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科学院集成电路研究中心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之一,拥有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平台及多个高水平实验室,致力于推动芯片设计、制造与封装等关键技术的发展,长期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任务。
陈俊逸是该中心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由京大电子系选派,在这里参与下一代国产工艺节点的关键课题,负责射频模块的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作。
项目的负责人梁仲恒经过,无意瞥见陈俊逸正伏在桌前,翻着一沓打印纸,还不时低头在本子上做笔记。
本以为他在看技术资料,便没多想,可走近一看,纸张的页眉赫然写着“聊天记录”四个字。
他眉头顿时皱起,语气也不免带了几分责备,“小逸,这是办公室,不是你看私人信息的地方。”
啧啧啧。
现在的小年轻啊,谈个恋爱连聊天记录都打印出来……
听说,还有人会抄情侣间的聊天记录……
恋爱脑真是一种奇妙的生物状态……
他想了想,还是友善提醒,“谈恋爱也不要影响本职工作……”
毕竟,再甜的恋爱,也无法替你干活、写代码、抢救现场系统崩溃。
他话说得平静,却像是有意无意地点到为止。
他没打算插手私事,只是身为上司,该提醒的,还是得说。
陈俊逸一愣。
梁老师在说什么?
谁谈恋爱了?
他吗?
就算射频仪器都有对象了,他也必须坚定独身,为科研守节!
科研,才是他的“法定伴侣”。
而谈恋爱,只会影响他做实验的进度!
陈俊逸抬起头,将那几页打印稿合上,语气不卑不亢地递了过去:“梁老师,您误会了。”
梁仲恒嘴角微挑,一副“我什么都懂”的神情接过稿子,目光随意地落在第一页上。
“这聊天记录是我和一位前辈的技术交流,主要是围绕那篇德文文献里我始终没弄明白的几个关键点,还有一些相关的延伸问题。我怕漏掉重点,就打印下来复核。”
梁仲恒原本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眼神却很快凝住,眉头也跟着微微皱起。
纸上不是闲聊,而是一问一答式的深度拆解——
对方逐条回应了关键公式的作用与适用范围,详细阐释了边界条件下的特殊工况处理,并结合实例说明模型的局限和优化方向。
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思路极为缜密。
他翻到第二页,眉毛缓缓扬起:“这……不是那篇德文里关于混合域建模的内容吗?这草图是谁画的?”
梁仲恒说的这篇德文文献,是最新一期期刊上刚刚发表的前沿论文,首次提出了将混合域建模应用于高速射频SiGe器件的假设。时至今日,真正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人尚未出现,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论坛上的网友帮忙翻译的。”陈俊逸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自豪。
负责人微微一愣,显然有些意外:“你说什么?”
“论坛网友。”他重复了一遍,顿了顿,又补充道,“就是那个微电子论坛上,我发了个求救贴,然后遇到的一个叫‘焚天’的网友。”
“焚天?”梁仲恒挑了挑眉,“这网名挺霸气的。”
他扫了陈俊逸一眼,心里暗想这小子运气真不错,碰上了哪个高校或者机构的大佬,居然能抽时间上论坛指导后辈。
“这本期刊的译文还没出来,能翻译出这个水平,确实不简单。”梁仲恒沉吟道,“这个方向很新颖,前景广阔。若能突破其中难点,必将推动高速射频器件的仿真设计迈出重要一步。”
“只是目前我们的精力有限,这个问题容后再说,先把手头这批SiGe器件的性能参数测量和工艺优化做好。”
“毕竟,实验数据是模型验证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数据支撑,任何建模都无从谈起。”
在科研项目中,尤其是射频模块这种多学科交叉的课题,团队成员需要跨领域合作,兼顾实验和理论,才能确保成果既扎实又具深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陈俊逸虽然主要负责建模与仿真,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却仍然参与器件性能的测量和工艺优化工作,以加深对器件物理特性的理解。
作为项目负责人,梁仲恒不仅关注陈俊逸个人的建模任务,更着眼于保障整个项目链条的顺利推进。射频模块的系统建模高度依赖准确的器件性能参数作为输入,缺乏高质量实验数据,模型的准确性便无从谈起。
陈俊逸理解梁仲恒的安排,也正因为如此,他特别重视那篇文献。他认为混合域建模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能提前学习和准备,对后续的突破大有裨益。
陈俊逸认真地点点头,“梁老师,我知道的,您放心,我一定不会影响现在手头上的事情。”
梁仲恒推了推眼镜,目光认真地看着陈俊逸:“不过,既然你开始研究了,你对混合域建模的方向有什么初步想法吗?”
陈俊逸点了点头,语气平稳:“梁老师,这篇文献提出的思路很新,也挺复杂。我初步看下来,它融合了电磁、热力和材料等多个领域,理论上如果要实现建模,恐怕会面临模型耦合度高、求解困难等问题。而且在参数获取和精度控制方面,后续对计算资源的要求可能也会相当高。”
他略微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请教过‘焚天’大佬,他在这个方向上比我熟悉得多,尤其是在边界条件的处理上,给了我不少启发。之前我卡住的一些点,就是和他讨论之后才逐渐理清楚的。”
梁仲恒听了,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你这个阶段,能读出这些要点、形成初步判断,并主动去请教比你更熟悉的人,说明思路在逐渐打开。”
他顿了顿,拍拍他的肩膀,又补充道:“但也别急着往深水里跳。混合域建模是个大方向,后续怎么落地还得靠扎实的数据、稳定的模型体系一步步推进。加油,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我们一起解决。”
陈俊逸点头应下,语气郑重:“我明白,老师。我会把基础打牢,不会操之过急。”
梁仲恒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了一句:“对了,我们过段时间会派人去国防大学对接一个联合项目,涉及军用通信芯片的一些课题需求。可能需要了解他们那边在系统集成和高频环境下的实测反馈,到时候你也许要跟过去一趟,提前做点准备。”
陈俊逸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应下:“好的,梁老师,我会做好资料准备。”
他计划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深入研究那篇德文论文,并通过论坛与“焚天”保持联系,借助对方的专业视角,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国产射频模块的混合域建模路线。
科研之路向来荆棘密布,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值得全力以赴。
哪怕前路漫长,他都要坚持走下去。
一步一个脚印,为国产芯片的发展,添上属于他微小却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