赵祯的神色骤然凝重起来。
没藏讹庞在信中声称,他手中掌握着一些关于“幽冥司”的“独家秘辛”。据他祖上流传下来的隐秘记载以及他多年暗中查访,“幽冥司”并非凭空出现于五代,其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唐代,甚至与某些早已湮灭的古教派有所牵连。这个组织内部等级森严,结构复杂,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不同的派系与诉求。有的派系热衷于攫取世俗权力,渗透朝堂,翻云覆雨;而有的派系,则似乎在追寻一些更为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长生之谜,或是某些失落的上古秘宝。
“据可靠线索,”没藏讹庞的信中写道,“‘幽冥司’内有一支被称为‘寻真者’的派系,其活动轨迹曾长期出现在西域乃至更西之地。他们似乎坚信,世间散落着某种超越凡俗的力量碎片或知识,集齐便可窥见天道,甚至……打开通往‘彼岸’之门。”
看到“西域”、“力量碎片”、“彼岸”这些字眼,赵祯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这听起来越来越像玄幻小说了!但联想到那块材质诡异、寒气森森的令牌,以及白衣人那非人的身手,他又不得不强迫自己正视这些荒诞的可能性。
转
没藏讹庞抛出的这些信息,真伪难辨,但其目的昭然若揭——他试图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以此换取更多、更实质性的“援助”。他在信末“恳切”地提出,希望大宋能够提供一批“足以武装三千精锐”的标准化军械,以及一笔“足以稳定局势”的巨额资金,助他彻底铲除元昊的残余势力,稳固权位。作为回报,他承诺在掌控西夏后,不仅称臣纳贡,更将倾尽全力,协助大宋追查“幽冥司”的线索,甚至“必要时,可派兵助陛下扫清这些藏于暗处的虫豸”。
“好大的胃口!”侍立一旁的范仲淹看完译文,忍不住冷哼一声,“三千精锐的装备,外加巨额资金!他这是想空手套白狼,借我大宋之力,为他没藏家族铺平篡位之路!”
杜衍也面色凝重:“陛下,此人所言,虚实难测。关于‘幽冥司’的信息,或许是故弄玄虚,意在抬高价码。我们不可不防。”
赵祯没有立刻表态,他看向柳七娘(苏晓月):“七娘,你觉得呢?他说的这些,关于‘幽冥司’派系和追寻力量之说,有可能吗?”
苏晓月沉吟良久,缓缓道:“穿越这种事都能发生,这个世界存在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超自然力量或组织,也并非绝无可能。没藏讹庞的描述,虽然听起来玄乎,但某种程度上,反而解释了‘幽冥司’为何能跨越朝代存续,以及其成员为何拥有如此诡异的身手和资源。他们追求的,可能不仅仅是世俗的权力。”
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没藏讹庞必然有所夸大和隐瞒。他的核心目的,还是索要军械和资金。我们需要判断的是,他提供的这些关于‘幽冥司’的零碎信息,值不值得我们再冒一次险。”
合
值不值得?
赵祯在殿内缓缓踱步。没藏讹庞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搅乱西夏,甚至可能成为对付“幽冥司”的助力;用得不好,就可能养虎为患,反噬自身。
目前看来,没藏讹庞在对付元昊这件事上,是和大宋有共同利益的。而他对“幽冥司”的了解,或许确实能提供一些关键线索,帮助打破目前的僵局。
“回复他。”赵祯终于停下脚步,做出了决断,“军械,可以再给他一批,但数量减半,依旧是‘特供’品质。资金,可以用盐引和限定货物的‘代金券’支付,数额也可以商量。但是——”
他语气一转,变得极为严厉:“告诉他,这是最后的援助!让他拿出真正的诚意来!朕要的,不是这些空泛的传说,而是切实的、关于‘幽冥司’成员身份、据点、或者是他们近期具体行动的确切情报!如果他做不到,那么之前的盟约,就此作废!”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和施压。赵祯要在被没藏讹庞牵着鼻子走之前,重新拿回主动权。
密信按照赵祯的指示被送了出去。接下来的几天,汴京表面依旧风平浪静,但针对“幽冥司”和辽国使团的暗中调查从未停止。
然而,无论是皇城司还是柳七娘的影卫,都未能再抓到“幽冥司”的实质性尾巴。这个组织仿佛彻底融入了阴影,再无动静。辽国使团那边,耶律斜轸依旧每日递交措辞强硬的照会,要求严惩“凶手”,但私下里,似乎也并未有更进一步的激烈举动。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反而让人更加不安。
就在赵祯以为没藏讹庞那边需要更长时间周旋时,仅仅过了七天,新的密信再次以绝密渠道送达。这一次,没藏讹庞似乎被赵祯的最后通牒逼急了,信中的内容不再是空泛的传说,而是提供了一个极其具体、令人匪夷所思的线索——他声称,根据家族秘录和近期探查,西夏境内黑水城遗址附近,近期有疑似“幽冥司”成员活动的踪迹,似乎在寻找一幅据说是用“阴文”刻在某种兽皮上的……地图残片。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信誓旦旦地指出,那个在汴京皇宫与赵祯有过一面之缘的白衣人,其武功路数,极有可能源于早已失传的西域拜火教一脉,而拜火教的某些古老禁忌符号,与“幽冥司”的火焰图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二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