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推行全民扫盲,最大阻碍并非先前所提诸难。”

“真正之困,在于合格教书先生的数量严重不足!”

台下,朱元璋与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闻言,神色骤肃。

朱元璋眉头紧锁,沉声道:

“数量不足且能力合格的教书先生?!”

燕长倾颔首:

“正是。教导百姓识读三百核心字与两千重要字,本不需先生学问高深。”

“其实教书先生只需具备童生的学识水平,便足以胜任教导百姓认读、书写三百个核心汉字和两千个常用汉字的任务。”

“若进一步放宽标准,即便教书先生仅掌握这三百核心字与两千常用字的读写能力,其余一概不通。”

“这样的人也勉强够格担任百姓的识字启蒙教师。”

“但眼下除我之外,恐怕没有其他读书人明确知晓这两千三百个关键汉字的具体内容。”

“若连该教哪些字都不清楚,自然无法有效指导百姓学习。”

“这样的教书先生,显然是不称职的!”

“解决之道其实简单——”

“只需由我将这些核心汉字整理成册,刊印分发,便能填补教书先生的知识空白。”

linglong:八五六三二三六一三

“真正的难题在于师资的严重短缺!”

“若要实现全民扫盲的识字教育目标——”

“大明必须确保每个村落都配备一名能随时教授百姓读写这两千三百字的教书先生!”

“而大明的村落总数有多少?”

“即便没有四五十万,至少也有二三十万之数。”

“这意味着至少需要二三十万名教师驻村教学!”

“这便是当前师资匮乏的严峻现实!”

“大明现有读书人约百万之众。”

“除去正在求学的学子,以及已出仕为官为吏的文人——”

“可调用的闲散文人仅五十万左右。”

“若能全部动员下乡教学,师资缺口或可勉强填补。”

“然而要让这些心高气傲的文人甘心深入乡野授业,绝非易事。”

燕长倾言至此处,不由深深叹息。

归根结底,仍是师资短缺的困局!

要实现全民识字,教师终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尤其是关乎全民教育的大事,教师的缺口简直大得惊人。

即便将教师1.0的标准降到最低——只需掌握三百个核心汉字和两千个重要汉字,就能担任百姓的启蒙老师。

可即便如此,那动辄二三十万,甚至四五十万的师资缺口依然无法填补。

毕竟这年头识字的文人本就稀少,指望他们放下身段,跑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去教底层百姓认字?

等那些百姓的子孙后代也识文断字了,岂不是要抢这些读书人的饭碗?

那些文人书生哪有那么大的心胸,甘愿做这种自断前程的事?!

……

殿内,听完燕长倾的汇报,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纷纷眉头紧锁。

他们算过全民扫盲的耗资,考虑过识字之难,也料到百姓积极性不高,却偏偏漏了最关键的一环——教书先生!

即便对先生的要求一降再降,至少也得是通晓三百核心字、两千重要字的文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教百姓识字。

而这样的先生,不是要十个八个,不是百八十个,甚至不是成千上万,而是几十万之巨!

大明虽不缺这几十万识字文人,但缺的是肯听调遣的人。

无利不起早,想让文人下乡教书?

行,得加钱!

想让这些读书人进村开蒙,朝廷必须拿出足够诱人的利益。

毕竟,他们可不是随便就能打发的平头百姓。

朱元璋可以征调百姓服徭役,无偿驱使平民劳作。

然而面对文人书生士子,他却无法采用同样的手段。

毕竟在六千万大明子民中,文人书生士子始终属于少数特权阶层的一员!

除非天下百姓皆能读书识字,否则即便是朱元璋,对待这个特殊的群体也必须慎之又慎。

因为在全民教化实现之前,大明朝廷仍需依靠文人书生士子这一特权阶层来协助治理天下。

正因如此,朱元璋无法以强力压制整个文人阶层。

此前儒家掌控舆论时,朱元璋与燕长倾联手打压儒家,却仅针对其代表孔家,而非整个文人阶层,便是明证。

若要吸引数十万文人书生士子心甘情愿下乡教导百姓读书识字,朝廷必须提供足够的利益。

然而,大明难以满足这一条件。

这些文人寒窗苦读十年,终极目标皆是科举入仕!

朝廷不可能为让他们下乡教书,便授予数十万人官职胥吏之位。

若真如此,光是这笔庞大的俸禄支出,就足以拖垮大明的财政。

更何况还有相应的官员福利待遇。

想到这里,朱元璋、太子朱标及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皆感焦灼。

【距离千古一帝的威名!大明的教化盛世!!全民科举的宏图!!!】

【仅差这最后一步!!!】

【只要填补数十万教书先生的空缺,大明必将迎来千古一帝,开创教化盛世,实现全民科举的愿景!!】

【可如何在不大幅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拿出足以打动数十万文人的利益?】

【除了官职,还有什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下乡教书?!!】

……

就在朱元璋与一众皇子苦思之际,齐王朱榑忽然眸光一闪——

他想起了燕长倾方才所言:“只不过,要让那些文人书生士子心甘情愿下村教书,绝非易事。”

【确实有些棘手?!!】

【如此说来,燕先生对此事已有对策?!!】

【只是这法子施行起来或许颇为艰难,故而未曾直言?!!】

念及此处,齐王朱榑猛地抬头望向燕长倾,眼中难掩兴奋:

“燕先生方才说‘欲使文人书生心甘情愿下乡教化百姓,确实有些棘手’。”

“那是否意味着,先生其实已有良策,只是推行不易?!!”

朱元璋闻言,眸光骤亮,激动之下重重拍在太子朱标肩头。

【不错!咱一时无计可施,可燕长倾岂会束手无策?!】

【他既能洞悉症结,以他高瞻远瞩之能,必已筹谋 之法!!】

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亦目光灼灼望向讲台。

燕长倾迎着众人期盼的视线,颔首道:

“确有一策,然能否施行,全凭陛下定夺。”

朱元璋当即朗声道:

“你但说无妨!能否落地是咱的事!!”

“只要法子管用,咱在位一日,必叫它推行到底!!!”

此言非虚,洪武朝的铁腕 ,确有这般雷霆手段。

燕长倾闻言转身,挥笔在黑板上写下四字:

“科举改制。”

朱元璋盯着墨迹未干的【科举改制】,低声复诵:

“科举……改制?!”

他对现行科举本就心存不满。

昔年逐鹿天下时,朱元璋便深知人才之重。

然当时霸业未成,唯有广发征贤令:“有能助吾建功立业者,必以礼待之”。

至正二十五年,更严令辖内官员举荐才士,充任地方要职。

朱元璋设立了荐举选材制度,由中书令负责荐举事务,要求州县官员每年必须推荐人才,并派遣专人到各地寻访贤才。

这一制度延续至明朝建立后的洪武年间。然而随着天下统一,荐举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如所荐人才名不副实、荐举泛滥等问题日益突出。

统一天下后,朱元璋将注意力转向科举制。此前因战乱未平,他尚未掌握全国政权,不具备开科取士的条件。如今大权在握,自然具备了推行科举的资格。

为确保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朱元璋给予天下士子三年准备时间。洪武三年(1370)五月,朝廷正式设立科举,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并下令连续开科三年。同时颁布《科举条格》,详细规定了乡试、会试的时间、资格、内容、录取名额及科场禁例。

同年,应天府及各省举行乡试,考试分三场:首场考“五经”义二道及“四书”义一道;第二场考论一道;第三场考策一道。中式者十日后参加复试,科目包括骑、射、书、算、律五科。

洪武四年(1371)二月,各地举人在京师参加会试,录取进士一百二十人,并分别授官。然而,尽管给了三年准备时间,科举选拔的人才仍令朱元璋失望。这些人才虽擅长诗文,却缺乏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

科举持续至洪武六年,连续三年的选拔结果均未达到朱元璋的期望。于是,洪武六年他下诏暂停科举,恢复荐举制,并沿用至洪武十三年。换言之,这一时期明朝科举处于暂停状态。

然而,荐举制施行越久,其弊端越加明显。近年来,朱元璋再次考虑恢复科举,并计划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因此,当听到燕长倾提出科举改革时,朱元璋顿时兴致盎然。若燕长倾的方案可行,不仅能解决数十万士子下乡教化百姓的问题,还能一并完善科举制度,可谓一举两得!

讲台上,燕长倾面向朱元璋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正色道:

正是科举革新。

现行乡试、会试两级取士过于简略,宜细分层级。

可在各省乡试之下,增设县试、州试、府试 。

县试岁考,由知县主考,县教谕、训导监考,定于每年二月。考前月余张贴告示,考生至县衙礼房报名。及第者称县生,获州试资格。

州试岁考,由知州主考,州教谕、训导监考,定于四月,报名如县试。及第者称才生,获府试资格。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