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盛宁二十一年春,安王丧期既满,朝堂虽恢复常朝仪轨,然与安王相关的念想,却仍藏在大明天朝的肌理之中,未曾随岁月淡去。这年清明,女帝依例率皇室宗亲前往皇陵祭拜,行至安王墓前时,特意屏退左右,只留皇太女与燕王、拓王伴在身侧,静立良久。

墓前的松柏已抽新芽,去年冬日里积下的雪痕早已消融,唯有碑前那方石案,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那是拓王私下命人打理的,他自安王下葬后,每月总会悄悄来皇陵一趟,或添一抔新土,或拂去碑上尘埃,从不声张,只以这般沉默的方式,延续着父子情分。此刻见女帝凝视石碑出神,拓王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臣弟已让人在墓旁种了些苜蓿,是父王当年在北疆最爱的牧草,他说这草耐旱,像边地的百姓,有韧劲。”女帝闻言颔首,指尖轻轻划过石碑上“忠定”二字,轻声道:“皇考一生,最敬惜百姓,这般安排,合他心意。”

皇太女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束刚采的蒲公英——前年秋日,安王还在府中教她辨认草药,说蒲公英能清热,是百姓家常用的“良药”。此刻她将蒲公英轻轻放在石案上,仰起头对女帝说:“母皇,祖父说过,草木都有灵性,这蒲公英长在这里,就能一直陪着祖父了。”女帝摸了摸她的头,眼中泛起暖意,转头对燕王与拓王道:“皇太女记得皇考的话,你们做舅父的,更该把皇考‘忠君爱民’的训诫记在心里。往后宗室之事,你们兄弟二人要多担待,莫要让朝堂分心,更莫要辜负皇考的期望。”燕王与拓王齐齐躬身应道:“臣弟遵旨。”

祭拜过后,女帝一行人返程途中,恰逢吏部尚书奏报新任蓟州知府人选。蓟州是安王当年镇守北疆的治所,女帝听闻人选是前御史台监察御史苏明——此人去年因弹劾地方贪腐被贬,却始终清廉自守,颇有政绩——便特意停下銮驾,对吏部尚书道:“苏明此人,有风骨,敢直言,正合皇考当年对蓟州官员‘清正为民’的要求。你让他赴任前,先去安王府一趟,看看皇考当年在蓟州的奏疏副本,再去北疆边境走一遭,看看那里的百姓如今过得如何。告诉他,蓟州是皇考的‘故地’,他若敢辜负百姓,便是辜负了皇考,也辜负了朝廷。”吏部尚书躬身领旨,心中暗自叹服——女帝此举,既是对安王的缅怀,亦是借安王的“治政之道”警示官员,可谓一举两得。

这年夏末,北疆六州遭了蝗灾,颗粒无收,急报传至京城时,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人主张调国库粮米赈灾,有人却担忧西北战事未平,国库空虚,恐难支撑。正当众臣争执不下时,拓王忽然出列,手持一份奏折,沉声道:“陛下,臣弟愿请命前往北疆赈灾。当年父王在蓟州时,曾遇过一次蝗灾,他老人家当时亲自带着兵卒、百姓挖蝗卵、烧蝗群,还教百姓用蝗虫饲鸡、磨粉充粮,硬是把灾荒扛了过去。臣弟当年随父王亲历此事,还记得他的法子,愿往北疆一试,既解百姓之困,亦不负父王教诲。”

女帝望着拓王,见他眼中满是坚定,不由想起安王当年在朝堂上力陈赈灾之策的模样,心中微动,当即准奏:“你既有此心,又懂皇考之法,便去吧。朕会让户部拨出三十万石粮米,随你同往,再传旨沿途州府,皆需配合你的赈灾事宜。记住,务必以百姓为重,莫要急功近利,亦莫要苛待百姓。”拓王领旨谢恩,次日便带着随从、粮米启程,奔赴北疆。

待拓王抵达蓟州时,蝗灾已蔓延至三州,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遍野。拓王不及歇息,即刻召集当地官员,依安王当年之法,分三步走:一是组织兵卒、百姓分片清理蝗卵,防止灾情扩散;二是开设粥棚,以国库粮米赈济灾民,同时教百姓将捕捉的蝗虫处理后充作食物,补充口粮;三是奏请朝廷,暂缓北疆当年的赋税,让百姓有喘息之机。他每日奔波于各州县之间,脚不沾地,夜里便宿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有时累得倒头就睡,梦中竟还会想起幼时随安王在蓟州抗灾的场景——那时安王也是这般忙碌,却总不忘在深夜里去查看粥棚,确保百姓能喝上热粥。

三个月后,北疆蝗灾渐平,百姓陆续返回家园,重新开垦田地。拓王将赈灾事宜交接妥当后,特意去了安王当年在蓟州的旧府——那府邸早已改为州学,供当地寒门子弟读书。拓王站在府中那棵老槐树下,望着树上悬挂的“劝学”匾额(那是安王当年亲笔所题),忽然想起父王曾说“治边先治教,教化兴则民心安”,心中豁然开朗。他当即奏请女帝,恳请朝廷拨款修缮北疆各州州学,增设“边地武学”,既教子弟读书,亦教他们骑射、防御之术,以承安王“文武兼修,守护家国”的遗愿。女帝见奏疏后,提笔批复“准”,并在奏疏末尾写下“皇考之愿,今得续之”,字里行间满是对安王的追念。

盛宁二十一年冬,拓王自北疆回京,向女帝复命时,呈上了一本厚厚的《北疆赈灾录》,其中详细记录了此次赈灾的经过、百姓的反馈,还有数十封北疆百姓联名写的感谢信。女帝翻阅着册子,见其中多处提及“安王爷之法”“拓王爷如安王爷在世”,不由感慨道:“皇考虽逝,但其德、其法,却能护佑北疆百姓,这便是最好的身后名。”她当即下旨,赐拓王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以嘉奖其赈灾之功;同时追赠安王当年在北疆的旧部——十余名已过世的老军卒为“忠勇校尉”,并荫其子孙入国子监读书,以慰安王当年护佑边军之情。

这日晚膳后,女帝独自一人去了御书房,从书架最上层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那是安王生前常用的盒子,里面装着他历年写给女帝的书信、奏疏草稿,还有几页泛黄的《资治通鉴》批注。女帝打开盒子,取出一页批注,上面是安王晚年的字迹,虽有些颤抖,却仍工整:“君者,当以百姓为根,以社稷为重,不谋私利,不逞私欲,则天下安矣。”女帝凝视着这行字,良久,提笔在旁边写下:“儿谨记皇考教诲,不敢或忘。”

窗外,月光洒进御书房,落在那本《北疆赈灾录》上,也落在安王的书信上。虽是寒冬,御书房内却似有暖意流转——那暖意,是安王一生忠君爱民的遗泽,亦是盛宁王朝代代相传的“守业之道”。而安王的故事,也将如皇陵旁的松柏一般,在盛宁的岁月里,静静生长,永不凋零。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