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文熙三十年的秋光,似是被上天格外偏爱。自入秋始,大明天朝的都城便浸在一片温润的金辉里,街衢两侧的梧桐叶层层叠叠,风过处簌簌作响,竟像是提前为女帝的万寿礼奏响了序曲。这一年,文熙女帝年满五十,于大明天朝而言,是国泰民安的半百之庆;于六大域百国而言,是共尊人皇的盛事之典——自女帝承继六大域人皇之位以来,北定草原纷争,南通海域商路,西平部落械斗,东平野寇侵扰,六合之内再无大规模兵戈,连极北之地的雪国,都破例遣了使臣携冰玉为礼,要亲赴都城为这位“定世人皇”贺寿。

万寿典的正日,大明宫含元殿外早已是气象万千。殿前广场上,六大域的仪仗按方位排开:东域的青旗绣着苍鹰,西域的白旗缀着雪山,南域的红旗映着椰林,北域的黑旗刻着狼图腾,中域的黄旗飘着龙纹,而新归附的海域,则以蓝旗托着海浪,六色旌旗在秋风中猎猎招展,将“普天同庆”四个字衬得愈发真切。百国使臣的队伍从朱雀大街一直绵延至宫门前,波斯的琉璃盏、罗马的鎏金雕像、天竺的佛经贝叶、高丽的青瓷花瓶……各式奇珍异宝由侍从捧着,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光,却都不及殿门上方那盏由夜明珠串成的“万寿灯”夺目——那是六大域共同出资打造的贺礼,灯珠颗颗浑圆,入夜后便能将整个含元殿照得如白昼般明亮,象征着人皇的光芒能遍照六合。

辰时三刻,随着内侍一声“吉时到”,文熙女帝身着十二章纹袆衣,缓步走上丹陛。她虽已年过半百,却不见丝毫老态,乌发仅用一根赤金镶玉簪束起,面容温润却自带威仪,目光扫过阶下众人时,既有帝王的沉稳,亦有女子的柔和。待她坐定在龙椅上,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得见殿外乐师奏响的《雍和曲》,旋律悠扬婉转,满含着对盛世的赞颂。

“儿臣恭祝母皇姐圣寿无疆,愿我大明天朝永镇六合,愿六大域苍生永享太平!”最先上前贺寿的,是皇太女明世春与三位皇妹。四人皆身着同色绣金宫装,唯裙摆处各有巧思:明世春的裙上绣着寒梅,取“坚韧不拔”之意,合她皇太女的身份;明世夏绣着幽兰,暗合她“清雅贤淑”的性情,平日最善打理后宫事宜;明世秋绣着翠竹,显她“刚直不阿”的特质,常随女帝处理朝政;明世冬则绣着秋菊,藏她“沉稳内敛”的品性,专精律法之事。四人执玉圭行三跪九叩大礼,动作整齐划一,裙裾扫过金砖时,竟似有梅兰竹菊四景在阶下流转,引得阶下使臣纷纷侧目。

文熙女帝看着眼前的四位女儿,眼中满是欣慰,抬手示意她们起身:“你们有这份心,便是对朕最好的贺礼。这些年你们各司其职,将朝堂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朕很放心。”说罢,她命内侍将早已备好的赏赐递过去——给明世春的是一枚镶着红宝石的“监国印”,许她日后可代行部分皇权;给明世夏的是一对羊脂玉镯,赞她“柔能克刚,善抚人心”;给明世秋的是一把鎏金折扇,扇面上题着“直抒胸臆”四字,鼓励她继续直言进谏;给明世冬的则是一部手抄《大明律》,肯定她对律法修订的贡献。四位皇女接过赏赐,再次叩谢,言行间皆是谦逊恭敬,不见半分骄矜。

待皇女们退下,阶下忽然响起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宁王明万强、燕王明万贤、拓王明万疆、秦王明万豪、晋王明万战,五位宗亲并肩走上前来。他们皆是六十多岁的年纪,鬓角早已染霜,却个个身姿挺拔:宁王手握重剑,剑鞘上的铜纹虽已磨损,却仍能看出他当年镇守北疆的英气;拓王一身铠甲未卸,甲胄上还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从西域边境策马赶来,连换衣的时间都不愿耽误;燕王手持折扇,扇面上画着江南水乡,却难掩他当年平定野寇时的锐利;秦王腰佩玉带,虽看着温和,却是曾带兵收复失地的猛将;晋王则穿着朴素的锦袍,袖口磨出了毛边,他驻守贫瘠的西疆,向来以节俭闻名。

五位王爷齐齐跪下,声音虽带着岁月的沙哑,却字字铿锵:“臣等恭祝皇妹(陛下)圣寿安康,愿我大明江山永固,世代荣昌!”

文熙女帝看着这五位皇兄,眼眶微微发热。想当年,她初登帝位时,朝野内外尚有非议,是这五位皇兄主动请缨,分守四方:宁王去了最苦的北疆,抵御草原部落的侵袭;拓王去了最乱的西域,平息部落间的械斗;燕王去了最险的东南沿海,抗击水寇;秦王去了失地,带兵收复;晋王则去了最穷的西疆,安抚百姓。四十年来,他们守着大明的疆土,也守着她这个“女帝皇妹”,从未有过半分异心。如今他们都已年过花甲,鬓角的霜白,便是他们为大明付出的最好证明。

“皇兄们快起身,”文熙女帝声音柔和了许多,“你们年岁已高,不必行此大礼。今日是朕的寿辰,更是咱们兄妹团聚的日子,不必拘于君臣之礼。”

宁王站起身,却没有退回原位,反而从袖中取出一枚世子印信,双手捧着递上前:“皇妹,臣驻守北疆四十载,如今世子明世轩已能独当一面,去年还带兵击退了草原的入侵,守住了雁门关。臣年岁已大,精力不济,此次进京,除了为皇妹贺寿,也是想恳请皇妹允臣归乡养老——臣虽不在朝堂,却仍会在北疆为皇妹守着这大明的门户,绝不让外敌踏入半步。”

话音刚落,燕王、拓王、秦王、晋王也纷纷取出各自世子的庚帖与辖地文书,依次递到案上:“臣的世子明世睿,已能处理东南沿海的通商事宜,可代臣守海防。”“臣的世子明世毅,在西域威望渐高,部落首领们都愿听他调遣,臣可放心交权。”“臣的世子明世涛,继承了臣的兵权,去年平定了地方叛乱,足以担起守土之责。”“臣的世子明世俭,在西疆推行农桑,百姓们都念他的好,臣退隐后,他定能将西疆治理得更好。”

案上的印信与文书渐渐叠起,文熙女帝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有宁王刚劲的笔锋,有拓王潦草的字迹,有燕王清秀的墨痕,有秦王豪放的笔法,还有晋王工整的小楷——这些字迹,曾出现在无数封军情密报上,曾出现在无数道安抚百姓的文书上,曾出现在无数封给她的家书里。如今,这些字迹旁,多了年轻世子们的名字,那是大明的未来,也是六大域的希望。

文熙女帝拿起一枚世子印信,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忽然笑了:“皇兄们说的是哪里话?什么‘退稳了’,分明是你们为大明培养出了栋梁,是大功一件。”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的五位皇兄,也扫过殿外的六大域仪仗与百国使臣,声音愈发坚定,“朕允了你们的请求,但不是‘退稳’,而是‘交棒’——你们将守护大明的责任交给世子们,是让年轻一代扛起六合的未来,这是传承,更是希望。今日寿典,不谈卸任,只论团圆,只论传承。”

说罢,文熙女帝命内侍将印信与文书一一归还给五位世子——他们早已在殿外等候,此刻听到传唤,连忙走进殿内,接过父辈手中的信物,也接过了守护大明的责任。年轻的世子们跪谢女帝,目光坚定,仿佛已做好了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

此时,内侍们捧着百道御膳走进殿内,热气腾腾的菜肴散发着香气:有北疆的烤全羊,是宁王特意让人从北疆送来的;有东南沿海的清蒸鱼,是燕王带来的海味;有西域的葡萄酿,是拓王珍藏的佳酿;有中原的红烧肉,是秦王的拿手菜;还有西疆的杂粮饭,是晋王特意嘱咐御膳房做的,说要让大家尝尝西疆百姓的日常饮食。

文熙女帝端起酒杯,起身走到丹陛边缘,对着殿内的宗亲、皇女,殿外的六大域使臣、百国来宾,高声说道:“今日,朕以这杯薄酒,敬六合的苍生——是你们的支持,才有了大明的太平;敬朕的皇兄们——是你们的守护,才有了大明的疆土;敬年轻的世子们——是你们的担当,才有了大明的未来;也敬百国的友人——是你们的往来,才有了六合的繁荣。愿此后年年今日,我们都能在此团聚,共贺太平,共话未来!”

话音落下,殿内外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声,使臣们纷纷举杯,世子们昂首挺胸,五位王爷看着年轻的后辈,眼中满是欣慰。秋阳透过含元殿的窗棂,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乐师再次奏响《万寿无疆曲》,歌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漫过了大明宫的金砖玉柱,漫过了都城的大街小巷,也漫过了六大域的山川河流——这一日,是文熙女帝的万寿之庆,是大明天朝的团圆之喜,更是六合之内传承有序、山河永固的盛世之证。

寿宴过半时,海域的使臣忽然上前,献上一幅《四海归帆图》:“陛下,此图描绘的是海域各国的商船归航的景象,如今海域安定,商船往来不绝,这都是陛下的功劳。我们海域愿永远归附大明,与六大域共守太平。”文熙女帝接过画卷,展开一看,只见图中千帆竞发,海面平静,岸边百姓欢歌笑语,一派繁荣景象。她笑着点头:“四海之内皆兄弟,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定能让这太平盛世延续千秋万代。”

此时,皇太女明世春走到女帝身边,轻声说道:“母皇,儿臣已与几位世子商议好,日后我们会定期巡访六大域,了解百姓疾苦,解决地方难题,绝不辜负母皇与各位王叔的期望。”文熙女帝看着明世春,又看了看身边的三位皇女与阶下的世子们,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好,好,大明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夕阳西下时,万寿宴渐渐接近尾声。含元殿外的“万寿灯”已被点亮,夜明珠的光芒透过灯罩,洒在广场上,与天边的晚霞交相辉映。五位王爷站在殿门前,看着年轻人们相互交流着治理辖地的想法,眼中满是笑意。宁王轻声对身边的拓王说:“你看,咱们当年的辛苦,值了。”拓王点头,目光望向西域的方向:“是啊,以后西域的事,就交给明世毅了,咱们也能好好歇一歇,看看这大明的太平盛世了。”

文熙女帝站在丹陛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皇女们温婉贤淑,世子们意气风发,宗亲们安享晚年,使臣们宾至如归,六大域的旗帜在夜风中飘扬,百国的贺礼在殿内闪耀。她知道,这五十大寿,不仅是她个人的庆典,更是大明天朝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老一辈的守护已告一段落,年轻一代的担当正式开启,而她,将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看着大明的江山在传承中愈发繁荣,看着六大域的苍生在太平中愈发幸福。

秋夜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却吹不散含元殿的暖意。文熙女帝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桂花的香气与御膳的美味,还有一种名为“太平”的味道——那是她用半生心血换来的,也是大明百姓共同期盼的。她相信,只要大明的君臣同心,宗亲和睦,百姓安乐,六大域的传承就不会中断,人皇的光芒就会永远照耀六合,而这普天同庆的万寿典,也将成为大明历史上最耀眼的一页,被世代传颂。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