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残躯与近乎耗尽的能量,“幽灵号”如同一位重伤的骑士,艰难地航行在返回“织灵者”城市的归途上。
之前的遭遇战虽短暂,却消耗了远超预想的资源,更在两人精神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那种直面虚无、意识几乎被冻结的感觉,远比任何物理伤害更令人疲惫。
林澈的精神受到了明显的冲击,时常会陷入短暂的恍惚,眼神空洞,需要林莫通过紧密的精神连接不断将他拉回现实。
林莫自己的意志如同被重锤敲击过的钢铁,虽然未碎,却布满了细微的裂痕
需要时刻凝神才能压制住那试图钻入脑海的绝望低语。
航程变得异常沉默。
除了必要的系统检查和航向修正,两人大部分时间都依偎在一起
借助彼此的体温和存在感来温暖那颗被虚无侵蚀过的心灵。
他们不再需要过多言语,精神层面的共鸣让他们能更直接地感受对方的支持。
数日后,那片熟悉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巨大穹顶终于再次出现在传感器视野中。
当“幽灵号”缓缓驶入指定的泊位时,一股温和而庞大的意识流如同温暖的洋流般包裹了他们。
欢迎归来……受伤的旅者……
你们带回了……宝贵的数据……与……存在的证明……
没有责备,没有催促,只有一种深沉的慰藉和理解。
“织灵者”的意识轻柔地拂过他们的精神创伤,如同最精妙的医师,帮助他们稳定那几乎溃散的精神边界。
同时,泊位周围的发光生物开始附着在“幽灵号”表面
高效地修复着战斗留下的能量损耗和细微损伤,并重新补充几乎枯竭的能源储备。
林莫强打起精神,将通过传感器记录下的关于“褶曲”奇点、“净噬者”爪牙的行为模式、以及最后那搏命一击所产生的效应等所有数据,毫无保留地传递了过去。
“奇点”……确为“衰败”之疮口……“净噬者”……乃其散逸之阴影……
以秩序之光……冲击混沌之源……虽微渺……却印证了……一种可能……
“钥匙”之路……艰险漫长……但方向……已现……
“织灵者”的意识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有对确认威胁的凝重,也有对找到应对方向的些许欣慰。
他们进一步阐释,那个“奇点”是宇宙尺度下规则破损的体现,单纯的力量难以摧毁
但或许可以通过注入强大的、稳定的“秩序模板”
比如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能量场,或者像林莫林澈这样凝聚了强烈“存在意志”的个体共鸣
来尝试“缝合”或“稳定”它。
林莫最后的尝试,虽然力量微不足道,却指出了一个理论上的方向。
但这意味着,未来的行动将更加危险,可能需要他们更深度地介入,甚至接近那个足以吞噬一切的“疮口”。
在“织灵者”的帮助下,林莫和林澈的身心逐渐恢复。
这次经历虽然凶险,却也让他们对自身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任务的执行者,开始更主动地思考策略。
林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净噬者’厌恶强烈的‘存在感’,我们能不能……主动制造一种更强大的‘秩序场’?不是模拟,而是真正将我们的意志
甚至……将‘幽灵号’本身,变成一个移动的‘秩序灯塔’?”
林莫被这个想法触动。
他结合“织灵者”的技术和人类工程学的思路,开始构思一个计划:
或许可以对“幽灵号”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将其反应堆、生物装甲以及他们两人的精神共鸣更高效地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协同放大的系统,专门用于对抗“净噬者”的虚无侵蚀。
他将这个初步构想传递给了“织灵者”。
对方沉默了许久,似乎在评估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与风险。最终,信息流再次传来:
理念……具有创造性……风险……亦巨大……深度融合……不可逆……尔等……将成为真正的……利刃与盾牌……亦可能……迷失于力量……
需慎重……需决心……
这是一个比意识连接更深层次的融合提议,意味着他们可能与“幽灵号”以及“织灵者”
的部分技术永久性地结合,获得强大的力量,但也可能失去部分作为独立个体的特性。
面对这个抉择,林莫和林澈在泊位旁,透过观察窗望着那片静谧而伟大的海底城市,久久沉默。
“你怕吗?”林莫问,声音平静。
“怕。”林澈老实回答,握紧了他的手
“但更怕失去你,怕这个世界被那种虚无吞噬。如果这是唯一的路……我跟你走。”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历经生死后的坦然与决心。
他们的爱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相依为命,升华为一种共同承担命运、乃至为更宏大存在而战的信念。
林莫转向城市的方向,传递出坚定的意念:
我们已做好准备。请开始吧。
深海之中,一场关乎个体存续与文明未来的更深层次的蜕变,即将开始。
“幽灵号”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林莫和林澈也不再仅仅是幸存者。
他们正在主动将自己锻造成一把刺向宇宙暗面的钥匙,一盏照亮归墟的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