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解全女帝看向郭梓义父子,说道:“郭瑷,你可愿意娶公主,同她前往安楠?”郭瑷起身,单膝跪地,朗声道:“能娶公主为妻,是臣之荣幸,臣愿与公主共赴安楠,为陛下守好这一方疆土。”盛宁女帝满意地点点头,宣布道:“既如此,便择日为公主与郭瑷完婚,婚后即刻启程前往安楠。众卿家若有良策,助他们治理安楠,可速速奏来。”朝堂之上,众臣纷纷献策,一场关于安楠未来的谋划就此展开。
十日之后,众王纷纷返回朝堂。
朝堂之上,盛宁女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带微笑地看着下方的众王,开口说道:“众王此次离京,一路辛苦,朕心甚慰。”
唐王赶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言重了,为陛下分忧乃是臣等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
盛宁女帝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唐王,朕今日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唐王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不知陛下所说的好消息是何事?”
盛宁女帝笑道:“彤儿五日之后便要成婚了。”
唐王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说道:“什么?彤儿要嫁人了?这是哪家的公子如此有福气,能娶到我那宝贝妹妹?”
盛宁女帝看着唐王的反应,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解释道:“你这宠妹王,可真是关心则乱啊。彤儿要娶的是蛟龙将军郭梓义之子郭瑷为夫。”
唐王闻言,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脱口而出道:“娶?不是嫁吗?”
盛宁女帝见状,耐心地解释道:“唐王,你莫要忘了我大明的祖训。公主、郡主若被立为皇储,便是娶夫;若是普通公主、郡主,才是嫁人。”
唐王听了,这才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疑惑地问道:“可是,母皇如今已是太上皇,二姐您也已经是当朝女帝,彤儿又怎么会是皇储呢?”
盛宁女帝宣旨。
奉天承运女帝,诏曰:
大明盛宁二年初,南疆安楠之地寇患频发,边民受扰,国疆不宁。唐王明家轩、宁王明家策、武安君蒲城,奉命出师,躬亲督战,披坚执锐,所向披靡。历经九月鏖战,终荡平贼寇,收复失地,使安楠重归王化,边庭得以安定,黎民复享太平。
此三人功勋卓着,实乃国之柱石,朕心甚慰。为彰其功,特加封赏:
封唐王明家轩为兵马司指挥使,总领京畿卫戍,整饬军备,以固根本;封宁王明家策为神机司指挥使,掌火器军械,研新械、练锐士,以备不虞;
封武安君蒲城为武安王,食邑三千户,兼授内阁大学士,参赞机务。特赐“骑马入宫,带剑上朝”之权,以显荣宠。
另有滇西王明家叶无痕,素怀忠谨,治境有方,今封滇西布政司,总领滇西民政,抚绥百姓,兴利除弊,以安一方。
望尔等受此封爵,益加勤勉,忠君报国,勿负朕望。
钦此!
奉天承运女帝,诏曰:
月季公主,乃朕之爱妹,性资慧敏,淑慎端良,深得朕心。郭瑷者,才学卓荦,品行端方,与公主两心相契,实乃天造地设之佳偶。
今观二人郎才女貌,情意相投,朕甚悦之,特降恩旨,赐月季公主与郭瑷择吉日成婚。
着礼部即刻择选良辰,备办婚仪,务须隆重周全,以合皇家体面。望二人婚后,互敬互爱,执手偕老,共沐皇恩,以绵福祉。
钦此!
奉天承运女帝,诏曰:
月季公主明家彤,性资慧敏,淑慎端凝,久蒙朕恩,亦怀济世之心。其驸马郭瑷,才德兼修,与公主相得甚欢,同心同德。
今念安楠新定,需贤明主政以安黎庶。朕特降恩旨,册封月季公主明家彤为嘉慧女帝,赐安楠江山为其封土,建国号曰“景灵”。“景”者,取大、美、光明之意,喻女帝胸襟恢弘,功绩昭彰,王朝气象丰饶;“灵”者,含聪慧、灵动、祥瑞之蕴,合女帝敏锐慧黠之质,寄王朝灵气充沛、福泽绵长之愿。
郭瑷随侍女帝,功不可没,特封为景灵王朝帝夫,辅佐嘉慧女帝,共理国政。
望嘉慧女帝与帝夫郭瑷,承朕之命,勤政爱民,兴利除弊,使景灵王朝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永为大明藩屏,不负朕之厚望。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